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不同山藥種植中的施肥特點

農民朋友們常常通過熱線電話詢問鐵棍山藥種植中的施肥問題。下麵列舉當前山藥生產中兩類不同的施肥特點做分析,供種植者參攷。現時,隨著鐵棍山藥種植面積擴大,在新產區由於有機肥的施用量不多,在以化肥供應為主的新產區,對於鐵棍山藥的平衡施肥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山藥的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並適當配施鉀肥。

山藥為薯芋科作物,是人們很喜愛的蔬菜,它不僅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還可以入藥,由於市場需求新增,近年來山藥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民朋友們常常通過熱線電話詢問鐵棍山藥種植中的施肥問題。下麵列舉當前山藥生產中兩類不同的施肥特點做分析,供種植者參攷。

第一類,在河北、河南等地有的農民連續多年種植山藥並可獲得每畝4000公斤以上的產量水准,其特點是以有機肥為主,施用適量化肥為輔。首先在栽前深翻地曬垡土,施足基肥。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5方,並摻混25公斤普鈣和10公斤硫酸鉀,使30釐米深土層鬆軟而又肥沃。剛栽後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控水也不追肥,等秧蔓長到30~40釐米長時,根據秧苗長勢酌情追施少量氮肥和澆一次小水。第一次的氮肥和水是不能敞開用的;如果用過了就會促進地上秧蔓而延緩地下根莖生長,產生“跑秧子”而造成後期難管和減產。第二次追肥要等到蔓秧上架後,蔓秧的生長優勢基本形成時,再追施一次氮肥,如施尿素15~20公斤/畝,或施碳酸氫銨30公斤/畝,此次是為了地上生長轉折期需要促進莖葉和根生長,第三次追肥是在塊根膨大中期,追加尿素10~15公斤/畝。這後兩次追肥都在雨季,土壤墒情較好,肥效發揮作用明顯。去年河南省溫縣的農科推廣員建議,在第二次追肥時除了施15公斤/畝尿素以外,還追加了10公斤鉀肥,其效果還不錯。這套給山藥施肥的經驗已經被當地廣為引用。

這類大量施用有機肥適量少施化學肥的關鍵是要把握化肥的使用科技,在生長中期,通過2~3次的追施氮肥和鉀肥,穩妥地、安全地獲得山藥高產。追施氮肥的關鍵技術是掌握好追氮肥的時間,尤其是第一次的追氮時間和氮肥用量,要用的恰到好處,不要用過。否則會出現“跑秧子”的問題。現時,隨著鐵棍山藥種植面積擴大,在新產區由於有機肥的施用量不多,在以化肥供應為主的新產區,對於鐵棍山藥的平衡施肥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第二類,在沒有足够有機肥數量的條件下,山藥的施肥中化肥比重較大,平衡施肥科技要領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山藥的基肥要深施在25~30釐米以下,基肥種類要採用有機肥與化肥結合,並要安排鬆土曬垡。基肥中的化肥以磷、鉀為主,氮肥為輔和穩施氮肥的原則,一般基肥中氮素不用硝酸態只用銨或醯胺。

山藥的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並適當配施鉀肥。氮素可用部分硝酸態和銨態複合型,可固體也可液體。

追肥時期,山藥生育前期長秧為主,後期長根為主的特點,在追肥時期上要前期控氮控水,中期適時適量追肥灌水,塊根膨大期氮、鉀肥結合追肥。追肥次數為2~3次,即施壯秧肥、適施轉折期氮鉀肥和塊根膨大期氮肥。

資料標籤: 山藥
本文標題: 兩類不同山藥種植中的施肥特點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1730164719
相关資料
五味子不同生育期中的施肥特點
五味子與大田作物或蔬菜作物不同,為多年來聲藤本植物,生長週期長。由於五味子位置固定,連續吸收養分的特點,往往會使土壤中某些營養元素過度消耗。
標籤: 五味子
牛蒡無公害栽培多注意
土壤選擇及整地牛蒡為深根性蔬菜,對土壤要求較嚴,適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栽培。牛蒡種子種皮較厚,播種前需進行播前處理。
標籤: 大力子
蓖麻種植管理有方法
蓖麻屬大戟科植物,別名紅麻、蓖麻子等。
標籤: 蓖麻
怎樣設定五味子的株行距
現在五味子栽植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行距1.2米,株距0.5米,這都是以前的方法.現在的薄地、沙土地還用這種栽植方法。三是行距1.4米-1.5米,株距0.5米,這種方法是把每株的2蔓分開變成株距0.25米單蔓生長,每株2蔓插兩根竹竿或毛線引蔓均
標籤: 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