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設定的養馬機构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實施的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北宋養馬機构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北宋設定的養馬機构,運轉及職責北宋統治者為了養好馬,一共設定了三個機构,太僕寺、群牧司和駕部。群牧司的主要工作是對馬匹的飼養、放牧、繁育、病馬醫治等事務進行管理,在收到皇帝所發佈的相關命令之後。而且北宋時期,官員享有优渥的俸祿,這造成冗官的局面。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北宋養馬機构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說到北宋,給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孱弱”,除了宋太祖趙匡胤之外,其餘皇帝都是昏聵無能、重文輕武、毫無血性,對外作戰一直都是敗多勝少,隨後就是割地賠款,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宋朝缺馬,北方沒有屏障,遼國一個衝鋒就能兵臨開封府城下。

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時代作戰,戰馬是决定戰爭勝敗極為重要的因素,誰擁有戰馬資源越多,馬匹的品質越高,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北宋在與遼和西夏的對峙中,其强大的騎兵都給北宋的邊防帶來極其嚴重的威脅,北宋政府要建立一支能够與其對抗的騎兵,首要任務是要保證有充足的馬源,為了改善缺馬的局面,北宋歷代統治者對馬政建設都做出了諸多努力和新的嘗試,其中既有對前代的繼承又有自身的創新。

北宋設定的養馬機构,運轉及職責

北宋統治者為了養好馬,一共設定了三個機构,太僕寺、群牧司和駕部。

機构設立時間及演變

1、太僕寺

太僕寺的最高長官為太僕卿,太僕卿下麵設有少卿、丞、主簿各一人,主要工作是記錄京師及諸坊監的牧馬數量、飼養管理、病馬治療和製定賞罰標準對官員政績進行考核賞罰。太僕寺並非一直具有管理監牧事務的權力,在咸平三年設群牧司之後,太僕寺的這一權力,即轉移給群牧司。這時太僕寺的職責就只剩下掌管宮廷中皇帝及諸後妃、王公大臣的乘輿、車絡供應和有關祭祀所用的牲畜等。

元豐改制以後,群牧司被撤銷了,養馬的管理權又重新回到了太僕寺,元佑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宋哲宗發了規定,關於這個養馬的事情,以前是由群牧司管理,現在專門屬於太僕寺了,而且還是直接由樞密院管轄,不用經過尚書省和駕部,這個時候的太僕寺權力達到最大,在宋徽宗崇寧二年,太僕寺的權力又被削弱,其管理外監事務的權力分給了駕部。

2、群牧司

負責全國內外監牧的管理,日常工作事務繁雜,責任也很重大,所以統治者對於機构人員的選擇設定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這也體現了北宋政府對監牧事務的重視。

群牧司這個機构的最高長官是群牧制置使,也就是一把手,這個職位一般都是由樞密使或副使兼任,當時的兵部侍郎、知樞密院事陳務叟是第一任。另外還有群牧使、群牧副使、群牧都監、群牧判官以及並不常設的同群牧置使、同群牧使等職位。

群牧司的主要工作是對馬匹的飼養、放牧、繁育、病馬醫治等事務進行管理,在收到皇帝所發佈的相關命令之後。向所管轄的各個養馬場進行轉發,同時規定由群牧制置使和群牧使共同辦理重要的牧監事務,專門派遣群牧副使、都監處理日常小事,群牧都監或群牧判官每年負責輪流巡視各州養馬地,考核官員政績和馬的繁育情况。

3、駕部

駕部設駕部郎中、員外郎二職,主要負責管理監牧牧馬數量、馬匹繁育、飼養、邊境買馬及官員賞罰等事務,但實際上駕部的權力在元豐改制以前是很小的,基本上形同虛設,駕部判司一職由沒有職權的京官充任,輿輦、車乘歸太僕寺管理,傳驛、給受由樞密院管理,監牧事務則由群牧司管理,駕部根本沒事情可以做,到元豐改制後才享有實權,真正能幹點事情了。

總而言之,從這三大機构看起來管理相當混亂,而且職能相互重疊,這個也是北宋所有官職的一種縮寫,為了加强中央集權,宋太祖趙匡胤採取增置官署,新增官員的一系列方法,分割各級政府機构的職權,限制官員的權力,結果,機构臃腫,繁複重疊,官吏人數不斷增多,最終形成北宋三害之一的“冗官”。

養馬政策的實施效果和衰落原因

第一、實施效果

北宋的養馬政策,可以為兩個時期,從宋初設立到宋仁宗初期,這是養馬政策的鼎盛時期,到了宋仁宗後期,養馬政策則由盛轉衰,宋仁宗初期之前,經過歷代皇帝的努力之下,養馬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管理制度,而且管理制度嚴格的貫徹實施了,讓養馬的政策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囙此保障了養馬政策的正常運作,為北宋牧馬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養馬的事情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宋真宗的時候,光是京城就有左右天測四監、天藏二坊,在地方上還設有“大名、廣平、琪水、洛陽、原武、沙苑、安陽、鎮寧、安國、淳澤、単鎮”等牧馬監,據《宋史》記載到淳化、景德間年間,養馬的場地占地面積達到六萬八千頃。從數量面積就可以看出當時北宋下的决心有多大,當然了養馬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隨著養馬政策的逐漸完善和發展,自己養的馬成為當時北宋軍馬的主要來源,對於國防軍事力量的鞏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真宗時期所養的馬匹共有二十多萬匹,光是養馬的人就有一萬六千多人,雖馬匹的數量不能和唐朝當時的盛况相比,但是縱觀整個宋真宗以後歷代皇帝都未達到如此成績。

到了宋仁宗的時候,產馬量就由盛轉衰了,由宋真宗時候的二十餘萬匹减少到十多萬匹,這個時候仍然有大臣用“兵久不試,言者多以為牧馬費而亡補”要求减少養馬地,礙於壓力宋仁宗只好廢除了廣平、單鎮、洛陽等幾處牧馬監。

雖然後面的宋神宗比較重視,專門設定了屬於樞密院的河南河北二監牧使,但仍收效甚微。據《宋史》記載,從熙寧二年到五年這三年的時間裏,河南和河北的十二個養馬地,每年才產馬一千六百多匹,而可用作戰馬的僅有二百六十多匹。

第二、衰弱的原因

1、政策朝令夕改

其實整個養馬的過程,歷經三次廢除和恢復,每一次廢除都會讓養馬的規模縮小,到了最後就沒有辦法在恢復了。特別是“澶淵之盟”之後,天下相對太平,不打戰了,皇帝就認為養馬耗費太大,廢除了不少養馬的場地,隨後又恢復。

宋神宗的時候,王安石主持變法,推行了保馬法,將養馬的地方租賃給農民,再次養馬耗費大為由廢除了不少地方,等元佑時期舊黨執政,廢除了王安石的變法之後,又恢復一些養馬的地方,這個時候,始終都是由處於變法派廢除,反對黨恢復的局面,導致養馬政策的效果在每一次的廢除之後,養出合格戰馬的數量都會下降,逐步走向合格戰馬越來越少的局面。

2、財政愈發困難

經濟基礎决定上層建築,其實北宋後期的經濟危機也影響到了養馬政策,先前說到統治者為了加强中央集權採取多種措施,實行一職多官制,通過科舉考試和恩蔭授與了無數官職。而且北宋時期,官員享有优渥的俸祿,這造成冗官的局面。加上天災人禍不斷,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北宋的軍隊新增了六倍,“冗官”和“冗兵”必然造成財政開支的激增,正是這些財政的問題,宋神宗才會不遺餘力的支持王安石的變法。

這樣就算了,宋真宗和宋仁宗還大興土木,新增皇室開支,造成了北宋面臨全面的財政危機,自宋神宗慶曆年間財政每年入不敷出,虧欠在三百萬以上,到宋英宗的時候呢,竟然財政赤字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五百七十萬。

宋神宗的時候這種狀況並沒有得到緩解,王安石曾經生動的描述當時的財政情况:“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而風俗日以衰壞。”為了減輕財政困難,於是宋仁宗的時候,由於以前的的皇帝都曾經廢除過養馬政策,减少牧馬數量的措施,用來减少財政支出,緩解財政危機,雖然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王安石也推了保馬法等措施,但由於王安石過於激進,導致所有變法內容全部被廢掉,像保馬法等比較好的變法措施也被取消,這直接導致養馬政策走向滅亡。

3、制度上的弊端

關於人事任用上的問題,其實不只是養馬政策上存在著問題,北宋所有職位都有這個問題,除了幾個大佬巋然不動之外,其餘的經常性換來換去,這也導致政策法規得不到貫徹實施的重要原因。

這些管理人員每届任期為三年,滿三年就要外調,如果願意留下還要經群牧司調到其他牧監。每個牧監的馬官經常更換,形成了“官非其人,且不久任,無以成效”的局面。新調任的官員往往不熟悉實際情況,等到可能才剛剛熟悉懂得監牧事務的管理事宜就又被調走,如此反復,使得監牧事務一直缺乏有專門知識、工作經驗的人管理,有的官員甚至以此為其仕途的跳板,根本無心管理,致使監牧管理混亂。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我覺得還是北宋官員太多了,一職多位的現象得不到改善,大家都不想認真做事,只是賺錢攢熬資歷等著升遷。

4、農牧爭地現象嚴重

大家都瞭解,北宋疆域相對於其他的大一統朝代來講,疆域面積很小,但是北宋的商業及農業又高度發達,這就造成了人口激增,在疆域不變的情况下,年年人口新增,哪裡有這麼多的土地來耕種,况且還要劃出這麼多地方來種草養馬。

據統計:從元佑元年到宋徽宗大觀四年這段時間內,每年人口的平均增長率保持在千分之六左右,人口增長雖然沒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一直都是平緩的增長。這增長率看起來是不高,但是架不住北宋時期人口基數大,常年累月這樣新增,疆域又沒有擴大,這就是很恐怖的一個事情了,這人口增長過快,加上天災人禍,所以北宋時期的造反事情那是相當的多,而且北宋對於造反都是採取招安的政策,招到軍隊去了,又造成軍隊數量擴大,又新增軍費開支。

隨著人口的新增,農牧爭地現象愈發嚴重,大量的牧地被農田所占,而且當時種田的收益遠遠高於牧馬收益,為緩解財政危機,當時的統治者把放馬用的草場土地租給百姓種植農作物,然後向百姓收取租金,用收來的租金去買馬。

本文標題: 北宋設定的養馬機构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實施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72915548091
相关資料
宋朝遠不及遼金蒙古三個國家宋朝為何還能堅持三百年
在北宋和南宋統治時期,遼、金、蒙古這三個异族崛起的很快,而且他們都非常重視騎兵,其中金國的6000鐵浮屠騎兵十分擅長騎射作戰,戰鬥力非常的強悍。當時,遼金蒙古坐擁鐵騎數萬,而宋王朝缺少良馬,軍隊主要是以重裝步兵為主,但是近戰能力不敵這三個國
標籤: 宋朝 蒙古軍隊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騎兵 春秋戰國
金末時期“紅襖軍”起義首領是誰?楊安兒的結局如何
下麵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金末時期“紅襖軍”起義首領是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金朝末年,蒙古高原蒙古部族雄起,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上尊號曰成吉思汗。金廷為了平息山東紅襖軍起義,發詔令,除楊安兒、耿格不赦以外,劉二祖、張汝楫、李思溫以
標籤: 紅襖軍 歷史 軍事歷史
澶淵之盟北宋花錢買平安北宋真的很值得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北宋花錢買平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客觀上來講遼國的存在為北宋擋住了女真、蒙古等更厲害的敵人,這個錢花的是值的。澶淵之盟是讓宋遼兩國百姓亨受了幾十年太平日子,但幾十年馬放南山也致使兩國軍隊變成
標籤: 澶淵之盟 宋朝 中國古代史 平安 西夏
北宋是被迫簽訂澶淵之盟北宋怎麼就成為贏家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北宋澶淵之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北宋是我國歷來最具爭議的朝代之一,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說它積貧積弱。宋遼的澶淵之戰很值得研究,這件事情對宋遼雙方滅亡前的一百多年裏都有深刻影響。北宋君臣策劃的這場“貨幣戰爭”讓北宋成了
標籤: 宋朝 澶淵之盟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真宗 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