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真實實力如何?他真的是只“挑軟柿子捏”?

徐晃之所以敢獨自與顏良、文醜交戰一,是因為他低估了二人的實力,也對當時對戰的狀況進行了誤判,所以自己才會强出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徐晃並非曹操嫡系,而是投降而來的將領,他急於立功證明自己的實力。文醜大軍遭遇襲擊措手不及,很快便落敗。當然了,徐晃也不是那種不怕死的人,要不然在兩次落敗之後,他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逃跑。

說起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戰績,那肯定是少不了誅顏良、斬文醜這一項。無論是顏良還是文醜,都是一流的大將,若不是他們搞得曹操很頭疼,曹操也不會請關羽出馬。顏良、文醜武藝高強眾所眾知,為何在關羽斬殺他們之前,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會獨自前去挑戰他們呢?難道徐晃的武藝高強到可以讓他如此自信的地步了嗎?

徐晃之所以敢獨自與顏良、文醜交戰一,是因為他低估了二人的實力,也對當時對戰的狀況進行了誤判,所以自己才會强出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徐晃並非曹操嫡系,而是投降而來的將領,他急於立功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徐晃的武藝是不能跟關羽、趙雲這樣的一流戰將相比,但是本身實力也絕不差。

徐晃挑戰文良發生在白馬之戰中,袁紹發動大軍去攻打曹操,然後派遣手下的大將顏良去攻打白馬城,但是這條計畫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是堅決不同意的,可惜袁紹根本不聽沮授的阻攔,執意讓顏良率兵。兵到白馬之時,顏良一馬當先出來挑戰,曹操一方先後派出了宋憲、魏續兩員大將與顏良力戰,沒幾個回合二人都被顏良給斬殺了。

就在曹操大軍唏噓一片的時候,徐晃站出來了,他獨自前去挑戰顏良,結果兩人大戰了二十個回合之後,徐晃眼見敗局已定,只能逃走。曹操損失兩員大將不說,連徐晃都敗退而歸。這個時候,曹操手下的謀士程昱勸諫他請關羽出戰對付顏良。曹操猶豫了半天後,也只能將自己平日裏好吃好喝好待著的關羽請出來與顏良對戰。關羽感念曹操的恩遇,答應了下來。關羽果然不負眾望,順利將顏良斬殺。

顏良被殺之後,文醜向袁紹請命要去為顏良報仇,袁紹同意了。曹操設下了計策準備圍攻文醜大軍,他將軍隊的輜重堆積在山路上,然後在山上埋伏好軍隊。果然,文醜大軍中計他們在搶奪輜重之時,被埋伏在山中的曹操軍隊襲擊。文醜大軍遭遇襲擊措手不及,很快便落敗。此時徐晃與張遼兩位大將沖出來想要追擊逃走的文醜。可誰知文醜的本領的確是高,不僅武藝高,箭法還好,他一箭將張遼射傷,張遼馬匹倒地的時候,文醜沖上來想要殺了張遼,誰知徐晃擋住了文醜,繼而文醜與徐晃便打了起來。結果徐晃根本不是文醜的對手,沒過多久便支撐不住了,掉頭就跑。關鍵時刻還是關羽出面將文醜斬殺。

從這兩場戰役來看,徐晃的武藝還是不錯的,至少能跟顏良、文醜搏鬥一番,而宋憲、魏續兩位大將連這樣一個機會都沒有就被殺掉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徐晃才敢在危急時刻站出來前去挑戰。當然了,徐晃也不是那種不怕死的人,要不然在兩次落敗之後,他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逃跑。

徐晃是個很會挑選時機的人,第一次面對顏良的時候,他選在宋憲、魏續兩位大將與顏良戰鬥過之後出場。在他看來,此時的顏良體力有所耗損,即便是打不贏他,也能打上幾個回合,至少能證明自己的勇氣與實力。而對戰文醜的時候他可是與大將張遼一起出手的,張遼武功不弱,徐晃認為自己與張遼聯手怎麼還對付不了文醜一個人呢?且此時的文醜已經處於兵敗之後狼狽逃跑的境地,這樣一個人應該不難對付。可是他卻輕視了文醜的武藝,即便是與張遼聯手也難以對付文醜,所以才會出現後來的敗局。

徐晃之所以敢獨自挑戰顏良與文醜,有他對戰局的判斷失誤,但更大的原因是他想要急切地顯擺一下自己。徐晃原本是河內太守楊奉手下的一名都尉,曹操保著漢獻帝遷往許昌的時候,楊奉原本是想要投降曹操的,但後來改了主意,對曹操開戰。結果楊奉大敗,徐晃就在此時歸順了曹操。而白馬之戰爆發的時候,徐晃剛剛投靠到曹操手下不久,並不太受曹操的重視,更何况曹操手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若是不好好表現一番,他這個外來的降臣很難被曹操重視。而面對顏良與文醜之時,正是展現自己的好機會。即便是殺不了顏良與文醜,關鍵時刻不怯懦,敢於拼命的勇氣還是值得稱讚的。

雖然曹操是個愛才的人,但他的旗下謀士戰將眾多,想要出頭著實不易,也難怪徐晃會如此拼命了。

資料標籤: 顏良 文醜 曹操 三國
本文標題: 徐晃的真實實力如何?他真的是只“挑軟柿子捏”?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40640881455
相关資料
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威為何最終會蕩然無存?
首先,在筆者看來,戰國時期,周王室面臨的困局,顯然始於周平王這位君主。不過,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利於周王室維持地位的選擇。在三家分晉之前,晉國作為姬姓諸侯國,顯然和周王室具有比較親近的關係。戰國七雄之間互相征伐,已經完全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了。
標籤: 三家分晉 姬宜臼 關中 東周 田氏代齊
諸葛亮為什麼要斬馬謖其實諸葛亮也是無奈之舉
可是諸葛亮偏是不聽呢,就讓馬謖去帶兵打,為什麼呢?令南眾人心服,自此諸葛亮在世,安定一方。另外,諸葛亮年紀也不小了,但是自己唯獨對蜀漢放心不下,心裡已經將馬謖認定為接班人。心思早點提拔,於是交給他這個重任,但也無可厚非,至於馬謖確實令諸葛亮
標籤: 馬謖 諸葛亮 三國
張遼也曾多次更換主公,為何待遇卻和呂布完全不同?
作為已追隨過三任主公的張遼在呂布殞命之際,不僅沒被曹操處死,還能被曹操重用,甚至成為與關羽並列的名將,全仗於個人恪盡職守,義薄雲天,公私分明。然而,許昌城內,張遼卻對關羽有“無義”之舉。在陳宮血淋淋的對照之下,張遼受到曹操的禮遇堪稱前無古人
標籤: 張遼 呂布 關羽 曹操 三國
什麼是竇嬰獻遺詔?幕後的兇手到底是誰?
竇氏家族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也擁有了極高的威望。但隨著竇漪房太皇太后的去世,竇氏家族勢力開始下滑、衰弱;漢。竇嬰是以矯詔之罪被處死的,實屬冤枉。她才是“竇嬰遺詔案”的兇手!
標籤: 王娡 竇嬰 中國古代史 漢朝 劉啟 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