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邊翠繁殖栽培技術

北方盆栽,華中露地春播繁殖,作為夏秋林緣及灌叢邊緣陪襯植物。也可用扡插繁殖,插條待剪口乾燥後再插,否則剪口易腐爛。繁殖方法播種、扡插繁殖均可,但以播種為主。可將插穗銀邊翠直接插入土中,深3~4cm。銀邊翠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乾旱,宜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因銀邊翠為直根性,移植或定植時應儘早。

生長習性

喜溫暖、陽光充足環境。北方盆栽,華中露地春播繁殖,作為夏秋林緣及灌叢邊緣陪襯植物。

繁殖

常用播種繁殖。4月播種,一般為露地直播,播後7-10天發芽,發芽整齊。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也可用扡插繁殖,插條待剪口乾燥後再插,否則剪口易腐爛。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播種、扡插繁殖均可,但以播種為主。

播種:春季播種一般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將種子直接播於露地苗床或盆播。將苗床整細,耙平,澆足水,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播於苗床。覆土後,蓋上塑膠薄膜以保溫、保濕。溫度保持20c左右,約1周即可出芽。盆播不能直接往盆內澆水,而應採用涸水法。播後將盆放於朝陽處。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播種後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扡插:扡插在生長季節進行,插穗必須剪取嫩枝部分,且生長健壯。插穗長10cm左右,削平口。可將插穗銀邊翠直接插入土中,深3~4cm。因基莖內含有乳液,囙此插後不能立即澆水,否則易導致插入士中的部分腐爛,而應待乳液被吸幹後,方可澆水。或插前蘸草木灰,插後用塑膠薄膜進行覆蓋,放於陰涼處,要求濕度在95%以上,約10天即可生根。

栽培管理

銀邊翠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乾旱,宜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北方盆栽,華中露地春播繁殖,作為夏秋林緣及灌叢邊緣陪襯植物。無論地栽還是盆栽都必須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因銀邊翠為直根性,移植或定植時應儘早。株距一般定為30cm左右。種前施足基肥。栽植後及時澆1~2次透水,以後可根據天氣狀況而定,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生長季節追液肥2~3次。雨後及時排水防澇,以免土壤積水而造成植株受澇死亡。若周圍的環境濕度過大,再加上通風不良,易感染病蟲害,應及時噴藥防治。植株高大時應設支架,防止倒伏。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麵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脚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摘心: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上盆一至兩周後,或者當苗高6~10公分並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後,把頂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後,或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保留側枝下麵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後,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資料標籤: 種子植物 農資 種植業
本文標題: 銀邊翠繁殖栽培技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2787458930
相关資料
甘蔗種植技術
田間甘蔗種植不由種子開始,一般都直接種植蔗苗。蔗苗來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莖,因為蔗節上會長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莖,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早期人工充裕時,在將要採收的原料莖的梢頭上,採取二支雙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開工期,只能用於
標籤: 甘蔗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夏天無栽培技術
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Pers.的乾燥塊莖。春季或初夏出苗後采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乾燥。喜凉爽氣候,怕高溫,忌乾旱。以陽光充足,土層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為宜。翌年春季出苗後,及
標籤: 夏天無
g薟草栽培技術
多野生於山坡、路邊、荒地,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土和沙質壤土中生長好,產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較多,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低窪、積水地區不適栽培。種子繁殖,可育苗和直播。每4hm2用種最7.5kg,播後澆水。直播地苗高6
標籤: 三農 種植業 農資
希薟草栽培技術
希薟草為菊科希薟草屬植物希薟、腺梗希薟或毛梗希薟的地上部分。性寒,味辛、苦,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無力等。花期8~10月,果期9~12月。主產於福建等地。希薟草生物學特性多野生於山坡、路邊、荒地,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
標籤: 農資 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