贏壯和嬴蕩是同母所生又是他最大的弟弟贏蕩為什麼不傳比特贏壯

由於秦王嬴蕩的性格所致,導致其在洛陽城內被巨鼎砸傷,不久之後便重傷亡故,因嬴蕩生前並無子嗣,所以在臨終之際便在自己的弟弟中指定了一人來繼承王位,嬴蕩共有八個弟弟,其中最大的弟弟贏壯和其是同母所生,按常理來說他應該把王位傳給嬴壯,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把王位傳給了自己尚未成年的幼弟嬴稷。

很多人都不瞭解秦武王嬴蕩傳比特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秦人尚武,世人皆知,個個都是好勇鬥狠,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內部私鬥之風非常嚴重,對於尋常之人來說,好勇鬥狠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作為一國之主的秦王嬴蕩卻也如此,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因為一國之君他的人身安全可是身系萬民的,一旦出現意外,必將引發內部的權利之爭。

由於秦王嬴蕩的性格所致,導致其在洛陽城內被巨鼎砸傷,不久之後便重傷亡故,因嬴蕩生前並無子嗣,所以在臨終之際便在自己的弟弟中指定了一人來繼承王位,嬴蕩共有八個弟弟,其中最大的弟弟贏壯和其是同母所生,按常理來說他應該把王位傳給嬴壯,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把王位傳給了自己尚未成年的幼弟嬴稷。

當得知秦武王嬴蕩不幸崩逝的消息後,贏壯是信心滿滿的以為秦國王位必定是他的了,可惜他錯了,在得到確切消息是讓幼弟嬴稷繼任王位的時候,他發了瘋似得在嬴稷從燕國回秦國的路上,不斷的發起圍追堵截,勢必要把嬴稷截殺在半途上,可惜的是天不佑他,數次的截殺均以失敗而告終,嬴稷平安的回到了咸陽。

事已至此,贏壯本應就此停手,或許還可以獲得新秦王嬴稷的諒解,但是贏壯不甘心,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非要和嬴稷集團一爭高下,很不幸的是在接下來的王位之爭,贏壯依然失敗了,不過這一次的失敗,他敗的就很慘了,因為他的勢力集團被嬴稷給徹底剷除了。

贏壯之所以會王位之爭中以慘敗收場,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必敗。秦武王嬴蕩臨終之際已經留下遺詔,令其幼弟嬴稷繼承王位,而此時的贏壯不但不遵行先王的遺詔,還屢次對新王進行刺殺,這屬於謀逆,就是贏壯有十個腦袋也不够砍的。其又怎會得到滿朝文武大臣的支持呢,自商鞅變法之後,王族的勢力已被大幅度的削弱,若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撐,王族之人若想謀逆是極難成功的。

2、贏壯個人的能力比嬴稷强,因為當時嬴稷年紀尚青,但是贏壯的母親惠文後與嬴稷的母親宣太后相比的話,那差的就不止一點點了,宣太后的政治能力,絕對是哪個時代所有女性中最頂級的,惠文後根本就不是她的對手,贏壯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他的母親惠文後和一些嬴氏子弟,但是惠文後根本就鬥不過宣太后,而贏壯本人的政治能力也不及宣太后,所以後來的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3、嬴稷有魏冉等人的鼎力支持,魏冉是楚國人,宣太后的親弟弟,嬴稷的親舅舅,更主要的是魏冉手握兵權,而且魏冉不論是軍事能力還是政治能力都非常的強悍,所以在他的鼎力支持下,贏壯想不敗都很難。

本文標題: 贏壯和嬴蕩是同母所生又是他最大的弟弟贏蕩為什麼不傳比特贏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62101969489
相关資料
秦國滅六國後哪個國家對秦國的恨意最大
秦國滅的六國中,哪一個國家對秦國懷有最大的恨意嗎,有人說被坑殺40萬大軍的趙國。其實不是,楚國才是最恨秦國的那個,當時有句名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可見楚國對秦國的滔天恨意,這究竟是為何呢?戰國初期,楚國的國土面積一直是七國當中最大的那
標籤: 楚國 秦國 春秋戰國 歷史 東漢 漢朝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指的是三戶人家嗎項燕為什麼會留下這個預言
面積龐大,人口眾多,是楚國再次崛起的資本,這也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現實根據。可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既有客觀原因,更有歷史的驗證,也囙此項燕的這個預言得以流傳千古。
標籤: 楚國 亡秦必楚 項燕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秦國
楚國當初也是實力強大的諸侯國之一楚國是怎麼失去統一天下的資格的
春秋時期,楚國長期和中原第一強國晉國爭霸,諸侯們深受楚國的影響。晋楚爭霸楚國的霸業是被秦國摧毀的。衛國人吳起當年在楚國變法,最終死於楚國貴族的射殺。楚國地盤實在太大了,諸侯國幾乎不可能一舉攻滅楚國。在秦國當人質的楚國太子殺死了一個秦國大夫,
標籤: 楚國 三國 秦國
再中國古代,如果爆發瘟疫,人們是怎麼面對的?
在三國時期,先後爆發瘟疫十多次,其中有兩次對歷史影響深遠,一次是直接决定了三國鼎力局面的開端,另一次則是折損了不少的謀臣將士。在這場瘟疫中,曹操的愛子曹沖病逝。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場瘟疫,赤壁之戰的勝負就很難預料了,畢竟雙方力量懸殊很大。一場
標籤: 曹操 三國 歷史 東漢 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