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貝母種植技術

考慮到中藥材很重視道地產區,囙此將當地所產優質川貝就近引種容易獲得成功。播種量根據不同種的籽粒大小,以每平方米播90~180粒為宜,各種貝母種子千粒重在1.33~4.48克之間。貝母枯苗後還可套種蕎麥大麻等作物,繼續保護貝苗過夏,間套作物枯苗後還可割倒作覆蓋資料。

一、選地與整地

1、種植環境與土地的選擇川貝喜冷凉氣候,應根據川貝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選海拔2 000~3 000米,年平均氣溫0~6℃,最熱月不超過15℃,最冷月不低於0℃,年降水不少於700毫米的區域為宜。考慮到中藥材很重視道地產區,囙此將當地所產優質川貝就近引種容易獲得成功。土壤以有機質含量高、疏鬆透氣的砂壤土為好,過砂,不利保水保肥;過黏,土壤容易板結,通氣不好,貝母容易早衰。

2、整地川貝母根系不發達,多水准生長,入土不深,囙此以耕深20~25釐米為宜,川貝對肥料較敏感,肥料充足能顯著增產。缺氮,葉片黃綠;缺磷鉀植株生長不旺,葉片薄無光澤,鱗莖膨大受影響。整地時應施足基肥,有性繁殖的育苗地,每公頃可均勻撒施過磷酸鈣750~900千克,栽種鱗莖的地,每公頃施過磷酸鈣900~1 200千克,腐熟廄肥37 500~60 000千克,將土塊打碎耙平,做成寬約1.2米,高約0.15米,溝寬0.3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a種子處理用層積法,以4倍於種子的腐殖質土或鋸末與種子混拌均勻,選室外樹蔭下,挖深20~30釐米的平底淺坑,長寬視種子多少而定,將種子放人坑內,厚10~20釐米,上蓋山草、苔蘚類物1~2釐米,每隔10天左右翻動檢查1次,保持濕潤、透氣,平均氣溫4~10C,50天左右可使90%以上種胚完成形態後熟,上凍前播完種。

b播種方法坡地採用撒播,平地可用條播。條播,播幅寬15~20釐米,幅間距7~10釐米,將種子均勻撒於畦面或播幅內,並立即用過篩的堆肥或腐殖質土覆蓋,厚1.5~2釐米,然後再蓋上山草或其他覆蓋資料,以减少水分蒸發防止土壤板結和凍拔。播種量根據不同種的籽粒大小,以每平方米播90~180粒為宜,各種貝母種子千粒重在1.33~4.48克之間。囙此,每公頃播量在24~40.5千克。

2、鱗莖繁殖

a鱗莖的選擇貝母枯苗後及時挖收。要收籽進行有性繁殖的鱗莖可選2~10克的大小為宜,栽後可連續采籽2年再翻栽,可降低用種量及勞力投資。以收藥材為目的,可選鮮重10~30克或1~5克的鱗莖作種。種用鱗莖選好後,需在通風良好的室內或蔭棚下晾置10~15天,待鱗莖表面呈淺棕色再栽種,否則影響出苗。

b栽植在整好的畦上橫向開溝,行株距與溝深依鱗莖的大小而定,大於5克的鱗莖,行距宜15釐米左右,溝深宜12釐米左右;1~4克的小鱗莖,行距13釐米,溝深8釐米左右,株距隨鱗莖的增大而增大,變化在10~20釐米之間。將鱗莖均勻擺放溝內,芽頭向上,用開第二溝時的土蓋好第一溝的鱗莖。

三、田間管理

1、覆蓋及防旱排澇現時種川貝的地區多無灌溉設施,播、栽後應覆蓋山草或枯枝落葉既可减少水分蒸發,又可防止土壤板結,還能避免豪雨將泥土濺汙貝苗加重病害。

2、間套作種子播種的一二年生幼苗葉面積很小,地面多裸露,直射陽光可使地溫高達50℃以上,容易引起貝苗早衰,可套作同種貝母的較大鱗莖降低地溫,在畦上套作的行株距以30~50釐米×20~25釐米為宜。貝母枯苗後還可套種蕎麥大麻(Cannabis sativa L.)等作物,繼續保護貝苗過夏,間套作物枯苗後還可割倒作覆蓋資料。

3、除草川貝播種密度大,蓋土淺,拔草容易損傷或帶出小苗。囙此,應及時除草。不等野草長大就徹底清除,尤其7~8月雨季溫度高,雜草萌芽生長快,應特別注意將雜草消滅於萌芽期。

4、培土追肥貝苗枯萎後要在畦面培土2~3釐米,使貝母鱗莖處於較厚土層下,容易安全過夏和越冬,每年貝母出苗前要揭去覆蓋物追施廄肥或堆肥,每公頃30 00-45 000千克,花果期再用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進行1次根外追肥,可提高種子及商品鱗莖的產量和質量。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平貝母種植技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1078679047
相关資料
購買藥材種子問題多
當前主要在種子買賣中存在問題較多。一般說,中藥材種子的千粒重是一定的。購買貴重藥材種子或用種量較大時,應取樣到有關部門檢驗質量,之後再購買。買種子最好去一些藥材種植基地購買,要比藥材市場上好,市場上的種子往往出現問題較多。有的藥材種子種前要
標籤:
教你藥材乾燥度的經驗鑒別
雖然,各種藥材對乾燥標準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其基本原則是一致的,就是以貯藏期間不被蟲蛀,不發黴變質為標準。近年來,不少經營者組織已較使用儀器來測定藥材的乾燥程度。但是產地藥農加工乾燥通常還是以經驗鑒別主主。但一些含糖較高的藥材,如桂圓天
標籤:
金銀花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為了節約金銀花枝條,便於管理,常採用育苗扡插。
標籤: 金銀花
地黃種植技術田間管理
所謂“提芽”或稱“提苗”,即在苗高7~12釐米時,將嫩苗從母株(種莖)上掰下,立即定植。將去年秋季培育的健壯無病蟲害的地黃塊莖中上部,截成3.5釐米長小段,用4號生根粉50~100毫克/昇浸泡30分鐘,撈出晾乾,按間距1~2釐米平擺於苗床,
標籤: 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