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他們的命運又是什麼樣的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也各有各的故事,性格不同,以後的境遇也不同,讀起來頗有趣味。唯有狄仁傑舉賢不避親,單單提名了自己的長子狄光嗣。狄仁傑的第二個兒子叫做狄光遠,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協助父親逃過一死。狄仁傑也不例外,被來俊臣捏造謀反的罪名而下獄。負責看守的監獄長官沒有多疑,將這件棉衣交給了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

很多人都不瞭解狄仁傑兒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大唐王朝的宰相,可謂名臣輩出,長孫無忌、杜如晦、房元齡、宋璟、張九齡等等可謂星光燦爛。不過,說起武則天的宰相,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狄仁傑。不錯,武周時代啟用過七十八人擔任宰相一職,其中最出名的無非狄仁傑、裴炎、張柬之等寥寥數人,而狄仁傑無疑是最閃亮的一比特。

狄仁傑為官清正廉明,不畏權貴,直言敢諫。他擔任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等職時,史稱“斷案如神,無一冤案”;長期擔任地方官時期,為民請命,剿匪除惡,頗有官聲;拜相之後,他懲治腐敗,兢兢業業輔佐武則天,並且敢冒險力勸武則天複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他的故事很多,所以現在是電影、電視等作品中的常客。狄仁傑有三個兒子,也各有各的故事,性格不同,以後的境遇也不同,讀起來頗有趣味。

狄仁傑的大兒子叫做狄光嗣,平時為人謹慎,深得父親的欣賞。武則天曾經要宰相們舉薦一人擔任尚書郎,宰相們都七嘴八舌,由於武則天最恨結黨營私,他們還都不敢推薦自己的親信。唯有狄仁傑舉賢不避親,單單提名了自己的長子狄光嗣。

武則天也覺得新鮮,就同意了他的提名。後來狄光嗣在職時期,做得有聲有色,武則天誇讚道:“狄仁傑在家人中舉薦賢才,果然不錯。”(祁奚內舉,果得人也《唐會要》)。《全唐文》則直接評估狄光嗣:剛正有祖風,事親至孝,非常稱職,迴圈省覽,有足可矜。

狄仁傑的第二個兒子叫做狄光遠,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協助父親逃過一死。這是發生在狄仁傑第一次拜相時期,當時酷吏來俊臣得到武則天的信任,大肆迫害忠良。狄仁傑也不例外,被來俊臣捏造謀反的罪名而下獄。

在當時有一個規定,一經審問就承認自己謀反的人,可以免死。所以,精通律法的狄仁傑當場認罪,跪地大呼“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並且,在口供上簽字畫押。

來俊臣得到口供以後,得意洋洋,吩咐將狄仁傑等人收監,也放鬆了防備。狄仁傑在牢房中,偷偷向獄卒借來筆墨,又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布,寫下冤情,塞進棉衣裏,請求送回家。負責看守的監獄長官沒有多疑,將這件棉衣交給了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

狄光遠獲知父親的冤情後,就拿著這塊布,向武則天伸冤。雖然來俊臣在其中重重刁難,最終武則天還是接見了狄仁傑。她問狄仁傑:“既然沒有謀反,那你怎麼要承認?”

狄仁傑坦然答道:“我如果不承認,當時就死於酷刑了。”成大事者,不拘泥小節,狄仁傑機智的逃過一死,狄光遠也用勇氣救了父親一命。

狄仁傑的第三個兒子叫做狄景暉,這個可就不讓他老人家省心了。說得通俗點,這就是個坑爹的貨色。狄景暉初為官時,還算謹慎,但隨著官位的不斷晋昇,心態發生變化,再加上狄仁傑的地位的提高,更加不能自己。

尤其是他擔任並州魏功參軍之後,更加放肆,為人既貪婪,又殘暴,後來還鬧出了生活作風問題。他不檢點的行為,引起了並州百姓的強烈不滿。狄仁傑曾經擔任過並州刺史,當地老百姓曾經為他立了生祠。可是由於這個不爭氣的狄景暉,並州人竟然遷怒狄仁傑,將生祠都砸爛了。唐人的俠氣和愛恨分明之心,著實讓人佩服。

這麼大的事情,很快傳到了狄仁傑的耳中。他立即免了狄景暉的職,還終止了俸祿。不少大臣都為狄景暉求情,狄景暉本人也下地求饒,希望父親能再給一次機會。但是狄仁傑不為所動,堅持按章辦事。

他對自己的兒子們說:“賢明的人,我會毫不避諱的舉薦,作奸犯科的小人,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懲罰。這才是用人之道,也是興邦之道。”

龍生九子,九子不同。兒子們的性格、品行、學識有不同,作為位高權重的宰相,能够賞罰得當,確實可以稱為賢相。

參考資料:《舊唐書·狄仁傑傳》、《新唐書》、《唐會要》、《全唐文》

本文標題: 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他們的命運又是什麼樣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58272327571
相关資料
清朝六部主要負責什麼他們相當於現在什麼部門
從職能上來看,吏部相當於現在的中央組織部,同時還兼具部分紀委的職能。刑部掌管全國刑事案件,首長刑罰及監獄等政令。此外,清朝還設有大理寺和都察院,前者主要職責是覆核刑部準備判處死刑的案件,後者負責對審判機關、百官進行監督。從職能上來看,工部相
標籤: 清朝 六部尚書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六部
清朝滅亡之後國庫裡面的錢還剩下多少
滿清王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在不同時代的國庫存銀量也受國家發展而變化,那到了1911年清朝滅亡時,清政府又剩下了多少官方存銀呢?在清朝滅亡的前幾年,清政府為了維持龐大的開銷,不惜以國家主權為代價,出賣稅權以作為向西方列
標籤: 清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咸豐帝登基後為什麼不喜歡呆在紫禁城內,更喜歡圓明園呢?
與其在紫禁城內選擇忍受,還不如到外面快活幾天,於是後世清帝紛紛跑到圓明園辦公,這裡不必奉行“祖制”。最出名的算是咸豐帝,他自從登上皇位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圓明園裏,在這裡批奏摺、劃划船、享享樂……不過,圓明園也淘空了他的身體,與“五春”
標籤: 圓明園 咸豐 清朝 歷史 清朝歷史
先秦的戰車曾經十分輝煌,為什麼最終會被騎兵取代?
先秦軍事著作《六韜·均兵篇》這樣描述“戰車”和“騎兵”。為什麼戰車會如此輝煌,而騎兵卻如此暗淡?畢竟歷史證明,騎兵最終取代戰車,成為冷兵器時代絕對的精銳軍事力量。沒有相應龐大的戰車數量,趙武靈王僅僅靠騎兵,還是難以取勝步兵部隊。相比較而言,
標籤: 騎兵 先秦時代 先秦歷史 歷史 陸軍 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