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蜜

婆那娑、阿,曩伽結,優珠曇、天婆羅,樹婆羅,牛肚子果。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果實。果實含脂肪油,心材含黃色色素,樹皮含樹脂及異葉波羅蜜環黃酮素。婆那娑、阿(艹部)(享單)、曩加結、優珠曇、天婆羅、牛肚子果、樹波蘿、婆羅密、天羅、密冬瓜、包密

【出處】《綱目》

【拼音名】BōLuóMì

【別名】婆那娑、阿(《酉陽雜俎》),曩伽結(《綱目》),優珠曇、天婆羅(《中國樹木分類學》),樹婆羅(《廣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果實。夏、秋間成熟時採收。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8~15米,全體有乳汁。葉互生;厚革質;橢圓形至倒卵形,長7~15釐米,先端鈍而短尖,基部楔形,全緣,幼枝上的葉有時3裂,兩面無毛,上面有光澤,下麵略粗糙;葉柄長1~2.5釐米:托葉佛焰苞狀,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長5~8釐米,直徑2.5釐米,花被2裂,裂片鈍,雄蕊1;雌花序圓柱形或矩圓形,生於幹上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內。聚花果成熟時長25~60釐米,大者重達20公斤,外皮有稍作六角形的瘤狀突起。花期2~3月。

【生境分佈】生長於熱帶地區。我國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等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果實含脂肪油,心材含黃色色素,樹皮含樹脂及異葉波羅蜜環黃酮素。

【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

①《綱目》:“止渴解煩,醒酒,益氣。”

②《廣西藥植名錄》:“生津,止渴,助消化。”

【摘錄】《*辭典》

波羅蜜《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BōLuóMì

【別名】婆那娑、阿(艹部)(享單)、曩加結、優珠曇、天婆羅、牛肚子果、樹波蘿、婆羅密、天羅、密冬瓜、包密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採收和儲藏:木波羅是一種老莖開花樹種,主枝、主幹甚至落地的根部也可結實,一般6~8年生正常結實,健壯母樹30年生前後為盛果期。果熟期採摘,早熟種為5~6月,遲熟種8~9月;也可采未成熟的果實。多鮮用。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8-15m,全體有乳汁。有進有板狀根,單葉,旋狀排列;葉柄長1-3cm;托葉佛焰苞狀,早落;葉片厚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25cm,寬3-12cm,先端鈍而短漸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緣或3裂(萌生枝或幼枝上葉),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麵淺綠色,略粗糙。花單性,雌雄异株;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長5-8cm,直徑2.5cm,幼時包藏諭幸賭塚恍芻花?裂,裂片鈍,雄蕊1;雌花序圓柱形或長圓形,生於樹幹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內;雌花花被管狀,六棱形,花柱側生。聚合果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時長25-60cm,寬25-50cm,大者重達20kg,黃綠色,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狀突起,內有很多黃色肉質的花被,果柄粗壯,長5-10cm;瘦果長圓形,長約3cm,寬1.5-2cm。花期春、夏季,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熱帶地區。

資源分佈: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熱帶氣候。適生於無霜煉、年雨量充沛的地區。喜光,生長迅速,幼時稍耐蔭,喜深厚肥沃土壤,忌積水。

栽培技術用種子或壓條繁殖,適於播種造林或容器苗造林。種子繁殖:選25-40年生,無病蟲害的壯年優良母樹採種。種子不耐貯藏,生命力僅保持1個月左右。播前先浸種12-14h,在砂床上催芽,約5-7d開始萌發,陸續移植。生長期間要適當遮蔭,免受日灼。容器苗是用較大的塑胶袋、竹籃等育苗,待苗高30cm出圃。壓條繁殖:高枝壓條於春天進行,選二年生健壯枝條,光環狀剝皮,然後用按1:1比例浸水濕透的椰糠和穀殼灰混合基質,以塑膠薄膜緊緊包裹和扎實環剝部位,約20d開始發根,待長出2~3級根時截離母體,解除薄膜移植於竹籃,置蔭處培育,在新梢未萌發時定植為宜,果樹行株距各8~12m,果材並用的各5~6m。

田間管理初期每年除草、鬆土2~3次,並適當施肥,促使枝葉繁茂和樹勢壯旺,保證速生,到結實齡時,於開花前施一次速效性肥,可以促進雌花盛開和提高座果率。采果後應再施一次追肥,並結合培土以保水和抗寒。

病蟲害防治鑽心螟蟲,鑽蛀果實,幼果期用90%敵百蟲的1000倍液噴射。榕八星天牛,鑽蛀枝幹,可用鉤殺幼蟲,並可將吸足敵百蟲的棉花球塞入蟲穴,再用泥封閉穴口,以毒殺幼蟲。

【化學成份】果實含乙酸橙黃胡椒酸胺脂(aurantiamideacetate)[1],環木菠蘿烯酮(cycloartenone)[2],多糖[3],有機酸和鉀(K),鈉(Na),鈣(Ca),鎂(Mg),鐵(Fe),鋅(Zn)等金屬元素[4],還含有糖類15.38%~26.30%,維他命(vitmin)C,胡蘿蔔素等[5]。

【性味】甘;微酸;性平

【功能主治】生津除煩;解酒醒脾。

【用法用量】內服:多用鮮品生食,50-100g。

【各家論述】

1.《綱目》:止渴解煩,醒酒,益氣。

2.《廣西藥植名錄》:生津,止渴,助消化。

【摘錄】《中華本草》

資料標籤: 菠蘿蜜
本文標題: 波羅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102417836987
相关資料
波緣B木
始載於《中國植物志》。有刺灌木或喬木,高2.5-7m。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痞塊;經閉;痛經;勞傷疼痛;風濕痛。《新華本草綱要》:有活血通經、行瘀止痛的功能。用於跌打損傷及婦女閉經痛經。
標籤: 植物
波緣假瘤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H.Ito〔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根莖長,橫生,與葉柄基部關節處密被棕色、狹披針形鱗片,先端長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圓形,邊緣略具小齒。孢子囊群圓形,位
標籤: 中脈
波棱瓜子
葫蘆科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種子入藥。主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子葉發達,其表皮細胞1列,較小,類長方形,切向延長;葉肉組織細胞多徑向延長,內含眾多的糊粉粒及脂肪油。種子含波
標籤: 中藥
波棱瓜
為葫蘆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實。9~10月採收,曬乾。葉互生,心狀闊卵形,掌狀淺裂,基部耳垂形,邊緣有不規則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麵淡綠色,兩面均有細毛;葉柄細長,有毛;腋生卷鬚2~3裂。果闊長橢圓形,兩端均狹,有角3,有不規則波狀棱脊,果瓣3,由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