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

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册》。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花期4-5月,果期5月。治麻疹初期,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濕。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册》。

【拼音名】ShāLiǔ

【別名】筐柳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烏柳的枝葉、樹皮或須狀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枝葉,夏、秋季采須狀根,全年採收樹皮,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枝初被絨毛,後無毛。芽具長柔毛。葉片線形,長2.5-5cm,寬3-7mm,上面綠色,疏被柔毛,下麵灰白色,密被柔毛;葉緣我卷,上部具腺鋸齒,下部全緣;葉柄具柔毛。花序與葉同時開放,基部具2-3小葉;雄花序長1.5-2.3cm,密花;雄蕊2,完全合生,花藥4室,黃色;苞片基部具柔毛;腺體1,腹生;雌花序長1.3-2cm,密花,花序軸具柔毛;子房密被短毛;腺體1。蒴果長約3mm。花期4-5月,果期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50-3 000m的山河溝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散瘀消腫。主治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濕;瘡癤癰腫;腰扭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册》:解錶祛風。治麻疹初期,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濕。

2.《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瘡癤癰腫,樹皮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沙柳
本文標題: 沙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22701999730
相关資料
沙梨
薔薇科沙梨Pyrus pyrifolia Nakai,以果皮入藥。華東、中南、西南。果實含蘋果酸、枸櫞酸、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等。清暑解渴,生津收斂。治乾咳,熱病煩渴,汗多等症。鮮品2~4兩,幹品3~5錢。
標籤: 沙梨
沙芥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沙蘿蔔、沙白菜、沙芥菜、山蘿沙蔔。l.沙芥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2.斧翅沙芥一年牛草本,高60-100cm。性狀鑒別沙芥菜全草纏繞成團。斧翅沙芥根圓柱形。
標籤:
沙棘豆
出自《內蒙古中草藥》。砂珍棘豆多年生草本,高5-15cm。花期5-7月,果期7-9月。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1400m的沙質坡地、河岸沙灘、山脚等處。濕潤展平後,羽狀複葉叢生在根莖上,小葉線形或倒披針形,對生或4-6片輪生,長3-10m
標籤: 沙棘
沙棘
本品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的果實。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m,具粗壯棘刺。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產於華北、西北及四川、西藏。性狀: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
標籤: 沙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