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陽參

黑元參,白紫草、牛舌頭菜,土玄參。為紫草科植物長蕊斑種草的根。秋季采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莖直立,全株被毛。小堅果4枚,半圓球形。①《滇南本草》:滋養真陰,調血除熱。①治熱淋,陰虛發熱:黑陽參三至五錢。③治口腔炎,走馬牙疳:黑陽參研末撒患處。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Hēi Yán Shēn

【別名】黑元參(《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頭菜(《雲南中草藥》),土玄參(《雲南經濟植物》)。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長蕊斑種草的根。秋季采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30米。根肥大,圓柱形,外皮紫褐色。莖直立,全株被毛。基生葉叢生,長橢圓狀匙形,長10~14釐米,寬3~4釐米,全緣,兩面被糙伏毛,以下麵較密;莖生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5釐米,寬不到1釐米。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藍色;花萼鐘形。5裂;花冠管漏斗狀,5裂,裂片圓形;雄蕊與花冠等長。小堅果4枚,半圓球形。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疏林下、灌叢或草叢中。分佈雲南、四川、貴州、廣西。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微甘。

【功能主治】

養陰補虛,除熱解毒。治虛癆發熱,頭昏,熱淋,癰腫,口瘡,牙疳。

①《滇南本草》:滋養真陰,調血除熱。退諸癆熱,利小便,治熱淋膏淋。

②《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頭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熱淋,陰虛發熱:黑陽參三至五錢。水煎服。

②治癰腫:鮮黑陽參適量。搗爛外敷。

③治口腔炎,走馬牙疳:黑陽參研末撒患處。(選方出《雲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黑陽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7206519757
相关資料
黑血藤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目》。老鴉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龍。長莢油麻藤木質大藤本,長達70m。主治貧血;有經不調;肺熱燥咳;咳血;腰膝酸痛;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癱瘓。有補血、活血、通經壯骨的功能。用於風濕痹痛,貧血,萎黃病,月經不調,腰腿痛,癱
標籤:
黑心蕨
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20-35cm。根莖短而細小,近直立,被披針形鱗片,淡棕色,中央有1條厚的栗黑色中肋。孢子囊群沿裂片兩側邊緣分佈,先端及缺刻不育;囊群蓋全緣。《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澀,性凉。有清
標籤: 植物
黑心解
莖纏繞,長約3m,有分枝,幼時被毛,後脫落變無毛。花期9月,果期10月。表面黑褐色,母根皺縮,具數條凹下縱紋,莖基粗大,鬚根痕粗;子根較平滑。子根上段皮層石細胞多,外側石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內側石細胞較長;形有心層為兩個相對的臥蠶形環;外側
標籤:
黑心薑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rcuma caesia Roxb.黑心薑,多年生草本,高約lm。根莖粗大,近似薑狀,有環紋,斷面呈黑綠色,有多數鬚根。主治風濕痹痛;胸腹脹痛;產後腰痛;頭風痛;跌打損傷。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