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把草根

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採收,曬乾。主根不甚明顯,支根圓錐狀而多分歧,幹後為灰褐色,表面有縱紋。治痢疾,盜汗,丹毒。①《本草拾遺》:主赤白久痢,小兒大腹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服,煮之。②《本草圖經》:積年疳痢,頻服之。③《南京民間藥草》:通經,活血,拔毒。④《東北藥植志》:煮汁,可止盜汗。內服:煎湯,2~5錢。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Lán BǎCǎo Gēn

【來源】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採收,曬乾。

【性狀】主根不甚明顯,支根圓錐狀而多分歧,幹後為灰褐色,表面有縱紋。

【藥理作用】有增進消化功能。

【功能主治】

治痢疾,盜汗,丹毒。

①《本草拾遺》:主赤白久痢,小兒大腹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服,煮之。

②《本草圖經》:積年疳痢,頻服之。

③《南京民間藥草》:通經,活血,拔毒。

④《東北藥植志》:煮汁,可止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

【摘錄】《*辭典》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狼把草根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9628517466
相关資料
狼把草
烏階,烏杷,郎耶草,小鬼叉,豆渣草,針包草,引線包,大狼把草,接力草、針線包、一包針。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全草。①治氣管炎,肺結核:鮮狼把草一兩。②治白喉,咽喉炎,扁桃體炎:鮮狼把草三至四兩,加鮮橄欖六個,或馬蘭鮮根五錢。
標籤:
萊菔子
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用於胸腹脹滿,氣滯作痛,下痢後重,痰喘咳嗽。方中萊菔子消食去脹,祛痰降氣,為君藥。
標籤: 萊菔子 蘿蔔
萊菔纓
十字花科萊菔纓Raphanus sativus L.,以地上全草入藥。消食止渴,祛熱解毒。主治胸中滿悶,兩脅作脹,化積滯,解酒毒。
標籤: 中藥
萊菔葉
萊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大頭羽狀半裂,長8-30cm,寬3-5cm,頂裂片卵形,側裂片4-6對,長圓形,有鈍齒,疏生粗毛;上部葉長圓形,有鋸齒或近全緣。
標籤: 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