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為什麼不被殺頭判刑除了御用廚師外還有一個原因

你真的瞭解庖丁解牛嗎?那麼庖丁解牛的故事又是怎麼來的?庖丁解牛遊刃有餘,庖丁說自己19歲開始殺牛,解過的牛不知道有多少,才練成這麼熟的手藝。庖丁是國王的御用廚師,殺的牛是給梁惠王吃,而梁惠王是當時最强大的君主,雖然還不是天子,但是實際上比天子的權勢還要大。

你真的瞭解庖丁解牛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古代電視劇或者小說中,英雄好漢總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才顯得够爺們。看過《水滸》的都知道,梁山好漢到酒家吃東西最喜歡的就是先幾碗酒下肚,然後再叫老闆上幾斤肉。

例如,在景陽岡,武松先拿起盛滿酒的碗一飲而盡,然後說道:“這酒好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切二三斤來下酒。”

其實這種場景只是小說中才會有,宋朝時期法律嚴令禁止私宰殺耕牛,私殺耕牛是就如同造反,是大罪。古代牛的地位是很高的,尋常百姓是不能私自殺牛吃,一般只有在黑店才能吃牛。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塑造梁山好漢這種豪氣吃牛肉的形象就如同現代的黑道大哥在一些場所聚眾吸毒一樣,能够突出他們反抗的個性。

在以農業為主的時代,除了人力之外,牛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古代的生產力不發達,物資缺乏,有一頭牛就意味著可以源源不斷耕作收穫糧食。一般的百姓家裡有頭牛都會像祖宗一樣好好供著,比老婆還重要,殺來吃是不可能的。再說,國家對牛也很保護,據說家裡的牛養瘦了都要罰款,要是被私下宰了,還不得剝層皮。

那麼庖丁解牛的故事又是怎麼來的?庖丁解牛遊刃有餘,庖丁說自己19歲開始殺牛,解過的牛不知道有多少,才練成這麼熟的手藝。那麼就有個問題了,既然古代的牛地位這麼高,庖丁殺了這麼多牛不是早就犯了王法,按當時的刑法應該他自己都被抓出去解了,為何還能在大家面前表演呢?

庖丁是國王的御用廚師,殺的牛是給梁惠王吃,而梁惠王是當時最强大的君主,雖然還不是天子,但是實際上比天子的權勢還要大。古代的百姓雖然不能私自殺牛吃,但不代表君主也不行。《國語·楚語下》中有記載“天子食太牢”。太牢就是古代君主用來祭祀的牲口,包括:牛、羊、豕。除了天子祭祀可以用牛,其他諸侯之類的都不行,諸侯祭祀只能用少牢,就是只有羊和豕,不包括牛。

而且庖丁解牛發生在春秋時期,那個農耕經濟還不是很發達,雖然也出現了鐵犁牛耕,但是並沒有大範圍推廣,牛在當時的地位還沒那麼重要。到了唐朝曲轅犁的發明才加大了對牛的需求,牛耕大量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所以牛的地位才逐漸升高,成為國家的重要財產。

資料標籤: 庖丁解牛
本文標題: 庖丁解牛為什麼不被殺頭判刑除了御用廚師外還有一個原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356570837811
相关資料
在農耕社會的古代古人吃牛肉真的和電視演的那麼隨意嗎
對古代吃牛肉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特別實在武松打虎中的片段中,武松一到店就喊老闆切了幾斤的熟牛肉,做了慢慢的一大盤子,放在武松的面前,後來的時候魯智深跟李逵也有過同樣的描述,但是呢在古時候根本沒有牛肉賣的,能切出
標籤:
古代誅九族的時候他們的親人為什麼等死都不願意逃跑
那古代的罪犯被誅九族的時候,為什麼他們的親人卻不願意逃走,而是坐著等死呢?值得一說的是,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九族”的定義有所區別。問題來了,犯了事被判處“誅九族”時古人為何等死也不跑呢?老百姓不敢反抗皇權,對統治階級逆來順受,哪怕有冤屈也不敢
標籤: 歷史
馬士英是殉國而亡的,為什麼還會被後世所責駡?
後國事不濟,曾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抵抗清兵入侵,最終殉國而死,但世人對其死因存疑,在清代,被後人所責駡。值此國難之際,馬士英卻仍以內戰為先,根本不理會史可法的求助,致使一代名將壯烈殉國,清軍兵鋒直逼南京。馬士英殉國後,不少人對馬士英“奸臣”
標籤: 馬士英 史可法 阮大鋮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歷史
誅九族作為在古代最殘酷的刑法誅九族到底要殺多少人
許多文人志士都感歎古人的道德情操之高尚,今人無法比擬,這就是所謂人心不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到底要株連多少人嗎?其實如果這個人家族非常龐大,各種親戚都在世的話,最多的情况誅九族可惜連累3300人。
標籤: 中國古代史 株連九族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