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蘭花

膿泡藥、湯濕草、猪胡椒、野田菜、鵝腸草、五瓣梅、猫脚迹、尖板、貓兒草、五角星、五星草、野紫菜、田邊草、倒地金鐘、白花草、花公藥。③治湯、火燙傷:鮮通泉草,搗絞汁,用淨棉花蘸漬患處,頻頻漬抹效。

【出處】出自《重慶草藥》

【拼音名】LǜLán Huā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Mazus,Miquel Maqzus

【別名】膿泡藥、湯濕草、猪胡椒、野田菜、鵝腸草、五瓣梅、猫脚迹、尖板、貓兒草、五角星、五星草、野紫菜、田邊草、倒地金鐘、白花草、花公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通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zus japonicus(Thunb.)O. Kuntze.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三季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30cm。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垂直向下或短縮,鬚根纖細。莖直立或傾斜,通常基部分枝多而披散。基生葉少至多數,有時成蓮座狀或早落;葉片倒卵狀匙形至卵狀披針形,膜質至薄紙質,長2-6cm,寬0.8-1.5cm,先端全緣或具疏齒,基部楔形,下延成帶翅的葉柄;莖生葉對生或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或幾乎等大。疏散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花稀疏;花梗果期長達1cm;花萼鐘狀,花期長約6mm,果期增大;萼片與萼筒近等長,卵形,先端急尖;花冠紫以或藍色,長約10mm,上唇短而直立,2裂,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突出,倒卵圓形;雄蕊4,兩兩成對;子房無毛,花柱2裂。蒴果球形,與萼筒平。種子小而多數,黃色,種皮上有不規則的網紋。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0m以下的濕潤的草坡、溝邊、路旁及林緣。

資源分佈:除內蒙古、寧夏、新疆外、全國其他地區多有分佈。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健脾消積。主治熱毒癰腫;膿皰瘡;疔瘡;燒燙傷;尿路感染;腹水;黃疸型肝炎;水化不良;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氰

【附方】①治癰疽瘡腫:幹通泉草,研細末,冷水調敷患處,一日一換。②治疔瘡:幹通泉草、木槿花葉。共搗爛,沖淘米水服。③治湯、火燙傷:鮮通泉草,搗絞汁,用淨棉花蘸漬患處,頻頻漬抹效。④治痱瘡:幹通泉草,研極細末撲身。(選方出《泉州本草》)

【各家論述】

1.《重慶草藥》:清熱解毒。治紅腫潰瘍,無名腫毒。

2.《泉州本草》:消腫,清血敗毒。治癰疽瘡腫,湯、火燙傷,痱瘡。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蘭花
本文標題: 綠蘭花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9655431582
相关資料
綠莖槲寄生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nudum Danser.莖圓柱形,綠色或黃綠色。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150-3800m的山地闊葉林中,寄生於楊屬、柳屬、榛屬或化香樹、滇青岡、樺樹、梨樹、桃樹等植物上。《新華本草綱
標籤: 槲寄生
綠結雞骨
褐翅鴉鵑,體長約50cm左右,體形似雞。虹膜赤紅色;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彎曲,口裂及於眼下;脚、趾、爪均黑色,後爪特形延長而直。主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標籤:
綠花耬鬥菜
毛茛科綠花耬鬥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以全草入藥。東北、山西、河北、內蒙古。調經止血,清熱解毒。主治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痢疾,腹痛等症。1~2錢,或鮮用5錢,水煎服。
標籤: 中醫 健康 中藥 養生
綠花獨活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tericum uiridiflorum Kitag.[Gomphopetalum uiridiflorum Turcz.莖中空,有縱溝紋,下部常有短毛。複傘形花序直徑4-9cm,花序梗、傘輻及花柄均有糙毛;總苞片2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