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又稱黑大豆、烏豆,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中醫歷來認為,黑豆為補腎佳品,其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本草綱目》載:黑豆“治腎病,利水下氣,制諸風熱,活血。煮汁,解砒石、甘遂、天雄、附子、麝香、巴豆、斑蝥、百藥之毒;治下痢臍痛;沖酒治風痙及陰毒腹痛。”市場上有以黑芸豆或用大豆染成黑色,冒充黑豆,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黑豆
豆粒呈類球形或橢圓形,稍扁,大小不一,長6~12毫米,直徑5~9毫米,表面黑色或灰黑色,有的黑中泛紅;表面光滑或有皺紋,具光澤,一側有淡黃白色長橢圓形種臍,俗稱“小白點;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剝去外皮內有肥厚的子葉2片,呈黃綠色,即所謂的“雄黑豆”;聞之氣微,口嘗味淡,嚼之有豆腥氣味。將黑豆放入容器裏,倒入適量的白醋攪拌後,豆皮所含的花青素產生化學反應,使白醋變成紅色。
偽品黑豆
黑芸豆:外觀呈扁橢圓形,個頭比真品黑豆小,表面亦黑色,但豆皮又黑又亮;剝去種皮,內仁為白色;泡入水中時水色呈深黑色;加入白醋後基本不變色,無反應。
染色黑豆:外形與黑豆相同,大小基本均勻;表面色澤基本全是墨黑的,泡入水中,就會掉色,因豆衣很薄,染色黑豆顏色會滲透內皮,把黑衣剝開後可以看浸染的痕迹,內仁外側也會變色;種臍(小白點)也會被染成黑色;聞之有股化學染色劑氣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黑豆有雌激素樣作用,其作用强度大於大豆黃酮;可抑制內源性和外源性固醇的吸收,抗氧化,新增膽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具解痙作用;能加强腸道的排毒,有治療便秘和减肥的功效,而偽品黑豆不具備上述的各項功效,故不可代替真品黑豆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