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

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幹。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用法與用量:鮮地黃12~30g。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g,黃芪12g。

概述: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幹。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

別名:酒壺花、山烟、山白菜。

藥性類別:清熱凉血藥

性味與歸經:

鮮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鮮地黃:清熱生津,凉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凉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用法與用量:鮮地黃12~30g。生地黃9~15g。

貯藏:鮮地黃埋在砂土中,防凍;生地黃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臨床應用:

1.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主治心經火熱證。生地黃6g,木通6g,生甘草梢6g。上藥為末,每服9g,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方中地黃入心腎經,甘凉而潤,清心熱而養血養陰,用以為臣。

2.清胃散(《蘭室秘藏》)主治胃火牙痛。生地黃6g,當歸身6g,牡丹皮9g,黃連6g,升麻9g。上藥為末,都作一服,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方中生地凉血滋陰。

3.當歸六黃湯(《蘭室秘藏》)主治陰虛火旺盜汗。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g,黃芪12g。上藥為粗末,每服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减半服之。方中當歸、生地、熟地入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為方中君藥。

資料標籤: 地黃 生地黃
本文標題: 地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5510935913
相关資料
地沙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三品一枝花,一年生小草本,高10-30cm。根莖短,鬚根肉質。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宜選擇排水良好的坡地栽種。內服:煎湯,6-9g。
標籤:
地澀澀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onica serpyllifolia L.採收和儲藏:6-7月採收果實中有蟲癭的全草,蒸後曬乾或鮮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500的山坡、草地及濕草甸上。主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治跌打損傷,
標籤: 中藥
地茄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atia nummularia A. Br. Et Ascher.種子多數,近圓球形,稍壓扁,表面有小疣突。在熟帶地區全年可開花結果。主治風濕痹痛;疝氣;跌打損傷;遺精;白帶。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補氣;燉肉服。
標籤:
地薔薇
追風蒿,茵陳狼牙。為薔薇科植物地薔薇的全草。夏、秋採收,曬乾備用。二年生草本,高10~50釐米。莖細,直立,被長柔毛和短腺毛,上部多分枝。瘦果卵球形,先端尖銳,黑色。生於沙地、礫石地及幹山坡。分佈東北及內蒙古、陝西、新疆等地。治風濕性關節炎
標籤: 中國沙漠 薔薇花 植物 藥用植物 中草藥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