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春運嗎?揭秘古人如何回家過年

到春節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回家過年是心底最溫暖的期盼,但在回家過年之前還有一關要過——春運。今天的人們為了趕時間回家可謂是用盡了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各種方法,那麼古代人春節回家也有“春運”這回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除了騎馬之外,古人還能怎樣回家過年?“春運”稱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週期性人類遷徙活動,自古有之。

到春節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回家過年是心底最溫暖的期盼,但在回家過年之前還有一關要過——春運。

今天的人們為了趕時間回家可謂是用盡了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各種方法,那麼古代人春節回家也有“春運”這回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除了騎馬之外,古人還能怎樣回家過年?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運”稱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週期性人類遷徙活動,自古有之。據中國最早一部釋義詞典《爾雅》“歲名”條釋,“年”在唐堯時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據考證,周代也就出現了現代春節的雛形——過年,古代“春運”也應運而生。

蘇東坡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宜居故人少,裡巷佳節多。

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萬家團圓之時,蘇東坡只能獨自看夜空。矯情的他為什麼不回家過年呢?因為那時候的春運實在太難了!

雖然古人認為“父母在,不遠遊”,流動人口不多,沒有所謂的“一票難求”,但交通條件十分有限,可供選擇的只有步行、行船及馬車三樣交通工具。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這些“交通工具”的利弊:

步行

優點:省錢

缺點:費鞋

速度:50公里/天

行船

優點:經濟實惠

缺點:冬天結冰

速度:30公里~40公里/天

馬車/騎馬

優點:省力

缺點:費錢

速度:50~70公里/天

“春運”路途艱辛,花銷高,估計走到家時,春節也快過完了。古時政府當然也關心,對學子也有類似於現代的生活補貼。

唐宋明三朝,臨到春節時,都會給歸鄉的學子發過節費。明朝更實在,不但發錢還發東西,主要是米糧和生活用品。

晚明開始,東南沿海的“春運”就和今天有些像了,彼時中國商品經濟萌生,蘇州、杭州、泉州這些大城市盡是從內地來的“外來務工人員”,逢到春節的時候,整個都市裏的人幾乎走了一大半。

汪道昆在文集裏講,晚明江南,每到春節前,道路和碼頭都會變得擁擠,路費也水漲船高,雇船的費用要比平時新增三五倍。清朝康熙年間,巡撫湯斌還曾出臺政策,嚴打“春運”期間的亂漲價行為。

春運最怕交通不便,交通難、趕路難同樣是古代“春運”參與者們面前的頭號難題。秦始皇時代出現了馳道,後來又修有官方的驛道,可這些道路主要是面向皇室、官府和軍事人員使用的,一般老百姓走的道路則崎嶇的多。

影響春運效率的,除了路况外,還有運輸工具。牛車、馬車等畜力車是封建時代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牛馬車,人們最便利的就是坐船了,“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速度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讓居住在江河沿岸的人們免去了太多的行車之苦。坐船是不錯,可是一旦結冰就滿眼都是淚了,古人春運出行不便還得面臨氣候的變化。

古代人春運回家,一般能坐轏車就很值得顯擺了,由於道路或者資金的限制,還有更多更多的人選擇了一條最為便捷、最為現實的出行管道——步行。他們挑著扁擔,背著籮筐或者包袱,走路實現“回家過年”的心願。

資料標籤: 回家過年 春節
本文標題: 古代也有春運嗎?揭秘古人如何回家過年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340980330880
相关資料
揭秘曹操的最後一次親征,最終結果如何?
曹操只能親率大軍,前往關中,坐鎮長安。當時曹操擊敗張魯,佔領漢中後,司馬懿曾勸曹操出兵蜀地。至於曹操方面,他不只親自率領大軍前來,還囤積了大量的軍糧。當時曹操因為戰敗,傷亡較為慘重。最後不得已,只好退出漢中。最終,使得東吳襲擊關羽的計畫得以
標籤: 曹操 關羽 劉備 漢中 三國 大軍
被唐朝打得抬不起頭的契丹後來到了宋朝又起來了?
唐朝建立初期,契丹曾經派遣使者來到唐朝都城長安,給唐高祖李淵進貢名馬、豐貂,表示臣服之意。不過,北宋軍隊風頭正勁,打敗了遼國援軍,滅亡了北漢。所以,回到題目中提出的問題:“被唐朝打得抬不起頭的契丹,為何到了宋朝就興風作浪”,答案就在第二段,
標籤: 契丹 宋朝 唐朝 唐朝疆域 歷史 中國古代史
盤點清朝的六比特繼後,只有這位最得寵!
清朝一共有六比特繼後,大部分繼後都不是很受寵,唯獨孝全成皇后,孝全成皇后是道光皇帝的第二比特繼後皇后。孝全成皇后在17歲的時候地位已經僅次於皇后,皇后對其也需要禮讓三分。孝全成皇后是清朝史上唯一一個生下來的皇子成為皇帝的繼後,孝全成皇后死後
標籤: 孝全成皇后 清朝 歷史 道光皇帝 清朝歷史
同樣都是搞郡縣制的王朝秦朝和漢朝二者興與亡為何完全不同
秦朝之亡有很多的原因,漢朝之興同樣有多種因素,但是我們今天僅僅從郡縣制實施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二者興與亡之間的异同!正是在這樣的情况之下,郡縣制的實施便會遭遇到來自多個層面的阻力。而在漢朝削弱諸侯王的諸多環節當中,彈性的郡縣制實際上就是其中的
標籤: 漢朝 秦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