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大宋朝的名將,呼延慶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然而遺憾的是,呼延慶在評書中的形象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與真實歷史中的形象大相徑庭。記述宋朝史實的《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中,曾經簡要記述了呼延慶參與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按照宋代官職體系,指揮使手下管轄500名阿兵哥,也就是說呼延慶的官階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營長一級。遺憾的是,呼延慶立下的這個“大功勞”,對北宋而言,簡直一場浩劫。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呼延慶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時光倒流三四十年,那時候的文娛管道還很單調,電子遊戲和網絡還處於萌芽階段。很多人的童年時代的娛樂管道,都離不開聽評書看戲等傳統文娛項目。那時候的學生們,很多人回到家裡第一件事,放下書包就打開收音機,如饑似渴地聆聽一段精彩的評書。

評書按照題材可以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國家朝代傳記,如《三國》、《明英烈》等,第二類則是人物傳記,如《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童林傳》等等。在眾多的人物傳記類評書中,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一個英雄人物形象:呼延慶。

在評書中,呼延慶是宋朝的一員武將,出身武將世家呼家將。呼家將武藝高強,赤膽忠心保家衛國,誰知卻遭到奸臣陷害,一家門被滿門抄斬,只剩下呼延慶僥倖逃脫。後來呼延慶在高人指點下學成一身絕世武功,返回京城,參加宋仁宗舉行的比武打擂。在包拯等清官的大力相助之下,呼延慶在擂臺上大顯身手,報仇雪恨的精彩故事。

在評書藝人的精彩演繹下,呼延慶的颯爽英姿與剛烈勇猛、出神入化的武功,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成為很多人心目中伴隨成長的童年偶像。然而遺憾的是,呼延慶在評書中的形象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與真實歷史中的形象大相徑庭。

記述宋朝史實的《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中,曾經簡要記述了呼延慶參與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呼延慶,登州平海軍的一個水軍指揮使。按照宋代官職體系,指揮使手下管轄500名阿兵哥,也就是說呼延慶的官階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營長一級。

如果不是呼延慶捲入了“海上之盟”事件,他可能會當著他的指揮使,默默無聞了此一生。北宋末年,天下大勢發生重大轉變。在宋朝老對手遼國的北方,新興的金國蓬勃興起,與遼國勢同水火,屢屢發生戰爭。政和七年,有人向宋徽宗獻計,宋朝應該聯合金國,前後夾攻遼國,有望一舉擊滅這個百年宿敵。

宋徽宗怦然心動,滅掉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是宋朝歷代皇帝的心願,可惜一直有心無力。如果能聯合强大的金國,滅掉遼國應當易如反掌。崇和元年,宋徽宗著手開始組織使團,準備出使金國,影響北宋國運的“海上之盟”事件由此拉開大幕。

在篩選使團成員時,身為登州平海軍指揮使的呼延慶,被宋徽宗選中。之所以選中他,是因為他“善外國語,又辨博”,他早年曾經去過番邦外國,通曉各國語言,且口才便捷,廣見博識,囙此被宋徽宗選中,從此,呼延慶的人生發生巨變,與改變歷史的“海上之盟”綁定在一起。

從重和元年開始,到宣和元年為之,呼延慶先後3次擔任宋朝使者,乘船出海出使金國。呼延慶見到了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並多次與之商榷談判,為宋徽宗聯金滅遼的的達成,立下汗馬功勞,是宋金“海上之盟”最重要的締造者之一。

遺憾的是,呼延慶立下的這個“大功勞”,對北宋而言,簡直一場浩劫。“海上之盟”順利達成後,宋金聯手滅掉了遼國。緊接著,金國大軍汹湧南下,對北宋展開雷霆一擊,北宋在靖康之變的烽烟烈火中轟然垮塌。呼延慶作為“海上之盟”的主要締造者,禍國殃民毀掉大宋罪無可赦。

本文標題: 毀掉大宋朝的名將,呼延慶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53502121465
相关資料
揭秘:古代的皇子公主為何夭折率很高?
宋太祖趙匡胤的十個子女中,長子趙德秀、三子趙德林、四子趙德芳、申國公主、成國公主、永國公主夭折,夭折率超過百分之六十。明太祖朱元璋的眾多子女中,第九子朱杞、二十六子朱楠、十公主、十三公主等夭折在繈褓中。然而事實證明,他們的夭折率卻反而很高。
標籤: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唐朝
漢獻帝劉協與曹操父子之間有幾層關係?他們之間關係為什麼會那麼微妙?
漢獻帝劉協與曹操、曹丕父子關係微妙,他們既是表面的君臣關係,又是亂倫的親戚關係,更是深惡痛絕的仇敵關係。曹丕順利登基,成為文皇帝之後,把漢獻帝劉協封為山陽公,朝廷不召,不得進京,獻帝四個曾被封王的兒子降為列侯。儘管沒有血緣關係,卻也屬於亂倫
標籤: 劉協 曹操 三國 曹丕 魏王
倉頡是如何造字的?他還有哪些傳說呢?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脚印才認定的。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
標籤: 倉頡
劉玄初:吳三桂手下第一謀士,他最後結局如何?
保寧之戰後,劉玄初被俘,歸降了吳三桂並受到賞識,逐漸從一個文案小吏升任吳三桂手下的第一謀士。三藩之亂前後,劉玄初審時度勢,多次向吳三桂獻計獻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其中有一條妙計,差點滅掉清朝改變歷史行程。事實證明,劉玄初的這條建議堪稱金玉
標籤: 吳三桂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劉玄 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