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方言嗎?古代人出遠門怎麼交流呢?

雅言由此成為各地上層社會交流的語言,各地諸侯結盟和朝見周天子時,都必須要使用雅言。古代各地普通人的三種交流管道古代作為普通人,怎麼跟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如何交流呢?其實也有辦法,第一,就是說雅音,官話,這是組簡便的方法。

現如今,中國方言依然達一百多種,而且是粗略計算,要知道中國很多地方同一種方言還存在十裏不同音的現象,基本上隔一個村就一個調調,就比如拿十大方言中的福建客家話來說,同樣是客家話,小編就聽不懂其它鄉鎮的客家話,要是沒有普通話,那現代社會也真是不可想像,那麼,作為沒有普通話的古代,國土面積如此之大的封建王朝時期,各地人們是怎麼溝通的呢?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古代普通話—官話

其實,古代除了各地方言外,我們聰明的祖先們早就創造了“普通話”一樣性質的存在了,那就是古代官話,所謂官話,就是古代封建王朝都城所在地的方言,要求全國行政辦公人員都會聽讀,就是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在古代要是不會官話,是當不了官的,多少都會學,中國的歷代官方語言,有雅言、正音、官話、國語等不同的稱呼。歷史上不同王朝的官話有一定繼承性,同時會因都城變遷、人口的遷移等不同因素,也在不斷變化。

在古代,尤其是上古時代,夏商周時期,那時候天下基本上是土著野人部落,周天子分封天下諸侯,採取的是封建周王親戚到邊遠地方武裝殖民,但畢竟要用很多當地人來治理國家,所以在上古時期治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怎麼讓周天子的周禮制度能够有效影響自己的治理地區,各國交往亟需規定通用語言,《禮記》中有記載“五方之民,語言不通”,《左傳》中也說到那時候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存在“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貨幣不通,言語不達”的現象,於是周王朝在這種狀況下以大篆為統一官方文書的形式初步統一了行政文字上的問題,在語言方面又推行周王室所在地所使用的方言,大概是關中方言,並將這種規範的語言系統稱之為“雅言”。雅言由此成為各地上層社會交流的語言,各地諸侯結盟和朝見周天子時,都必須要使用雅言。

尤其到了春秋末期,聞名世界的孔夫子收三千門下弟子,孔老夫子就是在臺上一坐,口吐雅言授課,否則門下弟子連老師講的什麼都聽不懂。

歷代官話的發展

在周朝時,我國勉强做到了統一,那就是前文提到的大篆和周朝雅言,直至後世戰國後期,依然在沿用這種雅言,至於周朝以前夏商等朝代的語言已經不可考證。

到了秦朝,如果以秦相李斯的《諫逐客書》來看,秦朝自身的語法體系已經相當完善,古文言的基本語法基本成型了。隨著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政令推行,也為後來的歷朝大一統“官話”體系奠定了全國基礎。其實秦漢差不過,漢朝的官話一樣繼承了周朝的雅言,囙此漢朝的也以河洛語為標準語。

在東漢以後,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都相繼建都於洛陽,故而也繼承了漢代的雅言音韻。三國末期後因為東吳等南方政權的建立,南方語系這一時期也發展較為迅速,在東晉建都建康之後,洛語與吳語結合形成了金陵雅音,也就是古南京話。

後來的隋唐建立並結束亂世,隋朝在重新統一天下後以金陵和洛陽的雅音為基礎,融合並形成了長安官話,也稱秦音,並由隋人陸法言編著形成《切韻》。唐時期曾以長安和洛陽為都城,發展出了唐韻,宋元時期,宋朝又在唐韻的基礎上,製定了《大宋重修廣韻》作為官話。北宋滅亡之後,南宋時期的劉淵則在《廣韻》的基礎上又著《平水韻》。

元朝由於統治階層是蒙古人,並不使用漢語,所以行政上出現了很多翻譯官,但是漢語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很

有蒙元特色的大都漢語

明清時期的語言是最接近現代漢語的,也是我國歷史上在顴骨統一使用語這件事上發展最快最徹底的兩個朝代,明朝建立之後,“官話”這個詞語才開始正式取代了“雅言”、“通語”等這些古典稱謂。

明洪武帝朱元璋認為唐宋音韻在長江以北建都,語音有失中原正統,於是命朝廷大臣參攷中原雅音,並以明朝首都南京話為主形成了“南京官話”,在永樂帝遷都北京後,由於大量人口北移,“南京官話”也一同北遷,從而成為了現時北京話的基本。在推行全國統一語言上,清朝政府的努力比明朝時期還更甚一籌,比如清朝在全國範圍內推出了“正音書院”,並下令不學會正音者,一律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其嚴格程度可想而知。

古代各地普通人的三種交流管道

古代作為普通人,怎麼跟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如何交流呢?其實也有辦法,第一,就是說雅音,官話,這是組簡便的方法。第二是寫字,我們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漢字,而漢字是表意的,所以不存在語音上的絕對統一,廣東人寫漢字,東北人同樣看得懂,尤其在秦朝大一統文字後,這是人們最能不容易出錯的交流管道,不過首先得會寫字,在古代其實會寫字的很少。第三,那就得找翻譯了,可以找聽得懂你說話的當地人來進行翻譯,這是比較麻煩的了。

本文標題: 古人說方言嗎?古代人出遠門怎麼交流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347337142930
相关資料
解憂公主的一生有過幾段婚姻?為了兩國百姓的安定,她做了什麼?
解憂公主是漢朝公主,她被稱為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公主之一。解憂公主一生有過三段婚姻,而她的貢獻也是體現在了和親方面,但她本人肯定不是情願的,甚至還出現了手刃親夫的想法。只為了兩國百姓的安定,她殫精竭慮,即使容顏衰老,青絲變白,也在所不惜。
標籤: 解憂公主 漢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烏孫公主 西漢
阿史那·社爾本是突厥的兒子,為何卻成了唐朝的名將?
阿史那·社爾,亦稱阿史那·社爾汆,突厥人,唐初名將,東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阿史那·社爾寬鬆的政策休兵養民,為居官十年未征賦稅。後頡利可汗四次用兵,阿史那社爾前去勸阻,但頡利可汗未納。阿史那·社爾出兵相助,也被薛延陀打敗。阿史那·社爾乘機前去
標籤: 突厥 唐朝 阿史那·社爾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頡利可汗
張獻忠的部下為什麼會為清軍效力?他們為什麼是射殺張獻忠的關鍵人物?
不過此後張獻忠的軍隊不敵清軍,而張獻忠據說是在鳳凰山上被弓箭射死。那麼張獻忠的部下為何會給清軍效力呢?又為何成了射殺張獻忠的關鍵人物呢?1645年,張獻忠的部下劉進忠奉命鎮守瀘州,結果卻遭到失敗,而且部下還發生了叛變,劉進忠也囙此受到了張獻
標籤: 張獻忠 清軍 歷史 劉進忠 史記 清朝歷史
金城公主奉旨和親,為何還是沒能封锁戰爭呢?
金城公主生父李守禮為唐高宗孫,即章懷太子李賢之次子。對比太宗之於文成公主,可見中宗對於金城公主的感情之深,待遇之厚。金城公主沿七十年前文成公主的舊道進入吐蕃。玄宗依金城公主所請許和,吐蕃“自是歲朝貢不犯邊”。促成此次唐蕃會盟的,由自前年李暠
標籤: 金城公主 唐朝 歷史 吐蕃 玄宗 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