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毛榕

桑科叢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入藥。福建、廣東、貴州。祛風行氣,健脾利濕。主治關節風濕痛,勞倦乏力,消化不良,胸悶白帶,癰疽,潰瘍不易收口。幹根1~2兩,水煎服,或燉肉服。

【拼音名】Cón Máo Rón

【別名】鐵牛入石、竹葉牛奶仔、母猪精、細葉牛奶樹、石榕、奶汁草

【來源】桑科叢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福建、廣東、貴州。

【性味】甘、微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行氣,健脾利濕。主治關節風濕痛,勞倦乏力,消化不良,胸悶白帶,癰疽,潰瘍不易收口。

【用法用量】幹根1~2兩,水煎服,或燉肉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資料標籤: 中藥 養生
本文標題: 叢毛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15087350060
相关資料
車桑子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odonaea viscosa(L.)Jacq.[Ptelea viscosa L.].車桑子,灌木或小喬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狹翅或棱角,覆有膠狀粘液。種子每室1或2顆,透鏡狀,黑色。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
標籤: 種子植物
車桑子根
車桑子,灌木或小喬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狹翅或棱角,覆有膠狀粘液。種子每室1或2顆,透鏡狀,黑色。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
標籤:
車桑仔葉
為無患子科植物坡柳的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常綠灌木,高達3米。
標籤:
車桑仔根
為無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