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劉邦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劉邦消滅項羽後按理說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劉邦稱帝後卻對自己身邊的功臣下起了毒手,首先就把那些手中握有兵權的人給除掉了。那首當其衝的肯定就是韓信,韓信算是幫劉邦立下大功的功臣,但是最後的下場卻是非常慘烈,就連自己的朋友蕭何也是兇手之一。可能像韓信這樣的人真的不適合打下手,只適合自己稱王,只可惜韓信明白的太晚。
話說韓信的一生是“生死兩婦人,成敗一蕭何”。
韓信的母親生了韓信,呂後卻殺了韓信。
韓信的成功是蕭何力薦給劉邦拜了大將軍,而韓信的徹底失敗,同樣也是因為蕭何。蕭何給呂後獻策,誘騙韓信入長樂宮,在鐘室被呂後斬殺。
韓信被殺時,他的親兵為什麼不來救他呢?因為韓信被呂後斬殺時,他們根本就不在場,也不知道消息,也就不會來救韓信了。即使來救,也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按照《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韓信在楚王任上,因為收留項羽舊將鐘離眛的事件,已經被劉邦完全奪了兵權,被降為淮陰侯,軟禁於當時的漢都城洛陽。
韓信在洛陽與陳豨密謀造反。陳豨果然造反,劉邦御駕親征,韓信託病未去。
韓信在洛陽,與家臣密謀響應陳豨。他們準備在夜間假傳聖旨,赦免“諸官徒奴”,一起去襲擊呂後和太子。由此可見韓信家臣親兵並不多,所以,才要聯合“諸官徒奴”。
韓信謀反的事情,被人告發給了呂後。

呂後知道後,就想召見韓信問明情况,但“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呂後對韓信的黨羽,包括親兵家臣已經早有防備了,才找蕭何密謀。
呂後聽從了蕭何的建議,準備誘殺韓信。她假稱劉邦已經平息了陳豨叛亂,讓百官朝賀。韓信到賀時,呂後自稱生病,讓蕭何把韓信宣入長樂宮接見,並趁機“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之後又“夷信三族”。
呂後斬殺韓信是預謀好的,並且行動果斷迅速,韓信的親兵家臣在韓信死的時候毫不知情,當然也就不會前往營救了。
韓信造反存疑

很多人研究過韓信之死的歷史後,認為韓信在洛陽並沒有造反之心,完全是劉邦想借呂後之手除掉韓信。
韓信和陳豨密謀之事,都是“欲加之罪”,而司馬遷處於漢朝,即使知道了實情,也不得不按照當時的官方認定來寫。
如果韓信真的沒有造反之心,那麼呂後讓他去朝賀,更是一點戒心都沒有了,那麼他的親兵更不會有所行動了。
歷史真真假假,但是韓信被呂後算計了,應該是千真萬確的。而韓信的親兵,在韓信死後,應該也被解散或者收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