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青花

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拐棗七、大葉老鼠七。為罌粟科植物荷青花的根。根含生物鹼0.1%,地上部分含生物鹼0.06%。《陝西中草藥》:味苦,性平。治勞傷四肢乏力,面黃肌瘦:荷青花三至四錢,加紅糖、黃酒蒸熟。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拼音名】HéQīn Huā

【別名】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拐棗七、大葉老鼠七(《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荷青花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30釐米,莖葉含有黃色液汁。莖直立,上部稍分枝,有散生的毛。單數羽狀複葉;基生葉有長柄,小葉5~7,有短柄,廣卵形至菱狀卵形,長2.5~10釐米,寬1.2~4釐米,先端尖銳,基部楔形,邊緣有缺刻及不整齊的鋸齒;莖生葉具小葉3~5。花1~2朵腋生成稀疏的聚傘花序,花梗長4~8釐米;花兩性,萼片2,綠色,狹卵形,長1.5~1.7釐米,早落;花瓣4,黃色,圓卵形,長2.5釐米;雄蕊多數;雌蕊由2心皮合成,花柱短,柱頭2裂。果為蒴果,線形,長3~5釐米,寬約3毫米,內有種子多數。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佈】生於高山林下陰濕處。分佈四川、湖南、湖北、陝西、山西、安徽、浙江、遼寧、吉林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生物鹼0.1%,地上部分含生物鹼0.06%。生物鹼為:隱品堿、別隱品堿、原阿片堿、黃連堿、小檗堿、血根堿、白屈菜紅堿、白屈菜玉紅堿、白鳳菜黃堿、白屈菜堿、人血草堿、四氫小檗堿。

【性味】《陝西中草藥》: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陝西中草藥》:祛風濕,舒筋活絡,散瘀消腫,止痛止血。治風濕性關節炎,勞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泡灑。

【附方】治勞傷四肢乏力,面黃肌瘦:荷青花三至四錢,加紅糖、黃酒蒸熟。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資料標籤: 中藥
本文標題: 荷青花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7607832863
相关資料
荷蓮豆草
荷蓮豆菜、野雪豆、月亮草、除風草、水藍青、水冰片、野豌豆草、野豌豆尖、眼睛草、兩面青、螺蜆草、青蛇兒、龍鱗草。石竹科荷蓮豆草屬植物荷蓮豆草Drymaria diandra Blume [D. cordata auct. non(L.)Wil
標籤:
荷蓮豆菜
團葉鹅兒腸、水藍青、水冰片、穿線蛇、串蓮草、水荷蘭、野豌豆尖、對葉蓮、青芳草、粉丹草、對節草、月光草、金玉藤、十二時草、田日星、倒藤匙、地花生、痞子藥、月亮草、野豌豆菜
標籤:
荷花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將開發的花,陰乾。用於跌損嘔血,天皰瘡。1~1.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標籤: 中藥
荷梗
藕杆、蓮蓬杆、荷葉梗。顯微鑒別荷梗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外被角質層。荷梗含斑點亞洲罌粟堿,原荷葉堿等生物鹼。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證:黃連一錢二分,香薷一錢,扁豆衣三錢,厚樸一錢(薑汁炒),杏仁二錢,陳皮一錢五分,制夏一錢五分,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