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的鑒別方法

貝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川貝為貴重藥材之一,又稱尖貝,不僅包括質優的川貝,而且泛指多種尖形小粒的貝母。另有一種米貝,又稱珍珠貝,形似松貝而小,銷香港,價較松貝昂貴。5.爐貝母:鱗莖呈長圓錐形,頂端頗尖,高約1~2cm,直徑1~1.5cm。

貝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清?《本草綱目拾遺》始將浙貝與川貝明確分開。川貝為貴重藥材之一,又稱尖貝,不僅包括質優的川貝,而且泛指多種尖形小粒的貝母。

川貝母: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肅貝母F.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貝母F.delavayi Franch的乾燥鱗莖。前三者習稱“松貝”或“青貝”,後者習稱“蘆貝”。

產地與分佈1.松貝:主產四川阿壩自治州的松潘、黃勝關、毛爾蓋等地。

2.沖松貝:主產四川理縣、小金及茂汶羌族自治縣等地。

3.青貝:主產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及雲南德欽等地。

4.岷貝:主產甘肅岷縣等地。

5.爐貝:主產於青海、四川和雲南毗鄰地區。產於青海玉樹、四川甘孜一帶為北路貨;產於四川昌都地區雲南金砂江、中甸、麗江等處為南路貨。過去多在康定(打箭爐)集散,故名“爐貝”。

鑒別要點鑒別川貝可概括為松貝(含沖貝、岷貝)、青貝和爐貝三類。其特徵是:松貝鱗片兩片大小懸殊,緊抱似新月形,呈“懷中抱月”狀;沖貝岷貝均似松貝,而沖貝則抱合不緊有裂隙;岷貝則有“珍珠貝”,青貝似桃形,兩鱗片幾相等。爐貝形似“馬牙齒”,黃白色或具虎皮斑紋。總之,松貝、青貝味甘微苦,而爐貝則較淡。

名典鑒別①梁?《名醫別錄》曰:“……貝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暴幹。《爾雅》雲:m、貝母。郭璞雲:根如小貝,圓而白華,葉似韭。陸璣雲:其葉如栝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累相著有分解也。”②唐?蘇恭曰:“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采之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諸州亦有。”③宋?蘇頌曰:“今河中,江陵府、郢、壽、隨、鄭、蔡、潤、滁州皆有之。二月生苗,莖細,青色。葉亦青,似蕎麥葉,隨苗出。七月開花,碧綠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根似瓣子,黃白色,如聚貝子。此有數種。陸璣詩疏雲:m,貝母也。葉如栝樓如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累相著,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此類。郭璞注《爾雅》言白花葉似韭,此種罕複見之。”④明?《本草蒙筌》載:“貝母,荊襄多生,苗莖青色。葉如大麥葉,花類豉子花。近冬采根,曝幹聽用。有瓣如聚貝子,故人以貝母名。黃白輕鬆者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⑤清《本草從新》載:“貝母。川產最佳,圓正底平,開瓣味甘。象山貝母,體堅味苦。土貝母,形大味苦,治外科證痰毒。”⑥《本草求真》載:“大者為土貝母,大苦大寒(如浙江貝母之類),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貝母,味甘微寒,滋潤勝於清解,不可不辨。川產開瓣者良,獨瓣不堪入藥。”⑦《本草綱目拾遺》載:“百草鏡雲:浙貝出象山,俗呼象貝母。皮糙味苦,獨顆無瓣,頂圓心斜,入藥選圓白而小者佳。葉圈齋雲:寧波象山所出貝母,亦二瓣,味苦而不甜,其頂而不尖,不能如川貝之象荷花蕊也。土人於象貝中揀出一二與川貝形似者,以水浸出苦味,曬乾,充川貝賣,但川貝與象貝性各不同;象貝苦寒,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川貝味甘而補肺,不若象貝治風火痰嗽為佳。若虛寒咳嗽,以川貝為宜。”

快速鑒別1.松貝:鱗莖呈圓錐形,顆粒大小均勻,高約5~8mm,直徑約5~8mm,頂端較尖,緊密無裂隙。表面白色微黃、平滑。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大鱗片呈心臟形,小鱗片裹於大鱗片之中,而只留一似“新月”的部分,俗稱“懷中抱月”或“觀音座蓮”。質堅實、富粉性,斷麵粉白色,顆粒狀。氣微弱,味甘而微苦。

2.沖松貝:形狀似松貝。惟顆粒較大不勻整,大鱗片與小鱗片相合處有裂隙。

3.青貝:鱗莖呈圓錐形略似桃。高5~10mm,直徑6~lOmm。表面灰白色;外層兩鱗瓣大小相似,偶有懸殊,頂端開裂,平或略尖,莖基部常殘留鬚根。質堅,富粉性,斷麵粉白色,顆粒狀。氣微,味較松貝淡。

4.岷貝:形狀類似松貝,但顏色較白。另有一種米貝,又稱珍珠貝,形似松貝而小(原植物為川貝母),銷香港,價較松貝昂貴。

5.爐貝母:鱗莖呈長圓錐形,頂端頗尖,高約1~2cm,直徑1~1.5cm。表面白色(白色形似馬齒者為北路貨,又稱白爐貝);色黃白而有深黃色斑點,形成虎皮紋者稱虎皮貝(為南路貨)或黃白色;外層兩鱗片大小相等,頂端開裂,基部較尖或圓。質堅脆,斷面白色粉質。微臭,味微苦。

資料標籤: 川貝
本文標題: 貝母的鑒別方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3694395400
相关資料
龜板膠的鑒別方法
龜板膠為名貴藥材之一。龜板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龜板膠始見於《臨證指南醫案》。龜頭形略方,吻端尖圓,頜無齒而成角喙,鼓膜明顯。快速鑒別為長方形或方形塊片,表面褐色帶微綠,對光視之,透明,形如琥珀。
標籤: 龜板膠 龜板
阿膠的鑒別方法
阿膠為名貴藥材之一。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驢為主要役用家畜之一,體重約200kg。面部平直,頭頸高揚,頸部較寬厚,肌肉結實。嘴部有明顯的白色嘴圈。腹部和四肢的內側均為白色。產地與分佈主產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以及東北等省區,其他
標籤: 阿膠
水獺肝的鑒別方法
水獺肝為貴重中藥材之一。始載於《名醫別錄》,原名獺肝,列為下品具有補肝、滋陰、止嗽、止血的功效。來源為鼬科動物水獺Lutra lutra Ilinnatus和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Illigel的乾燥肝臟。鑒別要點鑒別正品水獺肝
標籤: 水獺 獺肝
麝香的鑒別方法
麝香是我國特產珍貴藥材之一。《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配製丸散及外科要藥。來源為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
標籤: 元寸香 馬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