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品三七種類多正確選購需鑒別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及根莖。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心、肺經。可見明朝時廣西是三七的主要產地。到了清朝《開化府志》記載了雲南出產三七,並且出售到全國。雲南文山和廣西田陽是三七的主產區,有規模較大的三七栽培區。

《本草綱目拾遺》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補藥中最珍貴者。”三七確實是止血藥中的一朵奇葩,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傷正的特點可謂獨一無二。其藥用價值也使得三七的價格行情波動不定,偽品、劣品混雜。本文從臨床應用、產地、混淆品及偽品鑒別、商品規格等方面簡單介紹三七,希望幫助大家在需要時可以更好地選購。

功用概述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及根莖。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心、肺經。

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既可止血,又可活血。廣泛用於內傷、外傷出血,如咳血、嘔血、崩漏、便血、衄血,可止血散瘀,有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傷正的效果;還可用於消腫止痛。是馳名中外的“雲南白藥”的原料之一。其部分有效成分――三七總苷、三七總黃酮能顯著增加冠脈血流量,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對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產地

三七始載於《本草綱目》,距今已有500多年藥用歷史,李時珍載:“生廣西南丹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幹,黃黑色,團結者,狀略似白及;長者如老幹地黃,有節,味微甘後苦,頗似人參之味。”南丹州即現今的南丹縣一帶,屬於慶遠府。

可見明朝時廣西是三七的主要產地。

慶遠府西南是田州府,不僅產三七,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三七的主要集散地,廣西的三七要運往外省都要經過田州,這也是別名“田七”“田三七”的由來。

到了清朝《開化府志》記載了雲南出產三七,並且出售到全國。一直到民國時都以廣西為道地產區――《藥物出產辨》記載“產廣西田州為正道地”。

但雲南文山後來者居上,逐漸取代了廣西,成為產量最大、品質最佳的道地藥材產區。

現在野生三七已經絕跡(告訴你賣的是野生三七的賣家一定是騙子),藥用三七均來源於栽培。雲南文山和廣西田陽是三七的主產區,有規模較大的三七栽培區。另外在四川、廣東、湖南、貴州、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也有少量引種。

三七

藥品性狀

三七全株用於商品的分為三部分:主根――也就是三七,習稱“三七頭子”;三七的根莖――稱為“剪口”;三七的支根――稱為“筋條”。

主根:

三七主根

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藥材皮表面光滑並呈黃綠色(採集加工中的互撞作用所致),加上體質堅硬,稱之為“銅皮鐵骨身”。氣微,味苦回甜。

銅皮鐵骨身

剪口(三七的根莖):

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筋條(三七的支根):

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筋條

圖源:高天愛編.

最新中藥材真偽圖鑒[M]. 2012

混淆品及偽品鑒別

菊三七:

在民間稱為“土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含菊三七堿,有止血作用。大劑量短期使用可引起廣泛性急性型肝炎,小劑量長期使用可引起肝壞死和肝小靜脈閉塞症。

外形類似三七,呈拳狀團塊,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鮮品常帶紫紅色,全體有瘤狀突起,質堅實,斷面淡黃色,根莖斷面有明顯的髓部,味淡後微苦。

菊三七

圖源:高天愛編.

最新中藥材真偽圖鑒[M]. 2012

景天三七:

亦稱“費菜”、“土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或全草。味甘、微酸,性平。止血散瘀,養血安神。臨床多用於消化道出血、肺部出血、血液病出血、婦科病出血、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以及心悸失眠。已收載為地方標準,作景天三七用。

飲片短段狀,可見葉、莖、花序和黃色小花,易識別。

景天三七

圖源:張貴君主編.

精編中草藥彩色圖譜[M]. 2016

圖源:劉紹貴主編.

臨床常用中草藥鑒別與應用[M]. 2015

“藤三七”:

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珠芽。主產雲南,有的將其花製成“三七花茶”銷售。

呈不規則的塊狀,表明具多個瘤狀突起,質地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經水煮後斷面角質樣,黃棕色,味微甜,嚼之有黏性。

藤三七

藤三七

圖源:《漢方中草藥對症圖典第4册》

李岡榮主編;鄭元春攝影

藤三七

圖源:高天愛編.最新中藥材真偽圖鑒[M]. 2012

用薑科植物莪術、薑黃的根莖或它種的塊莖冒充:偽品多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頂端無瘤狀突起,體表有明顯的環狀紋理(莖痕),氣微香,味微苦而辛。甚至有用模具進行人工偽造,仔細觀察即可分辨。

商品規格

一般種植後3~4年採摘,其有效成分含量才能達到藥典名額。7~8月開花前或摘取花莖後的10~11月間採收的為“春三七”;12月至翌年1月採收的為“冬三七”。一般以春三七為好,冬三七的根較松泡,質較次。根據個頭大小分為13個等級。

頭數是指每500g三七中三七的個數。15頭的三七即500g三七中有三七15個左右。頭數越少三七個越大、質量越好,頭數越多質量稍差。

圖源:桂鏡生主編.中藥商品學[M]. 2015

需要一提的是,三七的功效眾多,商品規格劃分是以經驗感知為依據,有一定合理性,但三七的物質基礎和藥用功效研究尚不完全,並非一等品就是最好。比如僅從止血功效來看,價格低廉的無數頭三七效果是最好的。

炮製方法及作用

生三七:

止血化瘀、消腫定痛作用力强。入湯劑可將生三七搗碎與其他藥物同煎;研為細粉的三七粉多吞服或外敷用於創傷出血。

熟三七:

止血化瘀作用較弱,以滋補力勝,可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本文標題: 偽品三七種類多正確選購需鑒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3351882325
相关資料
健脾消食辨四曲
四曲,即紅麴、神曲、半夏曲、沉香曲,四者均為發酵之品,都有健脾消食之功,臨床常相須為用,故稱“四曲”由於發酵品種不同,臨床還是有一些區別。四曲功用相似,均有健脾消食,和胃止痛之功,適用於飲食積滯所致的各種疾病等。
標籤: 中醫 沉香 中藥 半夏曲
補氣藥人參與黃芪的使用區別
人參與黃芪是臨床上常用的補氣藥,這是眾所皆知的。既然都是補氣藥,為什麼又要區別使用呢?因為人參與黃芪除了補氣之外,還分別具有其他功效。此外,人參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之作用,這是黃芪所不具備的。黃芪的補氣作用遠不及人參,黃芪之補,偏於走錶,其
標籤: 黃芪 人參 補氣藥 補氣 中藥
常見中藥材別名大全(拼音導航)
A艾葉:醫草、艾蒿、灸草、五月艾B巴豆:巴米、江子、剛子八月劄:臘瓜、拿子白果:銀杏白礬:明礬、礬石、攀石、生礬白及:白雞兒、地螺絲、連及草白花蛇:銀環蛇白頭翁:白頭公白術:烘術、冬術、生曬術、於術白芷:香子蘭百部:百奶根、野天門冬、婆婦草
標籤: 中藥材
紅花與西紅花有何不同?
而另一種鳶尾科植物紅花,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國家,所以叫作西紅花。當年,西紅花是從印度經西藏傳入內地的,所以又叫藏紅花。西紅花中醫主要用於治療憂思鬱結、胸膈痞悶、吐血、傷寒發狂、驚怖恍惚、婦女閉經、產後瘀血腹痛、跌撲腫痛。此外,從功效上來說,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