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與黃芩之异同

黃連與黃芩皆味苦,性寒,色黃,同歸於膽、胃、大腸經,皆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治腸辟、下痢等濕熱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為臨床上所常用。《傷寒雜病論》中,含有黃連的經方有13個,含有黃芩的經方有25個。黃連與黃芩,性相近而又各有專長,故二藥配伍則更能發揮協同作用,而清化濕熱之效益顯。

黃連與黃芩皆味苦,性寒,色黃,同歸於膽、胃、大腸經,皆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治腸辟、下痢等濕熱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為臨床上所常用。然而,二藥無論從藥性及其治療病症來說,又確有所差异。

《傷寒雜病論》中,含有黃連的經方有13個,含有黃芩的經方有25個。這些經方為我們在臨床上如何運用這兩味藥作出了示範,值得認真研究。

仲景用藥多緊貼《本經》。《本經》雲:黃連“主熱氣目痛、眦傷、泣出、明目,腸辟,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黃芩“主諸熱,黃疸,腸辟,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縱觀仲景經方中對黃連、黃芩的運用可以看出,黃連更偏於入心經,瀉心火,並治不寐、心煩及上腹部不適感等涉及神志方面的病狀。立六個瀉心湯:黃連阿膠湯用之治失眠,為補劑中瀉藥。清代醫家鄒潤安認為,以其證屬陰虛陽盛,陽盛則宜瀉火。還如後世之交泰丸(黃連、肉桂),亦治心腎不交之失眠者。故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總結說,黃連“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見有煩而痞,煩而利者,多用黃連”。

臨床凡見目赤、牙痛、口舌生瘡、嘔吐及消渴等症,大多與火邪有關,以火性炎上,又消灼津液,故常用黃連以瀉火。鄒潤安雲:“黃連為心胃之劑,嘔吐為胃病,故後世治嘔用黃連其效最捷,蓋上升皆火之變見”;“二方(指黃連湯和黃連阿膠湯)皆以黃連為君,二證皆發於心,可見黃連為瀉心火之劑矣”。

須得特別指出的是:黃連苦寒而燥,黃芩雖苦寒而不燥;黃連能治濕生之熱,但不能治熱生之濕,而黃芩卻能治熱阻生濕。故《本經》雲黃芩“逐水”,《別錄》雲其“利小腸”。由於手、足陽明皆屬燥金,與性燥之黃連同氣相求,故大腸、胃及膽如被濕熱所擾,皆宜此苦寒而燥者治之。所以黃連有“調胃厚腸”之功效是確切無疑的。筆者平時治胃痛、胃脹或胃痞者就喜用黃連(配伍蒲公英、麥冬、夏枯草等藥),療效頗佳。

與黃連不同的是,黃芩更偏於入肺經,長於清泄肺熱,如療痰熱咳嗽等疾,以治氣分之熱為專功。黃煌認為,“煩熱是使用黃芩的重要指征”,“黃芩證中煩熱極為重要”,“黃芩主治煩熱而出血者,兼治熱利、熱痞”。當年李時珍患骨蒸發熱、膚如火燎,每日吐痰盈碗,即用黃芩一兩煎服而愈。鄒潤安說:“黃芩治自裏達外之熱”,又“陰虛氣盛熱自內出者,黃芩亦能治之”;“凡氣以熱滯致血緣氣阻者,得氣之調則行,此黃芩之專司也”;“大率黃芩所治之小腹絞痛,必煩熱,必口渴,必小便有异於常”。《千金》治小兒腹痛三方(地膚子湯、蒲黃湯等),均為氣熱攻血,故方中皆用黃芩。再如黃芩所治之黃疸,其特徵是“一身面目悉黃”(據《千金》治黃方),可知疸證非一身面目悉黃者不可用。泄利無熱者亦不可用。

鄒潤安指出:“仲景用黃芩有三耦焉。氣分熱結者,與柴胡為耦(如小柴胡湯等);血分熱結者,與芍藥為耦(如大柴胡湯等);濕熱阻中者,與黃連為耦(如半夏瀉心湯等)……故黃芩協柴胡能清氣分之熱,協芍藥能清迫血之熱,協黃連能清熱生之濕也。”就是這樣幾個最基本的藥物組合(即配伍),就可衍生出許多常用的方劑,如經方中的當歸散、黃芩湯、黃連阿膠湯,以及後世的芍藥湯等。

另外,黃芩還是止血良藥。仲景首用之於瀉心湯治吐血、衄血,又用於黃土湯治便血,再用於當歸散以安胎。後世如張景嶽雲其“能除赤痢、熱畜膀胱五淋澀痛”;徐大椿用黃芩清肺飲治孕婦衄血不止、脈數者;蒲輔舟用一味黃芩酒炒為末,治痔久出血等。

最後,鄒氏還就黃連之宜忌及為何主“婦人陰中腫痛”的問題作了分析。他說:“大抵陰中之疾皆始於小便,小便不利則濕壅熱生,濕與熱相搏則不得泄為腫,婦人前陰又為血潮汐之常道,於是遂涉血為痛。”他又強調指出:“黃連之治濕治熱須分別觀之。濕證之急者可用,緩者不可用,蓋濕緩者熱不盛,熱不盛則惡黃連之氣寒也;熱證之緩者可用,急者不可用,蓋熱證急者濕不盛,濕不盛則惡黃連之燥矣。”由此可見,黃連雖治濕熱,但只宜用於“濕急熱緩”之證。

總之,黃連與黃芩的异同點在於:黃連偏於入心,長於清火解毒,性燥,為心胃之劑,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調胃厚腸,治濕阻生熱,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亂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證。黃芩則長於清肺熱,其性雖寒而不燥、能治熱陰生濕,主治煩熱而出血者,治氣熱攻血之出血證及小腹絞痛或小兒腹痛,能安胎及治燙傷火瘍等。

黃連與黃芩,性相近而又各有專長,故二藥配伍則更能發揮協同作用,而清化濕熱之效益顯。

資料標籤: 黃芩 黃連 黃連阿膠湯
本文標題: 黃連與黃芩之异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3579547537
相关資料
識別真假天仙子
在市場上,有用同科植物水蓑衣的種子冒充天仙子,使用時注意鑒別。偽品水蓑衣種子外觀呈扁平類圓形,基部不對稱,略呈心形凹入,種粒比真品天仙子稍大,直徑多在1毫米以上,表面淺棕色,較平滑,鏡下觀察無網紋,有很短的貼伏皮毛,形成薄膜狀。
標籤: 天仙子
草烏正品與非正品的區別
草烏頭的品種較多,川烏頭、北烏頭都做為正品入《中國藥典》,還有烏頭的黃山變種、圓錐序烏頭、蒿葉烏頭、太白烏頭、顯柱烏頭等多個烏頭屬植物亦作草烏使用。而同科植物瓜葉烏頭都作為非正品而未入藥典,不可藥用。因草烏含有較多的烏頭堿,故入藥宜用炙品,
標籤: 烏頭 植物
真假金錢白花蛇鑒別
金錢白花蛇又名金錢蛇、小白花蛇,是一味常用名貴藥材,為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的幼蛇乾燥體。金錢白花蛇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鬁惡瘡等症。
標籤: 銀環蛇
識別真假黃連
由於黃連屬常用中藥且用途廣泛,故冒充的偽品較多,除用同科植物因州黃連、土黃連、滇豆根、鳳尾連等假冒外,還有用小蘖科、蕨科和罌粟科植物箭葉淫羊霍、野雞尾、血水草等的根莖冒充黃連,使用時要注意鑒別。因正、偽品品種規格較多,本文僅就常用的正品味連
標籤: 黃連 中藥 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