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什麼沒能完成統一?如何正確評估袁紹?

在袁家,袁紹名為公子實為家奴。袁紹不足二十出仕,短暫為官後以服喪為由,辭官六載。全國各州郡紛紛起兵,在袁紹的號召下組成討董聯盟,並被推舉袁紹為聯軍盟主。這再次證明了袁紹的能力、威望冠絕於當世,無可爭議。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瞭解袁紹的故事。

很多人都覺得袁紹沒有治理天下的大才,所以才會輸給曹操。實際上,多數人都不瞭解真正的袁紹,他從出身就披著“四世三公”的外殼,其實袁紹也只是袁家的家奴。想要瞭解袁紹,就必須從他在袁家開始說起,袁氏家族在朝廷一直佔有一席之地,但到了袁紹這代,漢室開始出現危機,天下被群雄分割。按理來說袁紹是最後機會扶持漢獻帝,並且完成一統的人,但他卻多次錯過良機,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功勞簿,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的功勳章。歷史是不客觀的,因為成者為王侯敗者為賊寇即是標準;歷史是不公平的,因為三分靠打拼七分天註定才是真相。有多少雄才大略、經天緯地的英雄一戰身敗名裂、淪為賊寇;又有多少酒囊飯袋、才疏德淺之輩一戰飛黃騰達、功成名就。

由於深受儒家思想、忠君思想的薰陶,兩漢之後的記史敘事十分刻板,不僅要符合政治需要、滿足價值觀念、還要起到教育意義。囙此史書會極盡所能地突出失敗者的缺陷、過錯,放大勝利者的功績、成就;本應鮮活生動的歷史人物也變成供福斯批判、反省、警示的反面教材以及頌揚、效仿、瞻仰的學習榜樣,正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所以,解讀歷史要用辯證的心裡去看待,要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地位去認知,要摒除不合邏輯、不合情理、不切實際的現象去分析本質,才會全面真實的還原出那些被誤解多年的歷史人物,正如本文的主角——袁紹。

袁紹,字本初,出生於“四世三公、為天下所歸”的名門望族,汝南袁氏;是太尉袁湯的孫子,司空袁逢的兒子,司徒袁隗的侄子,左中郎將袁成的繼子。

東漢的全國最高行政長官“三公”幾乎變成袁家的世襲職位,門生故吏遍佈朝堂州郡,名聲威望堪比肩皇室,袁術甚至說:“代漢者,當袁氏也”。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袁紹本該是身世顯赫、貴不可言、鹓動鸞飛?其實不然,因為他的生母只是袁家的一個奴婢或叫婢女。

古代的達官顯貴是一妻多妾制,此外府中還會有許多婢女丫鬟;正妻所生為“嫡子”,妾侍所生為“庶子”,婢女丫鬟所生為“家奴子”。在那個注重嫡庶之別的年代,家族的一切權利、爵位、財富、土地都是嫡子繼承;對子孫的教育、培養、扶持、提拔也全部優先傾注於嫡子;庶出之子若想出人頭地則需自行打通任督二脈,家族的栽培力度和嫡子天差地別;而身為地位遠低賤於庶子的“家奴子”,袁紹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袁家,袁紹名為公子實為家奴。他自幼便被嫡長子袁基、嫡次子袁術喚為“家奴子”,甚至在他貴為大將軍、獨霸四州、名動天下之時,袁術仍稱其為“家奴”,並且聯合外人與袁紹兵戎相見。可見這種歧視的根深蒂固、且毫無手足之情,可見他父親袁逢對這種歧視並未採取制止、杜絕的措施,而是持默許、放任的態度,也可見袁紹的童年是在爹不疼、娘不貴、兄弟歧視、無依無靠中度過。

身居豪門,卻又地位低賤;享受榮華,卻也受盡欺辱;人丁興旺,卻是孤苦伶仃。在如此衝突的身份轉換中、在如此複雜的成長環境裏,在如此謹小慎微的心態作用下;袁紹逐漸歷練出忍辱負重、堅韌勇敢的梟雄特徵,也造就出深謀遠慮、殺伐果斷的領袖氣質。他不僅具備“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貴族理想,還擁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寒門品質;他是漢末三國權貴、地主、農民等各階級優勢的唯一集大成者。所謂人中龍鳳,不過如此。

袁紹不足二十出仕,短暫為官後以服喪為由,辭官六載。之後,仍拒絕朝廷應召,賦閑在首都洛陽結交黨人、義士。正如中常侍趙忠所說:“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

處在弱冠之年便辭官,拒官只有三種可能:其一,是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其二,是隱居山野的閑雲野鶴;其三,是看穿天下大勢,遠離功名、忍辱負重、不甘做池中之物的一代雄主,而袁紹顯然是第三種。黨人(士大夫、太學生)為文,義士為武(俠客、武士),他廣交文武便是在伺機而動;辭官為遠離,拒召為等待,他淡出廟堂便是在靜觀其變。當時的天下尚未大亂,袁紹年紀輕輕便能有如此見識、膽識、以及預見性,足見他的深謀遠慮、遠籌帷幄。

之後的事態發展也正如袁紹所期,黃巾起義、十常侍之亂、何進身死、誅殺宦官、董卓入京、關東聯軍討董、群雄逐鹿等,東漢帝國頃刻間名存實亡。而在這些接踵而至的事件中,袁紹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覈心地位;黃巾起義他是鎮壓者,何進被殺他是推動者,誅殺宦官他是指揮者,董卓入京他是謀劃者,聯軍討董他是領導者;最終漢室衰微、宦官外戚同歸於盡、董卓身死、袁術、韓馥、公孫瓚等諸侯成為墊腳石,而他卻佔據四州、統一河北、位極人臣(百官之首大將軍)成為最大受益者。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把這一系列事件串聯起來會發現:東漢帝國就像是被袁紹牽著手,逐步引領著的走向衰亡。常言時勢造英雄,袁紹卻是梟雄領時勢。

東漢自和帝開始均為年幼的皇帝即位,而幼主登基必造成外戚專權,幼主親政後奪權又必依靠宦官,長此以往宦官專權日漸猖獗。宦官大多胸無點墨、目不識丁,任由他們把持朝政勢必產生政治黑暗、朝綱混亂的後果。為推翻宦官專權,前有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等文臣武將,後有杜密、李膺,及被“黨人”寄予厚望的何進等名士外戚,前赴後繼的對宦官集團發起挑戰,卻又無一例外的失敗被殺。這種局面,直到袁紹的出現才被改變。

在得知宦官張讓等人把何進誘殺在皇宮後,袁紹迅速斬殺宮外的宦官親黨;隨後提兵入宮,關閉宮門,蒐索宮內所有宦官,斬盡殺絕、一個不留;至此危害朝堂多年的“宦官專權”被袁紹徹底根除。他的方法看似簡單粗暴,實則是當機立斷、殺伐果斷的體現;竇武、何進等人便是在遲疑、猶豫中錯失多次良機而被宦官集團反殺的。

伴隨著“宦官專權”的煙消雲散,董卓帶著西凉鐵騎浩浩蕩蕩的殺入洛陽;他先收編了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的部將,又吞併了呂布等人的並州軍,一時兵多將廣、權傾朝野。在其執政期間,擅行廢立皇帝、毒殺太后、冤殺官員、淫亂後宮、縱兵掠民、偷盜皇陵、焚燒宮殿等,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全國各州郡紛紛起兵,在袁紹的號召下組成討董聯盟,並被推舉袁紹為聯軍盟主。

這個聯軍盟主,可不是無關痛癢的榮譽職位,而是要推舉出具備軍事能力、領導能力、號召力的全軍統帥、群雄領袖。而袁術、孔伷、韓馥、劉岱、張邈、橋瑁、鮑信等群雄都是名滿天下的宗室貴族、名士人傑;卻甘心屈居袁紹之下,應其號召,共舉他為盟主。這再次證明了袁紹的能力、威望冠絕於當世,無可爭議。

很多史料都在低估此次聯盟討董的意義,以及刻意忽略袁紹的價值、而突出曹魏與東吳的奠基人曹操、孫堅的勇猛和功勞。

首先,在聯軍的威懾下,董卓火燒洛陽、慌亂出逃、遷都長安,殺害廢帝、屠戮忠良;這一頓烏煙瘴氣的操作使得人心思變、軍心動搖,惶惶不可終日;不久,呂布、李肅等部將便反叛董卓將其斬殺。聯軍雖沒有在軍事上殲滅董卓,卻間接促使董卓身死族滅;這基本實現了袁紹等人的既定目標。

其次,董卓軍中精銳多為西凉鐵騎,不易强攻、急攻,應緩緩圖之。所以,聯軍分別駐紮於河內、酸棗、魯陽、潁川、鄴城等地,在洛陽以東對董卓形成扇形包圍圈,蓄勢待發。這正是《孫子兵法》之策:圍而不攻,可在史料記載中卻變為:袁紹懼怕董卓,不敢進兵。懼怕董卓,卻召董卓入京,袁紹是癡傻?懼怕董卓,又在洛陽當面訓斥董卓,他夢遊呢?懼怕董卓,又怎麼敢討伐董卓?董卓又為何慌亂出逃?一個討伐,一個逃跑,袁紹和董卓究竟是誰怕誰?簡直矛盾重重、不忍直視。

此外,曹操立功心切,不聽袁紹的部署率幾千兵馬深入董卓腹地,在與其部下徐榮交戰後慘敗而歸。孤軍深入、分兵作戰這都是兵家大忌;並且就算獲勝,也僅是一場小規模戰鬥,對整個戰局無任何意義,反而容易打草驚蛇、暴露實力。可見,此時曹操的軍事能力、戰略思維和袁紹還有極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江東猛虎孫堅到是戰的酣暢淋漓,他敗牛輔、退呂布、斬華雄、一路攻殺入洛陽;儘管沒有“傷敵筋骨”,卻也是“斷敵一指”。不過,孫堅雖然勇猛,但缺乏謀略;攻洛陽被徐榮包圍全軍覆滅,戰襄陽中黃祖埋伏兵敗身亡,都是輸在謀略不足。他和其子孫策均屬於驍勇善戰、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式猛將,這種先天不足的格局註定難以成為運籌帷幄、總覽全域的梟雄。

董卓集團從敗退至敗亡,對大廈將傾的東漢王朝來說於事無補,卻一步步滿足了各地梟雄的政治需要,東漢天下也正式進入了諸侯割據的時代。

袁紹以彈丸之地渤海郡、士卒不足萬人起事,定下“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南向爭奪天下”之策。此策比魯肅的榻上策早十年,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十八年,並且還提到“雇傭兵”這個超前兵種;而這樣出色的戰畧眼光卻來自軍事才華、政治智慧、個人威望具佳的袁紹;他的綜合能力之强,歎為觀止。人們常說曹操是“治世能臣,亂世梟雄”,袁紹與之相比,遜色乎?

第一步,取冀州。袁紹定的“南據黃河,北守燕、代”所指的便是冀州之地。當時冀州牧為韓馥,袁紹只是冀州九郡之一的渤海郡太守,相當於現在以一個滄州市的資源、力量怎能攻佔河北省?答案是:能,方案是:利用袁紹的名聲、威望,不戰而屈人之兵。

袁紹先依謀士逢紀之計,挑撥幽州公孫瓚出兵攻打冀州,同時派說客荀諶面見韓馥。荀諶與韓馥私交甚好,在幾句寒暄後便直奔主題:“將軍你寬厚仁愛、禮賢下士,比袁紹如何?臨危決策、智勇過人比袁紹如何?廣施恩德、天下信服比袁紹如何”?韓馥連連搖頭道:“我都不如”。荀諶又說:“公孫瓚率燕、代之眾,兵鋒銳利、不可抵擋。袁紹乃一時英傑,不會久居將軍之下,此時他與公孫瓚聯合,將軍危在旦夕也”。韓馥慌忙詢問:“該如何是好”?荀諶徐徐道來:“將軍和袁紹是舊交,不如相讓冀州。袁紹得到冀州,必厚待將軍,公孫瓚也不敢與他抗爭,敵軍自退。而將軍即可獲得讓賢美名,又可享受安穩富貴”。韓馥深以為然,派兒子快馬加鞭將冀州印綬送交袁紹。冀州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兵源充足、錢糧滿倉;袁紹有冀州為根基,東征西討再而無後顧之憂。

第二步,取青、並二州。青州在冀州以東,是黃巾餘眾的聚集地;並州在冀州以西,被張燕的黑山軍佔領;幽州在冀州以北,有公孫瓚盤踞。沮授獻策:“興軍東討,可定青州黃巾;還討黑山,可滅並州張燕;然後回師北征,平公孫瓚”。袁紹聽後大悅,此策正如他願!稍事整頓,袁紹率軍出征,大舉圍剿黃巾、黑山軍。經過朝歌等地的幾場激戰,徹底殲滅了於毒、劉石、郭大賢等多支部隊;並沿途追擊、掃蕩四散逃跑的餘孽,對亂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青、並二州再無大規模悍匪。

之後,袁紹派長子袁譚進駐青州,派外甥高幹進駐並州。袁譚武功赫赫,以劣勢兵力驅田楷、逐孔融將青州收入囊中;高幹才志弘邈,內修生產、外和匈奴治理並州政績卓越。自此,袁紹統一河北只差幽州一隅。

第三步,取幽州。幽州之主公孫瓚,驍勇善戰,且不乏謀略,以强盛的軍威對周邊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實施碾壓式的殺伐,威震邊疆;其統領的“白馬義從”更是漢末中國第一勁旅,兵鋒精銳、橫掃河北;如果不是遇到雄才大略的袁紹,他本應該有更大的作為,可惜卻壯志未酬、城破身亡。而袁紹對公孫瓚的殲滅,是在一場場真槍實彈的拉鋸戰中完成的。

初平三年,袁紹統領鞠義等將與公孫瓚交戰於界橋,以寡敵眾,大破之;斬殺公孫瓚大將嚴綱,至其精銳“白馬義從”傷亡慘重。同年,公孫瓚聯合袁術、陶謙組成聯軍,傾三州之兵再戰袁紹;袁紹則聯合曹操與之對戰,以寡敵眾,大破之,斬敵數萬。不久,公孫瓚又派兵至龍凑進攻袁紹,又被袁紹以少勝多,大敗而歸。初平四年,公孫瓚殺害德高望重的宗室劉虞,劉虞舊部鮮於輔聯合烏桓起兵替主報仇;袁紹趁勢派大將鞠義與鮮於輔合兵一處,大舉進攻幽州,並在鮑丘重創公孫瓚主力。公孫瓚元氣大傷、退入易京,深挖溝、高築牆、造鐵門,只求自保,再無爭霸之志。

但爭霸是一條不歸路,踏上此路便非勝即負,豈能自保!建安三年,袁紹親自指揮大軍圍攻易京城,公孫瓚外求援軍企圖裡應外合攻打袁紹,卻被袁紹將計就計予以痛擊;內求城高牆厚、堅守壁壘足以抵禦袁紹,卻被袁軍深挖道地、牆倒城塌。公孫瓚自知無望生還,引火自焚於城樓之上。袁紹自此佔據幽州,統一河北,獨佔半壁江山。

在統一河北的過程中,袁紹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充分展示。剿滅青、並亂軍,他面對兵力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各個擊破,接連打出漂亮的殲滅戰。攻伐公孫瓚,在界橋等地的多次交鋒,都是以寡敵眾、出奇制勝。圍攻易京,他則是沉著冷靜、穩紮穩打,上演了教科書式的攻堅戰。再結合之前取冀州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及聯軍討董時的圍而不攻之計,他的軍事能力不僅是出色,而且很全面,這和史書記載中的那個“懦弱無能、多謀少斷“的袁紹吻合嗎?

在“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後,袁紹的下一步戰略目標即是“南向爭奪天下“,他駕駛的滾滾戰車也瞄準了兗州的曹操;而隨即而來的官渡之戰也將成為他人生的絕唱。

官渡之戰前,袁紹斬殺鞠義,奪沮授兵權,疏遠田豐;這些被史料評估為“善殺忠良,妒賢嫉能”,簡直荒唐可笑。袁紹取冀州時以高官厚祿拉攏鞠義,以“管仲、範蠡”比擬沮授;田豐因性格耿直被韓馥嫌弃,而袁紹卻寬厚仁愛對他提拔重用。這怎麼看都應該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才對吧;何况袁紹身為主公,卻對手下“妒賢嫉能”?這合乎情理嗎?這符合他吞併四州、雄才大略的作風嗎?所以,他必定是有一個重要、卻又不能明示的動機,比如:消滅冀州幫。

冀州為天下第一州,地大物博、人才鼎盛,袁紹佔領冀州土地的同時,也收復了大批冀州的人才。以鞠義、沮授、田豐、審配、張郃等為首的冀州降將,開始在袁紹勢力中大面積任職,並佔有極高的軍事權和話語權;而這些位高權重的老鄉們又很容易不自覺的形成某種派系,從而互相庇護、舉薦;比如,官渡之戰、裹挾天子等事上沮授和田豐的意見永遠是高度統一,這對一方勢力來講是很危險的。而對憂患的敏感意識是成為梟雄的基礎,袁紹又怎會任由這種勢頭發展。攘外必先安內,在大戰前夕整頓“冀州幫”實在是當務之急。

官渡之戰時,袁紹集團內部有兩種聲音。沮授、田豐主張:河北之地兵多糧足,而曹操缺兵少糧,應該打持久戰;慢慢蠶食對方,三五年可以獲勝,速戰速決容易被對方出奇制勝。郭圖、審配主張:我軍人力、物力、土地縱深都有壓倒性優勢,應當速戰速決、以絕後患;時間久、戰線長的持久戰,反而留給弱勢一方喘息的機會。

坦白說,這兩種主張都有可取之處。那些說沮授、田豐神機妙算,郭圖、審配禍國殃民的腐儒,純粹是馬後炮!沮授、田豐的計策固然可行,郭圖、審配的擔憂就沒有道理?第一,曹操並非缺兵,而是缺少精兵,三十萬青州黃巾軍此時已經歸降曹操,只是磨合未久、訓練不精曹操不敢妄用,持久戰剛好可以為曹操爭取歷練軍隊的時間,之後這支青州軍成為曹操打天下的主力便是佐證。第二,曹操當時缺糧,不是永遠缺糧,假以時日他揮師吞併荊州還缺糧嗎?然後西進益州、南下江東又會如何?這些並非天方夜譚,青州軍助曹操平定北方時攻城掠地,簡直勢如破竹;並且佔領荊州、江東等地曹操要比袁紹更有地理優勢。

最終,袁紹選擇了郭圖、審配的速戰速決之策。其實這在局面錯綜複雜、時勢瞬息萬變的東漢末年是機智的選擇。趁你虛弱要你命,為什麼要給你休息、療養的時間?夜長夢多!建安五年,袁紹徵發步兵十萬,騎兵一萬,數倍於曹操的兵力,揮師南下發動了“官渡之戰”。

在官渡之戰的初期至中期,袁紹一直在牢牢地掌控著主動權。曹軍雖在白馬、延津兩戰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文醜,但在雙方對峙、交鋒中本方損失的兵力也有十之二三;傷亡比例甚至要大於袁軍,這對於兵力本就處於劣勢的曹軍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不久,袁紹指揮的大軍與曹操率領的精銳在官渡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對戰,袁紹大破曹操,曹軍損失慘重退入營地,堅守不出。袁紹率軍重重包圍曹營,築壁樓、堆土山、挖道地,儼然進入了當初圍攻公孫瓚的節奏。而曹營的堅固程度及糧草儲備遠不如公孫瓚的易京,眼看著即將營破糧斷,曹軍內部紛紛謀劃投降袁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期間沮授仍在不停的對袁紹提出反對意見,袁紹則一概置之不理,而戰局卻是不斷朝有利於袁紹的方向發展。可見,袁紹無論是戰前的決策,還是戰爭開始後的部署都正確無誤;沮授、田豐對他的勸諫最多算忠言,並非是良策。評估袁紹“有才不能用,有善不能納”地史書是何目的?昭然若揭。

其實,對於袁紹“志大才疏,多謀少斷,儒弱無能”等經不起事實推敲的負面評估,都是出於官渡之戰前曹操、郭嘉、荀彧、程煜等人之口,後世史官及腐儒的注釋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曹操等人是袁紹的敵對陣營,當時的袁紹大軍是要滅亡曹操集團,他們對袁紹的評估又怎麼會真實、客觀?

歷史有時像個頑皮的孩子,他充滿了偶然性和戲劇性。就在曹軍崩潰在即,袁紹勝利指日可待之時,許攸因家人犯法入獄,一怒之下投降了曹操。許攸只是袁紹帳下眾多謀士之一,他的出走對袁軍實力無絲毫損傷,但重要的是,他出賣了軍機!古代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是軍隊的生命線,許攸告之曹操,袁紹囤積糧草的地方在烏巢,並獻上偷襲烏巢,火燒糧倉之計。曹操依計行事,大獲成功。

在曹操火燒烏巢時,張郃請命:立刻救援烏巢,而郭圖則建議:反撲曹軍大營。袁紹會怎麼選?自然是後者,在當時的處境下,反撲曹營絕對是一條妙計。張郃身為軍人,他關心的是自己和手下將士的溫飽問題,吃飽肚子他們才可以上陣殺敵,他不會站在戰畧的高度看待問題,所以只想搶救糧倉。而郭圖作為謀士,是以主公袁紹的角度思考問題,消息從烏巢傳到官渡,再從官渡發兵救援烏巢,時間根本來不及;烏巢糧倉已失是既成事實,救與不救於事無補。而反撲曹營卻是一場只可能贏不可能輸的賭博,勝則重創曹軍,敗也無關緊要;無論勝敗,失去軍糧的袁軍都需立刻退回黃河北岸,此次征討在戰畧上已經敗了。

至於張郃、高覽的投降,以及官渡大營內士卒的潰逃,那並非是袁紹統治力、駕馭力不足。軍隊失去軍糧,軍心必然渙散,軍心渙散必然投降或逃跑;養尊處優的現代人,根本無法理解兵荒馬亂時糧食對於軍隊的意義。

很多人覺得官渡之戰是袁紹和曹操勝負的轉捩點,其實袁紹的病故,才是曹操能成功的關鍵。

一,官渡之戰,只是曹操打贏了保衛戰,暫時延緩了袁紹對其的吞併而已,大局未變。雖收穫張郃、高覽等降軍,但遠不足以彌補曹軍的傷亡。更何况曹軍最缺的是糧草,戰亂對經濟、生產的破壞使之雪上加霜。

二,官渡之戰,是袁紹遠離自己本土在曹操地盤上進行的侵略戰爭。曹操的統治區域遭受到嚴重破壞,袁紹的四州之地卻依然歌舞昇平、國泰民安;在某種意義上講,曹操集團的損失程度甚至要大於袁紹集團。

三,袁紹的河北四州人口眾多、兵源充足,並州、冀州更是天下糧倉。官渡損失的幾萬兵馬及若干糧草,根本不能動搖袁紹的整體實力;更何况,官渡之戰時袁紹並非傾巢而出,而是抽調了部分兵馬渡河;對曹操來說這是一場生死大戰,在袁紹眼裡只是一場局部戰爭。

四,袁紹雖敗,但在曹操面前仍然是龐然大物,整體實力並沒有此消彼長。有眾多的人口、源源不斷的糧食以及富裕的經濟為基礎,袁紹定會再次發動戰爭機器,南下滅曹;而曹操的軍備物資在官渡之戰後期便已經是强弩之末,此時絕無可能再支撐一場戰爭,唯有一敗。但之後袁紹病故,兩子互相殘殺,只能說天意助曹。

五,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被演義渲染出來的概念。現實是,對外他挾天子卻不能令諸侯,諸侯反而會以“清君側”的名義隨時討伐他,成為眾矢之的;對內他稍有閃失,天子及身邊那些忠於漢室的大臣便會以“誅漢賊”名義,殺他奪權;在這樣的政治環境裏,曹操怎會長久?而袁紹在河北則是廣施仁政,人心所向,他去世後百姓爭相哭泣、巷間市里充滿悲傷;得人心者得天下,袁紹早已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袁紹不死,曹操必敗。這不是一個假設,而是順其自然的結果。我們不去臆測袁紹滅亡曹操後,收荊州、吞益州、迫降漢中、揮師江東,一統天下;但曹氏將退出歷史舞臺卻是必然的,之後又怎麼會的曹魏篡漢、司馬懿奪權、三國歸晋、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南北朝對峙?泱泱華夏將免受多少戰亂之苦。

可惜,天不假人,徒呼奈何。

本文標題: 袁紹為什麼沒能完成統一?如何正確評估袁紹?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347747667221
相关資料
司馬錯在秦國統一大業中起了什麼作用?他做了什麼貢獻?
苴侯在巴國的支持下,與哥哥大打出手。此人名叫司馬錯,是公認的為秦統一功勞最大的三比特統帥之一,司馬遷的八世祖,戰國中後期秦國名將,曆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代。一翻論證,秦惠文王連連稱妙,最終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果然如司馬錯所料,秦國虎
標籤: 司馬錯 秦惠文王 蜀國 秦國 三國 歷史
前秦宣昭帝苻堅的侄子苻朗,他有哪些奇特之處?
苻朗是前秦將領,前秦宣昭帝苻堅的侄子。《晋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苻朗,十六國前秦大將,天王苻堅侄子,做過青州刺史。據《晋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早在苻朗投降東晉後不久,他這個舌頭,就已經給他惹了禍。果不其然
標籤:
韓愈在寫作方面的成就有多高?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韓愈一生經歷過高潮,也有過低谷,他是古文運動的宣導者,一生著寫的作品影響了無數後人,還同蘇軾、歐陽修、柳宗元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擁有這樣的頭銜,足以說明韓愈在寫作方面是有多高的成就。但韓愈認為供奉佛骨實在荒唐,對全民信佛的後果極為擔憂。
標籤: 韓愈 潮州 讀書 儒家
四大汗國奉元朝為正朔元朝滅亡時他們為何沒有出兵救援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四大汗國奉元朝為正朔,那麼為何元朝被滅時沒有一個出兵相救?雖然元朝自詡為蒙古帝國正朔,但其他諸汗國根本不服。囙此,四大汗國中,除了伊利汗國,其他蒙古汗國根本不承認元朝的共主地位,也和元朝關係並不融洽。當然,其他汗國雖然沒
標籤: 蒙古軍隊 元朝 中國古代史 元朝歷史 明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