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

①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崗穀樹根皮一兩半,桑黃一兩半(微炙)。②治脫肛瀉血不止:香附一兩(焙),桑黃一兩(微炙)。③治婦人勞損,月水不斷,血竭暫止,小勞輒劇:桑黃搗羅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出處】出自《藥性論》

【拼音名】Sān Huán

【英文名】Fleckedflesh Polypore

【別名】桑上寄生、桑臣、樹雞、胡孫眼、桑黃菰、桑黃菇、針層孔菌、梅樹菌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層孔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ellinus igniarius(L.ex Fr.)Quel.[Fomes igniarius(L.)Fr.;Boletus igniarius L.;Polyporus igniarius Fr.]

【原形態】子實體多年生,木質,側生無柄。呈半球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時表面有細絨毛,後脫落,有明顯的龜裂,無皮殼,有假皮殼,有同心環棱。蓋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澤;邊緣圓鈍,龜裂少,有密生的短絨毛,幹後脫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質,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層,層次常不明顯,老的菌管有白色菌絲充塞;管口面鏽褐色至醬色;管口圓形,每1mm間4-5個。剛毛頂端尖銳,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無色,(5-6)μm×(3-4)μ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楊、柳等闊葉樹樹幹上。

資源分佈:妥布於華北、西北及黑龍江、吉林、臺灣、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含落葉松蕈酸(agaricic acid),藜蘆酸(veratric acid),間-4,5二甲氧基-1,2-苯二甲酸(m-hemipinic acid),麥角甾醇(ergosterol),C22、C24、C26的飽和脂肪酸,C23、C25的飽和烴,甘氨酸(glycine),天門氨酸(aspartic acid)等胺基酸,草酸(oxalic acid),甘露岩藻半乳聚糖(mannofucogalactan),木糖氧化酶(xylose oxidase),以及過氧化氫酶,脲酶,酯酶,多糖等。

【藥理作用】落葉松蕈酸(Agaricic acid,Laricic acid,其不純品名Agaricin)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國外曾用於治盜汗,作用於數小時內開始,永續24小時,劑量不能超過30mg/次或100mg/天,一般需連續用l-5天後方見較好療效,無甚副作用。其作用機理雖經較多研究,但未完全闡明,與植物神經系統似無關係。它並不抑制唾液腺的分泌。對局部有刺激性,口服大量可引起吐、瀉,也不能作廢下注射。有人報導,已有洋地黃樣作用,低濃度能興奮平滑肌,大劑量則發生抑制作用,中毒量可引起延腦中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先興奮而後麻痹。

【性味】甘;苦;寒;辛;無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化飲;止瀉。主治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附方】①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崗穀樹根皮一兩半,桑黃一兩半(微炙)。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②治脫肛瀉血不止:香附一兩(焙),桑黃一兩(微炙)。上藥,掇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③治婦人勞損,月水不斷,血竭暫止,小勞輒劇:桑黃搗羅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①方以下出《聖惠方》)④治瘰鬁潰爛:桑黃菇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三錢,青苔二錢,片腦一分。為末,雞子白調敷;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之。(《纂要畜方》)

【各家論述】《藥性論》:治女子崩中帶下,月閉血凝,產後血凝,男子痃癖,兼療伏血、下赤血。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桑黃
本文標題: 桑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22315968115
相关資料
桑U
桑扈,青雀、竊脂,蠟嘴雀、蠟嘴。為雀科動物黑頭蠟嘴雀的肉。額和頭頂呈亮黑色,此色延圍眼部、頰部,直達喉部。上體餘部均呈灰褐色。翼羽黑色,具金屬光輝,外側初級飛羽均具白斑。雌鳥的頭和尾均灰褐,無黑色;一般羽色較蒼淡。食物為野生植物的種子及漿果
標籤: 蠟嘴雀
桑根
根含桑根酮D[1],桑酮Ⅰ[2]及干擾素誘導劑-桑多糖[3]。桑樹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體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④中蜀椒、蜈蚣毒:煮桑根汁解之。
標籤: 健康
桑耳
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潑醋湯空心調服。1.《本經逢原》:桑耳,善祛子髒中風熱,不但主漏下血病,並可以治寒熱積聚,積聚去,不難成孕。
標籤:
桑蠹蟲
三蟲皆不能穴本,至夏懼羽化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藥用。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隨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構木者,亦各有義焉。
標籤: 桑蠹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