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耳

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潑醋湯空心調服。1.《本經逢原》:桑耳,善祛子髒中風熱,不但主漏下血病,並可以治寒熱積聚,積聚去,不難成孕。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拼音名】Sāněr

【英文名】Jew''s Ear on Mulberry tree

【別名】桑菌、木麥、桑上寄生、桑、桑上木耳、桑雞

【來源】

藥材基源:為銀耳科銀耳屬和木耳科木耳必可食用真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Tremella aurantia Schw.ex Fr.[T.lutescens Fr.];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Tremella auricula L.ex Hook.];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Hirneola polytricha Mont.];Auricularia delicata(Fr.)P.Henn.

【原形態】

1.銀耳子實體純白色,膠質,半透明,寬5-10cm,由多數寬而薄的瓣片組成,新鮮時軟,幹後收縮。擔子近球形,縱分隔,(10-13)μm×(9-10)μm。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6-8.5)μm×(4-7)μm。

2.黃木耳子實體腦狀或瘤狀,不規則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縫隙間生出,寬1-3cm,高0.5-2cm。鮮橙黃色、金黃色至橙紅色,膠質,幹後縮小變為軟骨質,但基本保持原狀和原色。菌肉柔軟多汁,金黃色,半透明。子實層同色,厚100-150μm,成熟時表面出現霜狀的擔孢子或分生孢子。擔子球形,(16-25)μm×(14-20)μm。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直徑4-5μm。

3.木耳子實體叢生,常覆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著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幹後强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向上漸尖,尖端幾無色,(115-135)μm×(5-6)μm。裡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裡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4.毛木耳子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幹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幹後强烈收縮。不孕面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5.皺木耳子實體群生,膠質,幹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網格。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曲,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櫟及其他闊葉樹腐本上。

2.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3.生於櫟、榆、楊、槐等闊葉樹腐木上。

4.生於楊、柳、桑、槐等闊葉樹腐木上。

5.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資源分佈:1.分佈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2.分佈於黑龍江、吉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3.分佈於全國各地,各地還有人工栽培。

4.分佈於全國大部分省區,各地有人工栽培。

5.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甘;平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活血散結。主治衄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喉痹;症瘕積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

【附方】①治留飲宿食:桑耳二兩,巴豆一兩(去皮)。五昇米下蒸過,和棗膏搗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範汪方》)②治心下急痛:桑耳燒存性,熱酒服二錢。(《瀕湖集簡萬》)③治少小鼻衄,小勞輒出:桑耳熬焦搗末,每發時,以杏仁大塞鼻中。(《肘後方》)④治遺尿且澀:桑耳為末,每酒下方寸巴,日三服。(《聖濟總錄》)⑤治五痔:桑耳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欽調下二錢。(《聖惠方》)⑥治崩中、帶下:桑耳燒令黑,為末,酒服方寸巴,日二服。(《千金方》)⑦治血崩:桑耳(緞存性,研細)、香附(童便炒黑,研綱)。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潑醋湯空心調服。(《本草經疏》)⑧治咽喉痹痛:五月收桑上木耳,白如魚鱗者,臨時搗碎,綿包彈子大,蜜湯浸含之。(《便民圖纂》)

【各家論述】

1.《本經逢原》:桑耳,善祛子髒中風熱,不但主漏下血病,並可以治寒熱積聚,積聚去,不難成孕。《本經》專取黑者達腎,赤者走肝,補中寓瀉,瀉中寓補之機,具見言外矣。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金色者,治腰次積聚,及腸風瀉血,施血,五痔下血,血痹虛勞,咽喉痹痛,一切血症鹹宜用之。

2.《本經》:黑看主女子漏下赤自計,血病,顧瘸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

3.《別錄》:治療月水不調,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不饑。其金色者治解欽,積聚腹痛,金瘡。

4.《藥性論》:能治風,破觀,益力。

5.《日華子本草》:止腸風瀉血,婦人心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桑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22319684828
相关資料
桑蠹蟲
三蟲皆不能穴本,至夏懼羽化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藥用。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隨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構木者,亦各有義焉。
標籤: 桑蠹蟲
桑柴灰
⑧治大風疾,頭面生瘡,眉發琵脫落:桑柴灰,熱湯淋取汁,用洗頭面。
標籤: 桑柴灰
桑白皮
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縱向剖開,剝取根皮,曬乾。方中桑白皮甘寒入肺,清肺熱,瀉肺氣,平喘咳,為君藥。生薑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g。
標籤: 桑白皮
梭子蟹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三疣梭子蟹,頭胸甲呈梭形,一般長約82mm,寬150mm左右。前側緣包括外眼窩共9枚,末齒特別長大相對呈梭狀。生態環境:常生活於水深10-30m的泥沙質海底,喜食動物屍體、小魚蝦及海藻等,4-7月初為產卵季節,這是
標籤: 梭子蟹 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