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麼?他當初為什麼沒有重視儒家?

秦始皇坑儒這件事兒,當時也並不全是儒生,而是“諸生”。從這兩件事來看,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跟儒家是否對社會發展有弊端並沒有多少關係。最後秦始皇只好放棄這幫子儒生,用自己的管道舉行了封山大典。秦始皇給儒生們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從以上幾點來看,秦始皇當初沒有重用儒家,也就是按照能否成事來進行考察而已。

對秦始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在評估秦始皇的時候,有一個避不開的話題,那就是在這個提問裏提到的“焚書坑儒”。既然這個提問提到了“焚書坑儒”,那就很有必要再進行解釋一下。

對“焚書坑儒”熟悉的朋友,可以略過這段文字,直接看下麵秦始皇是否看到了儒家的弊端。

在《古文尚書》的序裏有這麼一段話:“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這段記載就出現了“坑儒”一詞,並且也是把“焚書”和“坑儒”放在了一起,並稱為“焚書坑儒”。這是我現時看到的最早的記載。

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這個《古文尚書》其實是東晉人假冒漢代人孔安國的偽作。

既然《古文尚書》是東晉時期的偽作,那麼個人認為,這段記載在沒有其它確切的史料進行佐證,那麼至少也應該是存疑。

在東晉之前的史書裡面,記載秦始皇最詳盡的非《史記》莫屬。而在《史記》當中,只有“焚書”卻並沒有“坑儒”。

“焚書”不是秦始皇頭腦一熱的决定,而是李斯提出來的一個施政方案,秦始皇只不過是最後拍板同意施行。

李斯提出“焚書”的時間,是在給秦始皇慶祝壽誕的時候。

當時周青臣等人在壽宴上一個勁兒地稱讚秦始皇,在壽宴上說點兒恭維老壽星的話兒,原本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秦始皇當時也感到挺高興的。

但是淳於越卻有點兒不合時宜地站了出來,指責周青臣他們對秦始皇阿諛奉承,說他們這些人都不是忠臣,並且又扯出了分封這個問題。

在之前王綰和李斯就分封還是郡縣有過一次辯論,那次是在探討國事的時候。這次淳於越卻是在秦始皇的壽宴上,就很有點兒不合時宜。

淳於越在壽宴上脫口就說了句“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在壽宴上說“不長久”,就有喪門人的意味了。

這也就是秦始皇,換成是其他暴君,淳於越不被下獄殺頭,也會被亂棍給打了出去。秦始皇卻是依然讓他們開始進行辯論。

最後辯論的結果還是李斯獲勝,然後李斯就提出了“焚書”這個計畫: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這個建議,有沒有夾雜著壽宴被淳於越攪黃後的情緒在內,這個不得而知。按照常人的心理情緒來分析,恐怕會有這個因素在內吧。

秦始皇坑儒這件事兒,當時也並不全是儒生,而是“諸生”。也就是各家的弟子門生都有。

事情的起因是侯生盧生等方士,因為他們給秦始皇煉製長生藥快要敗露了,所以他們在散佈謠言之後就逃跑了。

於是使禦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秦始皇囙此讓禦史來處理此事,諸生們互相揭發舉報,一下子就引出了四百六十多個人。最後就把這些人全都給阬了。

秦始皇為了警示後人,就對此事進行了全程報導,所以這件事兒就盡人皆知。當時所說的“儒”,泛指包括術士在內的讀書人,並不是單純指後來的儒家。隨著後來儒家地位的提升,演變成了儒生也是在情理之中。

從這兩件事來看,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跟儒家是否對社會發展有弊端並沒有多少關係。

那麼秦始皇能否意識到,儒家對社會的發展最終會起到什麼樣的影響?個人認為秦始皇還看不到儒家後來的發展。

秦始皇在用人方面,其實還是用的秦國的那一套。

有些人只會耍嘴皮子,咱們現在稱之為嘴把式;有些人只會默默地做事,咱們現在稱之為傻把式;有些人則是既能做事又能耍嘴皮子,咱們現在稱之為好把式。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來,歷代君主最喜歡的就是傻把式,只要低著頭默默地能做成事就行。

最討厭的人就是那種嘴把式,自己嘴上說的天花亂墜,卻什麼事也做不成。自己雖然做不成什麼事,卻總是在背後對做事的人說三道四。

秦始皇原本並不討厭儒生,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也開始啟用了大量的儒生。只是當時那些儒生自己不爭氣而已。

儒家最擅長的就是禮儀,秦始皇讓儒生們負責泰山封禪的大典。結果儒生們自己就吵了起來,封禪大典舉行的時候到了,他們還沒有拿出一個方案來。

最後秦始皇只好放棄這幫子儒生,用自己的管道舉行了封山大典。儒生們自己無法完成封禪,卻又對秦始皇的封禪開始指指點點。

秦始皇給儒生們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秦始皇讓儒生們做點兒事,卻什麼事兒也做不成;別人做成了事,卻又說別人這不對那不好。

這種人恐怕誰都討厭吧,這就不能全怪秦始皇了。

儒家後來能够走上前臺,也是因為後來出了幾個能够做事的人。

劉邦剛剛登基稱帝,那一幫子功臣們是一點規矩也沒有。這讓劉邦感到格外頭疼。叔孫通就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朝堂禮儀的演練,就成功地解决了這個問題。

從以上幾點來看,秦始皇當初沒有重用儒家,也就是按照能否成事來進行考察而已。要說到秦始皇能够看到以後上千年的發展趨勢,恐怕秦始皇還沒有那麼深遠的眼光。

本文標題: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麼?他當初為什麼沒有重視儒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077919374220
相关資料
諸葛亮有人有才,他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呢?
諸葛亮的用人一直都受到尊重,而且他對於局勢的分析和用人方面,也是有著屬於自己的看法和獨特的判斷,可是,在鎮守街亭一事上,他卻錯信了馬謖,結果馬謖也辜負了諸葛亮的厚望,將街亭給失守了。這件事,無疑也是諸葛亮生平中的一大遺憾之事。
標籤: 諸葛亮 劉備 三國
薛國觀本就是個貪官,為什麼主動找上紀檢部門?
可是,有這麼一比特大貪官,竟然主動找上了紀檢部門,還嫌紀檢部門不作為。明朝內閣首輔薛國觀。可是,薛國觀是一個有追求的鹹魚。薛國觀抓住機會,一躍成為了內閣首輔。說實話,薛國觀本人也貪污。所以,薛國觀提出不如敲皇杠,就是向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借錢
標籤: 崇禎 歷史 東廠 明朝 溫體仁 明朝歷史
張遼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很少和蜀國交手呢?
張遼作為五子良將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終其一生,為曹魏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張遼一生唯一一次和劉備集團對上的時候,還是在呂布麾下,那時候的劉備羽翼還遠未豐滿,其實力完全無法和之後的蜀漢相提並論。合肥之戰,也就是逍遙津之戰,這是張遼一生最為出彩
標籤: 張遼 蜀國 曹操 三國 曹魏 孫權
王莽建立的新朝,為什麼那麼快就被推翻了?
王莽為了得到職位,蒐集了很多淳於長犯罪的證據,將這些告訴王根,王根將事情告訴漢成帝,淳於長被下獄,最終死在監獄中。王莽和親隨一千多人外逃,但是最終還是被殺害,他的屍體被分屍,他的頭顱據說被歷代帝王收藏警醒,一直到晋惠帝時因為失火被焚滅。
標籤: 王莽 新朝 漢朝 歷史 西漢 王莽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