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並非胡善祥所生的,為什麼他還要追複父親的廢後?

明英宗和胡善祥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其次,宣宗晚年其實已非常後悔朱瞻基年輕的時候,不顧朝臣與母親的反對,執意廢黜胡善祥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在眾人的勸說與讚揚之下,朱祁鎮恢復了胡善祥的尊榮。

明英宗和胡善祥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明天順七年,也就是英宗朱祁鎮駕崩的前一年,宣宗廢後胡善祥被英宗正式頒詔追複皇后之比特,追諡“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修陵寢,祔帝諡,不祔廟。

英宗並非胡善祥所出,為何追複其父親的廢後:

首先,胡善祥賢德,被廢實屬無辜

明朝建立之後,太祖朱元璋留下遺訓,後妃不得出自顯貴之家,以防外戚幹政,整個明朝除了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之外,其他幾乎都出身平平,家世普遍不高但很清白。

胡善祥的父親胡榮開始只是個錦衣衛百戶,雖然“職居爪牙”,但胡榮仁厚而且做事詳雅,教匯出的兒女也非常出色。胡善祥在少時就以賢德而出名,最終被選定為當時尚且是皇太孫的朱瞻基的正妃,仁宗登基後,胡善祥成為太子妃,後隨著朱瞻基繼位而成為皇后。

《明史·後妃傳》記載:宣宗恭讓皇后胡氏,無媚順態,宣德間,海內宴安,車駕頗事遊幸,後每乘間規諷。

換句話說,胡善祥是個非常賢德的皇后,不會去媚順皇帝,如果皇帝有不當的行為,她會毫不猶豫去勸說。

如此,胡善祥深受仁宗夫妻倆的疼愛,仁宗朱高熾親口誇讚其是個“好媳婦”,可正因這般,宣宗對這個硬邦邦冷冰冰的皇后很不喜歡。

宣宗真正喜歡的,是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孫氏。朱瞻基做太孫之時,孫氏被其外祖母送進宮裏,孫氏的出身與胡氏不相上下,但是陪伴朱瞻基時間更久,而且長得很漂亮,又懂得討朱瞻基的歡心,雖然之後只做了太孫嬪,卻深受寵愛。

朱瞻基繼位之後,胡氏長久無子無寵,所以朱瞻基幾次三番想要廢黜胡善祥,再册立孫貴妃為繼後,只是受到了朝臣與張太后的阻攔未能成功。不肯甘休的朱瞻基,在孫貴妃的貴妃銜之前加一“皇”字,享與皇后同等的金册金寶,史上第一位皇貴妃誕生。

隨著孫氏生下朱祁鎮,朱瞻基再也聽不住勸,强行廢黜了胡氏的皇后之比特,改立孫氏為後。

而朱瞻基廢後的理由很簡單:“後未有子,又善病。”

這樣的理由,其實並不能服眾也不够充分,嫡長子繼承制之下,皇后不論是否有子嗣,都不能成為廢後的理由,自古以來膝下無所出的皇后比比皆是,但她們乃是正宮嫡母,其他妃嬪所生的子嗣都要尊奉的嫡母。

其次,宣宗晚年其實已非常後悔

朱瞻基年輕的時候,不顧朝臣與母親的反對,執意廢黜胡善祥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明史·後妃列傳一》記載: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亦悔,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宣宗的母親張太后原本就非常寵愛胡善祥,反而覺得孫氏媚態不是什麼善類,所以在胡善祥被廢之後依舊經常召其進宮居住,內宮宴會的時候,也讓胡善祥的座次居於孫氏之上,讓當時已成為皇後的孫氏非常不快,卻又沒有辦法。

可孫氏拿張太后沒有辦法,畢竟是自己的婆婆,而且張太后也不是簡單的人物,但孫氏的心底對胡善祥的不滿越來越多,這倒並非是胡善祥做了什麼事讓孫氏不滿,而是因為胡善祥終究是朱瞻基的元後,就算被廢還是壓了孫氏一頭。

受到張太后的寵愛,宣宗晚年又很後悔,前朝的臣子自然也知道了應該怎麼做,只不過朱祁鎮登基後,孫氏成為皇太后,總不能把孫太后給廢了吧,所以胡善祥的名分在其生前一直都沒能恢復,直到其離開人世。

正統八年,因張太后離世傷心過度的胡善祥也猝然離世,這時,前朝開始有人商量恢復胡善祥的皇后名分,以皇后之禮安葬。

《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崩,後祭奠列名妃嬪中,竟不得與孫後齒,因痛哭不已,逾年亦崩,下外庭議喪禮,時楊士奇病,在告諸臣就問之,士奇請用後禮葬,諸臣曰:此非內庭意也。諸臣竟用嬪禦禮,別葬於金山,諡靜慈仙師。

胡善祥離世的時候,朝中就有很多人想要恢復其身份,只不過當時英宗尚且年幼,張太后又已離世,所有的大權都掌握在孫太后的手中,孫太后與胡善祥之間向來有嫌隙,朝臣們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大多都很識時務,最後也沒恢復胡善祥的名位。

再者,孫太后離世,阻礙消失

在宣宗時期,胡善祥就盡得人心,所以使得當時的孫太后心中不悅,然而當時孫太后已成為太后,朱祁鎮登基為帝,雖然大多數人都想為胡善祥恢復地位,但是受制於孫太后,都沒有能够成功進行。

直到1462年,孫太后離開人世之後,恢復胡善祥後比特的最大阻礙消失。

錢皇后為英宗曰:後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沒也,人畏太后,殮葬皆不如禮,因勸複其比特號。英宗問大學士李賢,賢對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實臨之。然臣以陵寢、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稱陛下明孝。

在眾人的勸說與讚揚之下,朱祁鎮恢復了胡善祥的尊榮。

最後,也是朱祁鎮的個性使然

如果從為君這方面來說,朱祁鎮算不上是個好皇帝,因為其昏聵,在處理朝政大事上的能力很差勁,不停勸阻執意出兵瓦剌,之後在土木堡之變中,幾乎送掉了明成祖留下的幾乎所有明朝精銳,差點丟了宗廟,之後還冤殺了於謙。

不過,要是從為人方面,朱祁鎮不失為一個好人,而且充滿個人魅力,人際交往能力倒是相當出眾,瓦剌草原之上,已經淪為弃子的朱祁鎮,竟然與瓦剌諸多貴胄成為了好友,這就是個很明顯的體現,而明朝殘忍的殉葬制度,就算是朱祁鎮的祖父,廟號“仁宗”的朱高熾也沒能廢除,卻被朱祁鎮給廢除了。

朱祁鎮與其髮妻錢氏鶼鰈情深,當年錢氏久久無子,朱祁鎮對其寵愛絲毫不减,而朱祁鎮被俘漠北之時,錢氏捐出自己所有的私財,希望瓦剌善待丈夫,日日跪在佛堂,以至於哭瞎了眼跪壞了腿。英宗回朝之後,夫妻倆在南宮被幽禁數年,依舊相互扶持。

恢復胡善祥的尊榮,不僅是愛妻的勸說,同時也是朱祁鎮自己心中所願,胡善祥終究是其父親的嫡後元配,與自己的愛妻錢氏一樣無所出,錢氏有自己的寵愛,可胡善祥卻無辜被廢,實在可憐,恢復胡善祥的名位,也算是一種補償。

本文標題: 明英宗並非胡善祥所生的,為什麼他還要追複父親的廢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37053239413
相关資料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為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但其實,對於當時的韓信來說,他原本有著更好的選擇,為什麼他卻要選擇走這樣一條很多人都耻於走的路呢?“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楚漢之時人們稱其“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標籤: 韓信 歷史 劉邦 楚漢戰爭 漢朝 鴻門宴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在他之前還有誰這麼做過?
焚書並非始於秦始皇,早在秦之前,便有焚書。秦始皇焚書,起因並非因為儒生反對他,儒家本以投靠權勢侍奉君主為本能,以歌功頌德取悅於君主為本領。秦始皇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毀掉儒書,超過六十天仍不焚毀的,處以黥刑,罰做苦工。引起秦始皇焚書的原因
標籤: 秦始皇 儒家 中國古代史 焚書 中國歷史 歷史
孟子對於職場有什麼感想?他對自己的職業持怎樣的態度?
然而,先秦不是一個適合孔孟學說施展的時代,孟子和孔子一樣,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孟子一直處在求職和跳槽的迴圈運動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孟老師對職場有什麼感想,他對自己的職業持什麼態度,其待遇又如何,我們不妨來聊聊。《孟子·公孫醜章句下
標籤: 孟子 國學 管子 孔子
莊子曾做過官,為什麼後來卻再也不不想進入官場了?
莊子做過官,可後來卻再也不願做官,是發生了什麼,會讓他如此不屑官場了呢?代表作品有《莊子》,裡面也有非常多名篇,被人們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他曾經做過官,可是在辭掉官職之後,堅決不再出仕,給多大的官也不要。很多人都會覺得莊子怕不是
標籤: 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