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皇帝的女兒到底應該叫“公主”還是“格格”?

在後金時期,國君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需要指出螢屏上以康雍乾時期為背景的清宮戲中,將公主稱為“格格”,是編劇者對“格格”與“公主”稱謂的混淆,並不符合歷史史實。此後“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對清朝公主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其實在清朝之前,只要是皇帝的女兒稱謂都叫“公主”,但到了清朝又多了一種稱呼叫”格格”。實際上在整個清朝時期,並不是只有格格這一個叫法,雖然清朝是滿族人執政,但他們剛開始也延續了很多漢族人的傳統,更加方便與管理和統一。畢竟當外族統一全國時,如何能做到讓漢族人服你是政權穩定的關鍵因素。要是像當年元朝統治者那樣,上來就對漢人無情的打壓,可能清朝也撐不過100年。那這個格格和公主到底如何正確運用呢?

清宮劇一直是熱播劇,近幾年《宮》《甄嬛傳》等使清宮劇再次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經典的《還珠格格》《明珠格格》《李衛當官》《康熙微服私訪記》《康熙王朝》等大家也歷歷在目,在這些劇中有一個稱謂“格格”格外引人注意。格格都戴有旗頭,戴上這寬長的裝飾品,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分外穩重、文雅。上面還常繡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當然相比起服飾,格格的稱謂也值得探討。

格格,實際是滿語,意為小姐。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該稱呼最早出現在清朝的前身後金時期,這種稱呼直到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在後金時期,國君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需要指出螢屏上以康雍乾時期為背景的清宮戲中,將公主稱為“格格”,是編劇者對“格格”與“公主”稱謂的混淆,並不符合歷史史實。此後“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順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晋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

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晋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

多羅貝勒之女,亦為“多羅格格”,嫡福晋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

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清朝,“格格”有時候也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也可以稱格格;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晋之下。

本文標題: 清朝時期,皇帝的女兒到底應該叫“公主”還是“格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019839462159
相关資料
康熙在位時期,為什麼沒有出現明顯的皇子奪嫡的事情?
在康熙時期,曾發生過一起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有二十四個兒子,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史稱九子奪嫡。最後是四阿哥胤禛在隆科多等人的幫助下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而到了雍正時期,就沒有發生明
標籤: 康熙 乾隆 清朝 中國古代史 九子奪嫡 歷史
多爾袞沒有當過皇帝,為何去世後會被追封為“清成宗”?
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至死也沒做皇帝,為什麼能稱“清成宗”呢?多爾袞被加封為叔父攝政王。順治七年,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不久死於喀喇城,時年39歲。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追尊為成宗義皇帝,
標籤: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攝政王 漢朝
諸葛亮也會以貌取人嗎?他真的是通過外貌判斷才能高低的?
所以諸葛亮才能身披“天下奇才”的稱號,而且手天下人的敬仰。其實之前諸葛亮完全不熟悉蔣琬,但通過對蔣琬的觀察便判斷出了他的才能。隨後諸葛亮提拔楊洪為蜀郡太守,算是發現了一大人才。其實有時候以貌取人也是人類的本能,外貌給人的印象是能起到加分作用
標籤: 諸葛亮 劉備 曹操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 蔣琬
為什麼沒有出現過漢朝皇帝迎娶匈奴公主的情况?漢朝與匈奴的和親能分為哪兩個階段?
為什麼漢朝皇帝從來都沒有迎娶匈奴的公主呢?我認為,漢朝對匈奴的和親可以分成被動和主動兩個階段。隨後幾十年中,又有多名公主遠嫁匈奴,目的都是想用和親的管道組織匈奴騷擾大漢邊境。
標籤: 漢朝 中原 和親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遊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