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芋

岩芋,多年生草本。塊莖較大,扁球形,紫紅色,直徑達4-5cm,頸部密生長達10餘cm的鬚根和紅黃色至紫紅色芽條,芽條長30-40cm,粗約5mm,直立或上升。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Hón Yù

【英文名】Rhizome of Viviparous Remusatia

【別名】紅岩芋、紅半夏、紅天椒、紅芋頭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岩芋的莖葉及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Caladium viviparum Lodd]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多炮平用。

【原形態】岩芋,多年生草本。塊莖較大,扁球形,紫紅色,直徑達4-5cm,頸部密生長達10餘cm的鬚根和紅黃色至紫紅色芽條,芽條長30-40cm,粗約5mm,直立或上升。葉柄圓柱形,長40-50cm;葉片盾狀,薄革質,表面暗綠色,有時沿中肋和側脈蒼白色,闊心狀卵形,長30-40cm,寬20-25cm,先端漸尖。花序柄圓柱形,長10-15cm;佛焰苞管部處面淺綠色,內面蒼白色,狹長圓形長4-4.5cm,寬約1cm,簷部下部1/4為黃色,上部紫紅色,梯形,反折,長8-9cm,具長3-5mm長的凸尖;肉穗花序長一般不超過佛焰苞管;雌花序長約2cm,粗6-7mm,綠色;不育雄花序長約1.7cm,粗約3mm;能育雄花序橢圓形或圓柱形,長1.5-2.2cm,粗4-7mm,黃色;花單性,無花被;能育雄花為合生的楔棒狀合蕊柱,包含雄蕊2-3;雌花心皮4,子房卵圓形。漿果內藏於佛焰管內。種子多數,卵形。花期4-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常附生於海拔750-1900m的河谷疏林或灌叢中的岩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

【藥理作用】毒副反應:本品過量內服可致中毒,出現口舌咽喉灼痛、腫脹、音啞、吞咽困難、味覺喪失、腹痛、心悸及呼吸不規則,嚴重時喉頭痙攣,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出現中毒可採用洗胃、導瀉抽搐時給予解痙藥;呼吸衰竭時,注射尼可刹米、吸氧及進行人工呼吸。

【性味】味辛;性溫;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消腫止痛。主治乳癰;瘡癤腫毒;疥癬;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外敷面積不宜達大,以免中孕婦忌用。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紅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8120457453
相关資料
紅葉鐵線蓮
毛茛科紅葉鐵線蓮Clematis rubifolia C. H. Wright,以根或全草入藥。除濕利尿,清血解毒。治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尿道炎,膀胱炎,便血,口腔潰瘍,胎盤難下。還可治乳汁不通,月經不調等症。
標籤: 鐵線蓮 中藥 養生 健康
紅葉藤
牛栓藤科紅葉藤Rourea microphylla 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Schell.],以根、葉入藥。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活血通經,止血止痛。主治閉經:根3~5錢,水煎服。跌打損傷腫痛,外傷
標籤:
紅葉樹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Lecomt.].樹皮灰褐色或暗褐色。花期6-10月,果期11月到翌年3月。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1300m的丘陵或山地濕潤常綠闊
標籤:
紅葉樹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夏、秋季採收葉,洗淨,鮮用或曬乾。樹皮灰褐色或暗褐色。資源分佈:生於海拔20-1300m的丘陵或山地濕潤常綠闊葉林中。主治風濕骨痛;跌打瘀腫;外傷出血。《新華本草綱要》:根皮、葉:味苦、性凉。有行氣活血、祛瘀止癰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