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黃皮

五薯葉、臭黃皮葉、過山香、蕃仔香子蘭。假黃皮灌木或小喬木,高1-6m。枝、葉柄及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氣味。山黃皮根中含有去甲齒葉黃皮素。治跌打骨折,損傷腫痛,風濕骨痛。治上感,流感,瘧疾,腹痛。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拼音名】Shān Huán Pí

【英文名】Bark of Hollowed Wampee

【別名】五薯葉、臭黃皮葉、過山香、蕃仔香子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芸香科植物假黃皮樹葉或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ausena excavata Burm.f.[C.tetramera Hayata;C.lunulata Hayata;Cmoningerae Mer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集,鮮用,或切段,曬乾備用。

【原形態】假黃皮灌木或小喬木,高1-6m。枝、葉柄及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氣味。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柄長約3mm;小葉片15-31,卵形、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l-2.5cm,先端急尖,有時較鈍,基部鈍斜或近圓形,邊緣有細小圓鋸齒或不明顯,兩面被毛或僅在脈上被毛,紙質。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苞片常成對而細小;萼片4,長不及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長2.5-3mm,寬1.5-4mm,無毛;子房上位,3-4室,每室有2列胚珠。漿果卵形至橢圓形,長15-18mm,橘紅色。種子1-2顆。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曠野。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山黃皮根中含有去甲齒葉黃皮素(nordentatin)。

【性味】辛;苦;溫

【歸經】腎;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利濕解毒;截瘧。主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腹瀉痢疾;風濕水腫;尿路感染;濕疹;疥癬;瘡癤;蛇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或浸酒;或研末服,3-6g。外用:適量,酒炒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1.《陸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風濕。治跌打骨折,損傷腫痛,風濕骨痛。2.《雲南中草藥選》:疏風解錶,行氣止痛,截瘧,殺蟲。治上感,流感,瘧疾,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標題: 山黃皮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23487362932
相关資料
山黃麻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a oricntalis(L.)B1.〔Celtis ori-entalis L.〕。花期5-6月,果期6-8月。
標籤: 黃麻 麻葉
山黃麻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a oricntalis(L.)B1.〔Celtis ori-entalis L.〕。小喬木,高4-8m,當年生枝條密被白色伸展的曲柔毛。花期5-6月,果期6-8月。莖皮含西米杜鵑醇,西米杜鵑酮,山黃麻萜醇,二十
標籤: 黃麻
山黃麻
榆科山黃麻Trema orientalis(L.)Blume,以根、葉入藥。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散瘀,消腫,止血。
標籤:
山黃菊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isopappus chinensis(L.)Hook.et Arn.山共菊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直立,單生,稀簇生,有細條紋,密被鏽色柔毛。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40-2100m的乾燥山坡、沙地、荒地、草
標籤: 黃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