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栽培技術

杏李雜交新品種適應性比較强,耐旱,耐瘠薄。此外,提倡建立綠色無公害水果基地,注意選擇園地周邊水質和空氣良好,土壤沒有污染的地塊建園。杏李開花前應進行複剪,疏除細弱花枝。杏李不耐水淹,為便於排水,應沿栽植行以樹幹為中心線,在中心線兩側50cm外開挖深寬各為20cm的溝,同時將土封於樹盤下,堆成圓弧形,以利排灌水。

一、園址選擇

杏李雜交新品種適應性比較强,耐旱,耐瘠薄。在淺山丘嶺區和平原沙區等都可以建園。為獲得早期豐產,園地應選擇地勢較平坦,排灌條件良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壤PH值5-8的壤土為好。此外,提倡建立綠色無公害水果基地,注意選擇園地周邊水質和空氣良好,土壤沒有污染的地塊建園。

二、品種選擇

現時以風味玫瑰、風味皇后、味馨、味帝、恐龍蛋、味王、味厚等品種為宜。

三、定植

杏李結束休眠較晚,萌芽較早,栽植時間以落葉後的11月上旬到萌芽前的2月下旬為宜,栽植密度可以採用株行距2m×3m或1m×3m栽植,栽植時挖長、寬、深各80cm的定植穴(或寬深各80cm的定植溝),表土和底土分放,穴施腐熟有機肥20kg,回填時先填表土後填底土,回填深度應低於地表10cm以利於栽後澆水,栽苗時在回填後的大穴中央開挖深寬各20cm的小穴,將苗木根系舒展,放置於穴內,取少量表土回填後,將苗木輕輕上提以利根系充分舒展,踩實後澆透水。苗木栽植深度以澆水沉降後根頸部略高地表5-10cm為宜。若時間傖促或勞力緊張,亦可先定植然後再擴穴改土。

四、授粉樹配寘

為了提高產量,應多品種混栽或配植授粉品種。杏李各品種間適宜授粉樹配寘為:味馨可以白花授粉;恐龍蛋適宜授粉樹為味帝、風味皇后、味厚;味王的適宜授粉樹為恐龍蛋、味厚、味帝;風味皇后的適宜授粉樹為恐龍蛋、味王;味厚的適宜授粉樹為味帝、味王、風味皇后;味帝的適宜授粉樹為風味玫瑰、味王;風味玫瑰的授粉樹為味帝、味厚;另外亦可選用花期相近的杏或李作相應的授粉品種。各品種與授粉樹的配寘比例以7:3為宜。

五、整形修剪

樹形採用自然開心形或兩層疏散開心形,主幹高40-50cm。杏李生長勢强,幼樹修剪應以輕剪緩放、疏枝為主,綜合應用摘心、環割、拉枝等措施,並配合葉面噴施多效唑,抑制樹體旺長,促使形成心芽。生長季節修剪應注意疏除內膛過旺枝及萌蘖枝;秋季拉枝開角,疏除徒長性直立枝、競爭枝;冬季注意疏除重疊枝、過密枝及病蟲枝,除了對極細弱花枝短截外,其它强枝一律不短截。結果初期,單株留果量150-250個,盛果期單株留果量500個左右。

六、花果管理

杏李開花前應進行複剪,疏除細弱花枝。盛花期放蜂,結合葉面噴施0.3%-0.5%的硼砂加0.3%尿素水可顯著提高坐果率。杏李疏果應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後,一般每隔10cm留一果。果實膨大期株施100-150g硫酸鉀複合肥可使果實增重。杏李著色期每隔一周噴一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能够明顯提高含糖量及促進著色。果實採收後應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樹勢恢復,同時,可採用葉面噴施500-800倍2-3次的多效唑來控制樹體旺長,促使花芽形成。

七、水肥管理

杏李不耐水淹,為便於排水,應沿栽植行以樹幹為中心線,在中心線兩側50cm外開挖深寬各為20cm的溝,同時將土封於樹盤下,堆成圓弧形,以利排灌水。每年於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及封凍前各灌水一次,7-8月視土壤水分狀況及時進行排灌水。果實採收後,應加强水肥管理,株施0.5kg N、P、K複合肥,提高樹體養分積累量,以促進樹勢恢復形成充實飽滿的花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樹行兩側開挖深40cm、寬30cm的溝或槽,株施腐熟有機肥30-50kg或過磷酸鈣2-3kg,尿素0.5-1kg。

八、病蟲害防治

結合冬剪全面清理果園。萌芽前的2月中旬噴一遍石硫合劑,剷除病源。細菌性穿孔病可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多菌靈、瑞毒霜等交替使用2-3次即可。蚜蟲可用氧化樂果、敵敵畏、除蟲菊酯等防治,金龜子可採用人工捕捉或用黑光燈、楊柳把浸5%的辛硫磷乳油誘殺。

本文標題: 杏李栽培技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3053522935
相关資料
秀麗槭栽培技術
生長速度中等,深根性,抗風力强。秀麗槭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褐斑病,多發生於6至8月的雨季。幼苗發病後來勢快,必須立即採取措施,噴布1:2:200倍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
標籤: 硝基苯
西瓜多次採收高產栽培技術
在大棚中採用多次採收科技栽培西瓜,可以在5月份至10月底採收5~6次,平均每畝產西瓜達7500公斤。齊苗後適當揭開小拱棚降溫,白天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18℃。每次採收後每畝施硫酸鉀和尿素各10公斤或45%高效複合肥30公
標籤: 三農 硫酸鉀 種植業 農資
血莧栽培技術
盆栽保持盆土濕潤,生長期多噴水,血莧生長迅速,為控制植株高度和促進分枝,需進行2-3次摘心或修剪,保持矮壯而密集的株形。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多施磷、鉀肥。扡插四季均可進行,以氣溫20-25℃最為適宜。病害有根腐病,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
標籤:
小檗栽培技術
北京平原地區在春季土壤解凍後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小檗可採用高床育苗及寬壟育苗,尤其是在容易引起土壤板結的壤土及粘土上更是如此。小檗極易生白粉病,尤其是在大面積栽植,又通風不良的情况下更為嚴重。通過以上措施,小檗當年苗高可達20至25釐
標籤: 三農 農業 農資 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