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種植技術田間管理

所謂“提芽”或稱“提苗”,即在苗高7~12釐米時,將嫩苗從母株(種莖)上掰下,立即定植。將去年秋季培育的健壯無病蟲害的地黃塊莖中上部,截成3.5釐米長小段,用4號生根粉50~100毫克/昇浸泡30分鐘,撈出晾乾,按間距1~2釐米平擺於苗床,上覆2釐米消毒細土,再覆蓋塑膠薄膜。

繁殖方法主要用塊根繁殖,新近試驗成功提芽繁殖的方法。

1、塊根繁殖日平均溫度達13℃時栽種,18~21℃為適種期,北京4月上中旬,重慶2月下至3月下旬,河南早春地黃4月上、中旬,晚地黃5月下旬至6月上旬。選擇新鮮無病粗0.8~1.2釐米塊根,截成5~6釐米的小段作種栽,最好隨刨隨種。土質肥沃,每公頃栽5萬~10.5萬株,土質較瘦,可栽10.5萬~15萬株。栽時在壟或畦上開溝,溝距33釐米,每隔15~20釐米,放種栽一段,覆土3~4釐米,壓實表土後澆水。也可在栽前澆水,土壤適種時栽種。有條件可覆蓋地膜,效果好。

2、提芽繁殖此法節約種栽,省工,產量較高。所謂“提芽”或稱“提苗”,即在苗高7~12釐米時,將嫩苗從母株(種莖)上掰下,立即定植。具體作法如下:

3月初,選背風向陽地塊作苗床,北高南低。北面壘寬20釐米,高30釐米的磚牆,南面與地面同高,兩牆相距150~200釐米作苗床。深翻地35釐米,挖出的土全部移走,坑內用200倍液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霧消毒。然後填入20釐米厚經過消毒並摻有適量土雜肥的細沙或細土,造成苗床。將去年秋季培育的健壯無病蟲害的地黃塊莖中上部,截成3.5釐米長小段,用4號生根粉50~100毫克/昇浸泡30分鐘,撈出晾乾,按間距1~2釐米平擺於苗床,上覆2釐米消毒細土,再覆蓋塑膠薄膜。注意觀察出苗情况,揭膜。苗高7~8釐米,有8~12片葉時,可以提芽作種栽。苗陸續長高後,可以第二次、第三次提芽。苗栽植的方法和塊根繁殖基本相同。株距18釐米,挖3釐米深穴栽。栽後必須保持土壤濕潤,才能保證苗成活。

田間管理保持田間無草即可,若有花蕾隨時摘除。出苗1個月後,每公頃施豆餅1.125~1.5噸或硫酸銨150~225千克,施於植株旁邊,若澆糞稀,應及時澆清水。出苗前保持土壤略濕潤,出苗以後,少澆水,保持“黃墒”為宜。採取“三澆、三不澆”方法。“三澆”即施肥後澆水,夏季雷陣雨後小澆凉井水,植株中午呈萎蔫狀時澆水。“三不澆”是天不旱不澆,中午地溫、氣溫很高時不澆,天陰欲雨不澆。雨後或澆水後有積水及時排除。

資料標籤: 地黃
本文標題: 地黃種植技術田間管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1081987095
相关資料
名貴中藥材夏天怎麼保存
名貴中藥材夏天怎麼保存牛黃不宜冷藏冬蟲夏草:冰柜冷藏保存冬蟲夏草,要放在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以防潮、防蟲蛀。
標籤: 中藥材
巴戟種植技術
2、中耕除草幼苗定植後的前3年生長緩慢,雜草易滋生。
標籤: 巴戟
西洋參種植技術
當年種子催芽的關鍵因素是溫度,必須按生物學特性關於西洋參種胚發育不同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催芽效果才好。
標籤: 西洋參
區分板藍根與南板藍根
近期有不少地方用南板藍根直接代替板藍根入藥,這是不妥的。南板藍根為爵床科植物馬藍的乾燥根。南板藍根功能與板藍根相似,能清熱解毒,凉血利咽。從解熱、抗炎試驗結果比較,板藍根的作用優於南板藍根。現時有關南板藍根的研究資料尚少,所以說,南板藍根與
標籤: 板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