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利小便。治風寒濕痹,鶴膝風,肢節腫痛。各家論述①《本草匯言》:清風藤,散風寒濕痹之藥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風病軟弱無力,並勁强偏廢之證,久服常服,大建奇功。須與當歸、枸杞合用方善也。以風氣通於肝,故入肝,風勝濕,濕氣又通於脾也。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小便。治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

①《本草圖經》:治風。

②《綱目》:治風濕流注,曆節鶴膝,麻痹瘙癢,損傷瘡腫,入酒藥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行水利尿,瀉下焦血分濕熱。治風水腫,腳氣,風濕關節疼痛,口眼歪斜,癰腫惡瘡。

④《中國藥植志》:除濕,祛風,行氣,利水。治膀胱水腫,風腫,腳氣濕腫。

⑤《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驅風濕,通經絡。治風寒濕痹,鶴膝風,肢節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一切諸風: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內,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內。用時先備梳三五把,量人虛實,以酒服一茶匙畢,將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後遍身發癢不可當,急以梳梳之。要癢止,即飲冷水-口便解。避風數日。(《瀕湖集簡方》青藤膏)

②治骨節風氣痛:大青木香根或莖葉適量,煎水常洗痛處。(《貴州民間藥物》)

各家論述

①《本草匯言》:清風藤,散風寒濕痹之藥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風病軟弱無力,並勁强偏廢之證,久服常服,大建奇功。須與當歸、枸杞合用方善也。

②《本草便讀》: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此物善治風疾,故一切曆節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風氣通於肝,故入肝,風勝濕,濕氣又通於脾也。

摘錄

《*辭典》

本文標題: 清風藤的功效與作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76737949683
相关資料
水毛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錶;宣肺止咳。主感冒發熱;咳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摘錄《中華本草》
標籤:
四方藤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肢體麻痹;跌打損傷。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1.《陸川本草》:去風濕。治四肢攣急,抽搐,風濕痛,跌打傷筋。治跌打內傷,筋絡拘攣。
標籤:
小芸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疏風解錶;溫中行氣;散瘀消腫。主流感;感冒咳嗽;胃痛;風濕痹痛;跌打腫痛;骨折。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注意《廣西中草藥》:孕婦慎服。各家論述1.《廣西中草藥》:行氣祛痰,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治流感,瘧疾,跌打損傷,胃痛,風
標籤:
沒食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澀腸;固精;止咳;止血;斂瘡。注意1.凡瀉痢初起,濕熱內鬱或有積滯者忌服。3.《本草從新》:性偏止澀,不宜多用獨用。6.《本草從新》:澀精固氣,强陰助陽,止遺淋。7.《現代實用中藥》:治慢性支氣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
標籤: 沒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