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真的一點都沒察覺到李世民的异心嗎?為什麼沒有提防他?

李淵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李元吉已經在臥室安排好了殺手,只要一聲令下,李世民或將人頭落地,但這都被仁厚的李建成制止了。這種事情不止一次,基本上都是李建成封锁了弟弟的行為。李建成的情報系統,告訴他,李世民今天在皇帝面前說了他哥倆的壞話,僅此而已,這件事並沒有表明,李世民要準備殺他們。

李淵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武德九年(西元626年)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出現在天空正南方,大臣傅弈上奏李淵。天象顯示,秦王李世民可能要擁有天下,其實就是預示著將有政變發生。雖然屢次天象預警,但李淵還是想和平解决兒子們的問題,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此之前,李世民曾秘密上奏,說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妃嬪,並告知李淵,李建成現在要殺他。李淵很清楚,秦王和太子的衝突已經如同水火,再不解决那就要出現大亂子。所以他告訴李世民,明天上朝,一同商議此事。

李淵身邊安插了很多太子的人,張婕妤得知了事情大概,就馬上告知了太子李建成。而六月初四,就是李世民動手的日子,既然李建成得到了風聲,為何他並不重視,就這麼落入了李世民的圈套?

一、李建成性格優柔寡斷,有些投鼠忌器

在很久之前,秦王和太子就已經產生了無法癒合的衝突,李建成身為嫡長子,按照規矩,下一任皇帝就應該是他。可是李世民功勳太高,唐初的大多數地盤,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為了國家安危,李世民可謂出生入死,在軍中的威信早已超越了太子。

所以李建成視秦王為他的最大威脅,想要解决這個競爭對手,最乾脆的管道就是暗殺。只要李世民一死,那麼帝國的接班人就非他莫屬,而齊王李元吉這位政治投機者,也站在了李建成這邊,和李世民作對。

史料記載:

“初,齊王元吉勸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當為兄手刃之!’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寢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遽止之。”

對比李建成,李元吉更加陰狠且不擇手段,他曾多次勸說李建成下手殺掉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和李淵一起到了齊王府邸。李元吉已經在臥室安排好了殺手,只要一聲令下,李世民或將人頭落地,但這都被仁厚的李建成制止了。

這種事情不止一次,基本上都是李建成封锁了弟弟的行為。李建成雖然有意殺掉李世民,但他的顧慮很多,他本就已經是太子,還暗殺弟弟,這事情要是傳揚出去,可能會動搖太子的地位。而且如果李淵知道了李世民是他殺的,那李淵會不會懲罰他這個太子呢?會不會直接廢掉太子呢?

如果暗殺李世民不成功,被李世民跑掉該如何呢?李建成總是考慮得太多,三思而後行是沒錯,但如果想得太多,那麼這事情也就沒了成功的可能。正是在一次次猶豫中,李建成浪費了寶貴的機會,反而最後令李世民搶佔了先機。

二、昆明池計畫,已經被李世民知曉

為何李世民急於下手發動政變,那是因為李世民打探得知,太子集團定好了計策,要置他於死地。

史料記載:

“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

當時,恰逢突厥入侵唐朝邊境,李建成推薦李元吉作為統帥,代替李世民出征,李淵考慮到李世民功勞太大,就同意了。李建成借此機會,製定了暗殺李世民的計畫,他和李世民在昆明池給李元吉踐行,暗藏刀斧手在大帳之內。李世民一到,馬上下令誅殺,如果一切順利,對外就說李世民突然暴斃。

秦王的眼線得知消息,馬上告訴了李世民。這個暗殺計畫基本上沒有破綻,但還是被李世民截獲了,李建成或許不知道這個消息,他以為李世民仍蒙在鼓裡。

李世民知道有人要殺他,當然要準備反制措施,最佳的方法,那就是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如果李建成得知消息已經走漏,而且種種迹象表明,李世民已經開始行動,那麼李建成必定不會那麼輕易被殺。

可見李建成的情報工作還是做得不太周全,情報就是决定生死的關鍵鑰匙,這其中假若有絲毫疏漏,後果不堪設想。

三、李世民的陷阱,李建成沒有識破

李世民上奏,說李建成、李元吉和後宮妃嬪淫亂,這事估計李淵都不一定信,這明顯是李世民搞出的煙霧彈,目的則混淆太子集團的視聽。並借此機會,把李建成、李元吉引入埋伏圈。

在多次戰役中,李世民經常使用這種欲擒故縱的招數,而且是屢試不爽。李建成的情報系統,告訴他,李世民今天在皇帝面前說了他哥倆的壞話,僅此而已,這件事並沒有表明,李世民要準備殺他們。

李元吉比李建成更機警,換言之,李元吉的政治敏感性更高,他意料到了事情有變,所以他對李建成道:

“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觀形勢。”

如果李建成聽了弟弟的話,不去上朝,那麼就沒有所謂的玄武門之變了,但李建成太過自信,還是徑直走向了他人生的終點——玄武門。

李世民的城府和權謀水准,明顯要高於太子集團,在波譎雲詭的複雜形勢下,李世民能清醒地分辨,並能迅速做出對策。雖然李世民仍要面對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但他終究憑藉自己的智慧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四、李建成堅信李世民殺不了他

固然李世民常年統兵在外,而當時的他並沒有兵權,他只是秦王,李世民當時能調動的只有八百甲士。太子集團則擁有兩千多名侍衛,在實力對比上,李世民明顯佔據劣勢。

而且,李淵仍牢牢把持著皇權,如果李淵及時調動京城禁軍,那麼這次政變也無法成功。李世民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設定的這個陷阱,李建成、李元吉身邊並沒有多少人手,所以,李世民才能得手。

實際上,此時的李淵也是自身難保,按理說,他召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本應在宮裏等著問話,此時卻出現在小船上: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而且更關鍵的是,李淵身邊竟然沒有守衛,還是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去護衛,由此可見,李淵身邊的守衛已經被清除。

李建成再怎麼糊塗,也不會料到,李世民竟然把老爹也給控制了,這也導致了,玄武門事變發生之時,李淵不僅沒有派兵封锁,還把自己逼到了小船上保命。

政變畢竟不是真刀真槍的戰爭,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是奧妙所在。在感情上和實力上,李建成都不相信李世民敢殺他、能殺他,於是他疏忽了防備,等到一切發生,已然追悔不及。

同樣追悔莫及的恐怕還有李淵,他也成了歷史上有數的幾個,自己還沒死,就退位給兒子的皇帝之一。

本文標題: 李淵真的一點都沒察覺到李世民的异心嗎?為什麼沒有提防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61852123370
相关資料
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了一個女人,還是牙刷的發明者
明孝宗朱佑樘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朱見深死後,朱佑樘即位稱帝,史稱明孝宗。關於朱佑樘的出身經歷,有虛虛實實不少版本,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朱佑樘的母親紀氏是廣西瑤族叛亂土司之女,被明軍俘虜後送入宮中為奴,很偶然地被朱見深碰到並臨幸,之後懷孕生
標籤: 弘治皇帝 牙刷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明朝 萬貴妃
孫峻都做過哪些事?為何會被踢出族譜?
孫權臨死前孫峻受遺詔與諸葛恪、滕胤共同輔政,領武衛將軍,封都鄉侯。諸葛恪圍攻合肥新城但久攻不下,軍中爆發疾病,很多將士病倒,將領報告但諸葛恪認為是謊報,不予理會。曹魏趁勢進兵,諸葛恪才撤軍,但吳軍已傷亡慘重,上下怨聲載道。孫休又耻於與孫峻、
標籤: 諸葛恪 孫峻 三國 歷史 孫和
劉邦殺了韓信,他後來後悔這麼做了嗎?
在劉邦稱帝之前,為了能奪得天下,封了不少异姓王,這些人後來有的獲得了劉邦賜名“劉”姓,成了劉邦的心腹,有些則是始終以自己姓名在漢室掌權。這時的劉邦很後悔,是真的非常後悔殺韓信,不過他後悔的理由不是應不應該殺韓信,而是後悔自己殺的太早,應該先
標籤: 劉邦 韓信 歷史 楚漢戰爭 漢朝 鴻門宴
為什麼說康熙的登基即位離不開湯若望的幫助?湯若望做了什麼?
湯若望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順治皇帝的病已經確定無法醫治了,當務之急,便是留下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避免王朝交替之時出現差錯。兩人相持不下,大臣們也不看好順治所立。正是由於孝莊皇太后與湯若望的堅持,才使得康熙成功坐上皇位60年。
標籤: 湯若望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順治帝 清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