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矯為什麼會離開蜀漢去了曹營?他為曹操做了什麼?

只可惜,劉備並沒有重視陳矯,這也就為後來的蜀漢埋下了隱患。陳矯去了曹營,並且受到了曹操的熱情招待,曹操對他十分的敬重,大小事務,皆向其過問,陳矯也為曹操提供了很多戰略性意見,建議曹操小心東吳,甚至曾預言過東吳和曹魏必有一戰。

對陳矯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眾所周知,劉備算得上是一比特十分重視人才的雄主,他特別能够欣賞各種人才,無論是將才還是謀才,他都會盡力招攬,蜀漢最重要的謀士諸葛亮就是他三顧茅廬招攬來的。當然,即使是劉備這樣的識人鬼才,也會有看人看走眼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就是因為在蜀漢不得中用,便選擇投奔曹操,最終成為了蜀漢的大患,這個人便是陳矯。

陳矯之才

一切都還得從三國伊始,孫策孫權倆兄弟打下江東開始說起,那時,江東廣納賢才,為的就是讓剛剛建立起的基業得以鞏固。有一次,孫策碰到了陳矯,看出他才高八斗,有著縱橫天下的才能,於是就想請陳矯輔佐自己。而袁術,也在這之後聽聞了陳矯之才,希望陳矯能够加入自己的陣營。然而,陳矯對於孫策和袁術都不看好,也拒絕了他們的邀請,翹首以盼著能有更好的明主來找他。

陳矯去曹營

就在他等待民主的過程中,劉備來到了徐州,與陳登曾交流過,之後陳登又與陳矯談及劉備,並給予了高度的評估,陳矯聽後,便想與劉備見面,加入劉備的麾下。只可惜,劉備並沒有重視陳矯,這也就為後來的蜀漢埋下了隱患。陳矯去了曹營,並且受到了曹操的熱情招待,曹操對他十分的敬重,大小事務,皆向其過問,陳矯也為曹操提供了很多戰略性意見,建議曹操小心東吳,甚至曾預言過東吳和曹魏必有一戰。

盡善盡美

這一戰便是後來造就了三國鼎立局勢的赤壁之戰,其目光之遠見,也就可見一斑了。之後的陳矯,官至司徒,為曹操解决了很多事務,無論是國內治理,還是國外對抗聯盟,都做到了盡善盡美,曹魏陣營也囙此逐漸變得長大而富强,可惜了劉備,竟然錯過了這樣的一個鬼才,拱手相讓給了曹操。

最後

而在這之後,司馬懿攻打蜀漢,諸葛亮苦守蜀漢江山,身邊法正等人又都早早逝去,人才凋零,即便是諸葛亮這樣天才般的“巧婦”,終究還是難為這“無米之炊”。設想,若是陳矯當年沒有投奔曹操,而是留在了蜀漢陣營,也許就能够為諸葛亮分擔身上的擔子,一切可能就不一樣了。

資料標籤: 曹操 劉備 陳矯 三國
本文標題: 陳矯為什麼會離開蜀漢去了曹營?他為曹操做了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019190017593
相关資料
如果夷陵之戰是諸葛亮出兵東吳,那陸遜還能獲勝嗎?
夷陵之戰是當時劉備領軍為了給關羽報仇和奪回荊州而發起的東征之戰中的一役。如今不妨來做一個假設,倘若當年是劉備留守蜀漢後方,而出兵東吳的是諸葛亮,這場戰爭,陸遜還能贏嗎?握手言和而如果主帥換成是諸葛亮的話,這一戰,必戰!
標籤: 諸葛亮 陸遜 蜀國 夷陵之戰 三國 劉備
多爾袞不想稱帝嗎?他為什麼擁立最年幼的福臨稱帝?
多爾袞是想當皇帝的。甚至到了刀兵相見的地步,多爾袞見皇太極餘部註定不可能同意他繼位,就推出了最年幼福臨,也就是順治。囙此,多爾袞綜合考慮,做出打擊豪格,擁立福臨的決策。鄭親王濟爾哈朗看雙方都爭執不下,便提出由年僅6歲的福臨繼承皇位,由睿親王
標籤: 歷史
陸遜的戰功赫赫,為什麼還會被孫權逼死?
而陸遜的軍事能力,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可是為什麼這麼有能力的將領會被孫權逼死呢?陸遜也陷入了兩宮之爭,但是他主張是保太子孫和,曾數次上書孫權,陳述廢長立幼的利害關係。再加上孫權的檢察官,曾誣告陸遜,所以孫權對陸遜極為不滿。陸遜也是江東四大家族
標籤: 陸遜 三國
典韋有哪些戰績?如果典韋和趙雲對戰的話,誰會獲勝?
更何况,在演義中,典韋的出戰頻率很低,主要戰績有三次。但,趙雲在三國中,也是一名猛將,位列五虎上將之首。那麼典韋和趙雲,兩人若來一場大戰的話,誰的實力更强,擁有最後的贏家?相比之下,趙雲的保鏢工作更為出色和盡責。趙雲,堪稱保鏢界的楷模。若典
標籤: 典韋 趙雲 三國人物 三國 劉備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