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姑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emastra variabilis(Bl.)Nakai,Pleione bulbocodioides Rolfe.原植物詳山慈姑條。

【出處】出自《證類本草》

【拼音名】Shān CíGūYè

【英文名】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emastra variabilis(Bl.)Nakai,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

【原形態】原植物詳山慈姑條。

【性味】苦,凉。

【歸經】肝,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癰疽腫毒。

【各家論述】《綱目》:除乳癰、便毒。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山慈姑
本文標題: 山慈姑葉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23221278383
相关資料
山慈姑花
為蘭科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等的花。治血淋,膀腹及陰莖澀痛:金燈花一兩,地蘖花。上藥陰乾,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盅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之。
標籤: 山慈姑
山慈姑
金燈,鹿蹄草,山茨菰,山茨菇,朱姑、鬼燈檠,毛姑,毛慈姑,泥冰子,處姑、白地栗、白毛姑。以上植物的葉、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除上述品種外,尚有獨蒜蘭屬植物雲南獨蒜蘭及山蘭屬植物冰球子等的假球莖,亦作山慈姑入藥。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湯隨時漱口,
標籤: 山慈姑 植物
山臭草
悶頭花、斷腸草。無主根,鬚根發達,根莖粗壯,為眾多的基生葉殘柄覆蓋。基生葉數枚,長10-30cm,柄長占葉全長的3/5,基部扁平成鞘;葉片輪廓卵狀三角形,二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卵形,緣有圓齒,具短柄;莖生葉2-4枚,與基生葉同形而短小。
標籤: 臭草
山柳丁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ex.Benth.葉對生,葉柄長約8mm;葉片近革質,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9.5cm,寬1.8-4.5cm,先端短漸尖,基部漸尖或圓形,葉面深綠色而有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