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的鑒別方法

天仙子為少常用中藥。原名莨菪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解痙、止痛、安神的功能。用於胃腸痙攣、神經痛、牙痛、癔病癲狂,外治癰腫惡瘡等病症。來源1.北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及其同屬北莨菪Hyoscyamus bohcmicur F.w.Schanidt.的種子。2.南天仙子: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Nees或大花水蓑衣Hygrophila meglanta Merr.的種子。2.南天仙子:又名進口天仙子。

天仙子為少常用中藥。原名莨菪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解痙、止痛、安神的功能。用於胃腸痙攣、神經痛、牙痛、癔病癲狂,外治癰腫惡瘡等病症。

來源1.北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及其同屬北莨菪(小天仙子)Hyoscyamus bohcmicur F.w.Schanidt.的種子。

2.南天仙子: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或大花水蓑衣Hygrophila meglanta Merr.的種子。

產地與分佈主產內蒙古、河北、河南、東北及西北諸省區。

鑒別要點北天仙子主要特徵:種子腎形或卵形、扁平、灰黃色,具密網紋、味辛;而南天仙子則呈心臟形、棕紅色、遇水則膨脹,可資區別。

至於兩種偽品麥瓶花則種子呈腎形而較厚,放大鏡下可見眾多小點形威數層半圓形;而紅花果實則色白、果實較大,極易區別。

名典鑒別①《神農本草經》:“莨蕩子。味苦寒。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多食令人狂走……一名橫唐,生川穀。”②梁・《名醫別錄》:“莨菪子生海濱川穀及雍州,五月采子。”③陶弘景曰:“今處處有之。子形頗似五味核而極小。”④五代・韓保N曰:“所在皆有之。葉似菘藍,莖葉皆有細毛。花白色。子殼作穗狀,結實扁細,若粟米大,青黃色。六月、七月采子,日幹。”⑤宋・蘇頌曰:“處處有之。苗莖高二三尺。葉似地黃、王不留行、紅藍等,而闊如三指。四月開花,紫色。莖莢有白毛。五月結實,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細,青白色,如粟米粒。”⑥明・《本草蒙筌》:“莨菪子(即天仙子)。山谷各處生,苗高四尺許,葉闊三指,夏開白花。實同罌粟作房,子如黍米成粒。五月收采,向日曝幹。”⑦李時珍曰:“莨菪一作,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

快速鑒別1.北天仙子:種子呈腎形或倒卵形,兩面略扁,直徑約lmm。表面呈灰黃色或棕黃色,具細密網紋,臍點處突出。氣弱、味微辛有大毒,口嘗時應注意。

2.南天仙子:又名進口天仙子。習稱南天仙子。大花水蓑衣系自國外進口。形狀是:種子類心臟形、扁平、直徑約lmm。表面呈棕紅色或暗紅色平滑、無網紋,基部有種臍;表面有貼伏的粘液化表皮毛成薄膜狀,遇水則膨脹豎立、蓬鬆散開,粘性甚大。無臭。味淡而粘舌。本品無毒,具有清熱消腫的功能,多用於外敷瘡癤。

資料標籤: 天仙子
本文標題: 天仙子的鑒別方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3874853139
相关資料
甜瓜蒂的鑒別方法
甜瓜蒂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於“幹瓜子”條下,蘇頌曰:“瓜蒂即甜瓜蒂也,處處有之。……入藥當用早青瓜蒂為良”。甜瓜蒂具有催吐,利濕,退黃疸的功能。用於癲癇痰盛,濕熱黃疸,四肢浮腫,宿食停聚等症。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甜瓜Cueumis
標籤: 甜瓜 健康
香薷的鑒別方法
香薷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發汗解錶、祛暑化濕的功能。用於暑濕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小便不利等病症。來源1.海州香薷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ex F.Maekawa的
標籤: 香薷
天然牛黃資源稀缺,摻雜使假現象嚴重
天然牛黃資源稀缺,摻雜使假現象嚴重長期以來,國內天然牛黃資源日益稀缺,而市場上假冒偽劣牛黃則屢見不鮮。為此,專家們呼籲,加强對天然牛黃市場的監管力度,大力發展藥效優良、質量可控的天然牛黃代用品,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標籤: 牛黃 中藥 中成藥
g薟草的鑒別方法
g薟草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新修本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的功能。鑒別要點三種g薟草形狀相似。g薟草莖方形,多已折斷,表面呈黃棕色、紫褐色或棕褐色,密被黃色細柔毛,節明顯。
標籤: 猪膏 鬼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