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秦國大軍南下攻齊齊國為什麼選擇不戰而降

西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南下攻齊,曾經和秦國並立的齊國幾乎是不戰而降。秦軍到達臨淄後,齊王建開門投降,齊國宣告滅亡。秦軍的威勢和實力正值巔峰,齊國不可能戰勝。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齊國兵將很難有對陣的勇氣,投降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無奈之下齊國只能實行戰畧收縮,不再過問各國之事。齊國面對秦國的最後一擊,選擇主動投降。

很多人都不瞭解齊國投降,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西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南下攻齊,曾經和秦國並立的齊國幾乎是不戰而降。秦軍到達臨淄後,齊王建開門投降,齊國宣告滅亡。齊國是六國中國力保存最完整的,也是諸國中最富裕的,為什麼會不戰而降呢?

齊人沒有勝利希望

齊國如此乾淨利索地投降,首要原因是他們自知沒有勝利的希望。秦軍的威勢和實力正值巔峰,齊國不可能戰勝。

自前230年,秦國攻滅韓國後,其後十年,秦國先後滅亡了趙、燕、魏、楚。到了前221年,天下諸侯只剩秦齊兩家。齊國此時只佔有現今的山東大部,其他地域盡歸秦國,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成。兩國無論是人口還是疆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國力上的巨大差距,齊國也沒了可茲利用的盟友。連戰鬥力比齊强的趙國,底蘊比齊厚的楚國都招架不住秦國的進攻,齊國自然也沒有勝秦的可能。

齊國就算勝秦一場,也幾乎不可能激起其他各國遺民反秦之心。要知道在秦滅其他五國的過程中,齊國不但沒有幫助五國,反而在秦國後面搖旗呐喊。五國對齊國的痛恨僅次於秦,這些人巴不得齊國亡國,很難想像他們會襄助齊國抗秦。

這樣一通對比,齊人既然根本沒有勝利的希望,何必再徒增死傷呢?

齊軍戰鬥力孱弱

齊國除了沒有希望,它的軍隊也支撐不起勝秦的可能。

自從前265年,齊王建即位以來。齊國的國策日趨保守,在各國中保持中立,四十餘年沒有再參加任何大型戰事。四十多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國之人忘記戰爭。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齊國兵將很難有對陣的勇氣,投降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

齊軍也不是沒做抵抗,在秦滅五國後,齊王建生怕秦軍趁勢伐齊,急忙召集臣商議。最後齊國這個最覈心的決策權得出的對策是,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西面的秦齊邊境,抵禦秦軍可能的進攻。

這個策略簡直是漏洞百出,首先齊國此時一面靠海,三面臨秦,秦國主力雖在西面,但其他兩面也須留意,這是基本常識,而秦國正是從北面攻入齊國的,打了齊人一個措手不及。其次,齊人既然想打防禦戰,就不能將兵力集中在一線,秦軍一旦破防,後方就是一馬平川,直搗臨淄,完全沒了緩衝時間。

不說戰畧層面,齊軍在戰術層面也毫無亮點。秦軍突入北線後,臨淄方面和西境軍團的反應都奇慢無比,一是可能北線守軍來不及傳遞消息,二是可能齊軍完全沒有應變方案,突遇變故就手足無措了。最後的結果是,秦軍突進到臨淄城下時,齊王建都還沒逃走,西線的主力軍團也沒回援。

如此孱弱的戰鬥力,齊國只能選擇投降。

齊國貴族傾向投降

正是有上面兩層原因,很多齊國貴族沒有反抗意識,秦國又進行了積極誘導,所以他們會主動鼓動齊王建投降。

齊王建向來沒有主見,齊國國政實際由其舅舅後勝決斷。此人鼠目寸光,又愛財如命。秦人投其所好,經常賄賂後勝,讓他站在秦國一邊。齊國正是在這幫投降派貴族的主導下,一步步走向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而沒有盟友的齊國必然走向滅亡。

齊王建即位後不久,秦趙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此後六國合作抗秦已經成為絕對的思想主流。齊國卻能在這股潮流中脫身而出,也不僅僅是一兩個弄臣能完成的,中立思想在齊國有著很深的思想基礎。

西元前284年,齊國在齊閔王治下達到巔峰,連秦國都要避其鋒芒。可就是這一年,燕國發起燕秦趙魏韓五國伐齊,齊閔王也被盟友楚國殺死,齊國盛極而衰,幾近亡國。後來齊國雖幸運複國,但國力已經嚴重下降,無力向各國復仇,也無法再信任其他國家。無奈之下齊國只能實行戰畧收縮,不再過問各國之事。

齊國人對各國戒備心都很强,生怕被坑。囙此後勝主張不參加合縱抗秦,是很容易爭取到支持的。在齊人眼裡,秦國不是好人,其他五國也不是。即使五國抗秦成功,齊國也不會有好下場,既然無此,倒向秦國也不需要下多大的决心。

秦國為了誘導齊國投降,也是做了很多承諾,比如保全齊國王室。秦國吞併齊國後,只是流放了齊王建及其親屬,對其他貴族則大方寬宥,繼續安置在原來的居住地。這在秦末的複國浪潮中造就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面,楚趙魏韓燕五國都苦於找不到正牌王室後裔,乃至燕國連個冒牌的都沒找到,可齊國則是遍地開花,到處都是田姓人在領導起事,可謂幸福的煩惱。

齊國面對秦國的最後一擊,選擇主動投降。的確有損國格,也辱沒了齊國祖上的威名,但也極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死傷,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齊人的元氣,對齊國國人來說也是幸事一件。

本文標題: 面對秦國大軍南下攻齊齊國為什麼選擇不戰而降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014767937165
相关資料
魏國崛起是能脚踩秦國拳打趙國魏國為何會迅速走向衰落
到西元前344年,魏國在其都城附近的逢澤召集諸侯舉行“逢澤之會”,“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其霸業達到頂峰。魏國除了魏文侯和吳起,魏武卒是其覈心的武裝力量,這是魏國大戰必勝的根本。
標籤: 魏國 趙國 三國 秦國 歷史 魏文侯
魏國當初擁有三十萬的軍隊魏國衰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魏國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筆者認為是多位頂尖人才接連出走魏國而導致的,比如吳起、商鞅、孫臏、範雎、信陵君等。後於馬陵之戰中,魏國元氣大傷,霸主地位開始喪失。由此,齊國在中原各諸侯國中取代了魏國的霸主地位。後魏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信陵君被免去大
標籤: 魏國 孫臏 三國 吳起 商鞅 秦國
曹魏的中書制度是怎樣的?中書在曹魏處於什麼地位?
曹魏建立後,沿襲漢制設立了中書制度,基於中書制度而產生的中書令和中書監,在曹魏時期權力很大,許多人視為宰相。曹魏中書制度概況中書最早誕生於漢武帝時期,其職責和尚書差不多,即傳達文書、奏章。這是導致曹魏中書權力膨脹的主要因素。皇帝對中書的高度
標籤: 司馬懿 曹魏 三國 歷史 中書令 劉放
揭秘:道家祖師老子的啟蒙老師是誰呢?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作為道家開山祖師的老子,其樸素的思想影響中華文化幾千年,那麼,他的啟蒙授業老師是誰呢?宋軍失去了首領,士兵們都各自逃散,在逃亡途中,老佐的夫人生下了
標籤: 道家 文化 讀書 歷史 唐朝 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