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沉香的繁殖方法

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麵的剪口在最下麵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扡插。

一、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二、扡插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扡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扡插。

扡插基質:就是用來扡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資料。家庭扡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扡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扡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扡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扡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麵的剪口在最下麵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扡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扡插。

扡插後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扡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扡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扡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扡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够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囙此,必須通過噴霧來减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扡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囙此,在扡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三、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麵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脚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資料標籤: 土沉香
本文標題: 土沉香的繁殖方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80403956309
相关資料
辛夷的栽培技術
以選陽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栽培技術用種子、嫁接、扡插繁殖,亦可用壓條繁殖。培育2年,即可定植。每年修剪的原則是,以輕剪長枝為主,重剪為輔,以截枝為主,疏枝為輔,在8月中旬還要注意摘心,控制頂端優勢,促其翌年多抽新生果枝。
標籤: 辛夷
丹皮高產栽培的科技
丹皮,又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藥等,為常用的清熱凉血類中藥。丹皮喜溫和氣候,較耐寒,耐旱,怕高溫、酷日烈風和積水澇漬。一般每1.5kg鮮根可加工0.25kg丹皮,正常產量每畝收丹皮可達500kg以上。
標籤: 丹皮
桃花的植物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1、桃以嫁接繁殖為主。桃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葉和新梢,發芽前噴波美3度石硫合劑,發芽後噴65%代森鋅500倍液2-3次。流膠病,發生在樹枝幹,加强栽培管理,枝幹塗白,預防凍害和日燒傷,防治蛀食枝幹的害蟲。桃蚜,為害葉片,發芽
標籤: 桃花
雞蛋花的養護繁殖技術
雞蛋花別名緬栀子、蛋黃花,花冠白色,有性生殖機能退化,多不結實,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廣東、廣西、雲南引種栽培供觀賞,華北地區盆栽。雞蛋花喜濕熱氣候,耐乾旱,喜生於石灰岩石地,扡插繁殖極易成活。雞蛋花生長迅速,需每年春天換盆一次,一般換入口徑3
標籤: 雞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