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遊牧民族困擾中原3000年乾隆是怎麼解决這個問題的

可以說,遊牧民族的問題困擾了我們3000多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在經歷了阿睦爾撒納的背叛之後,命令大將出征準噶爾汗國,並且完全控制了整個天山地區。但餘下的準噶爾人繼續負隅頑抗,這使得乾隆皇帝意識到這支遊牧民族部落是無法馴服的,為此他命令手下的部隊將準噶爾人斬草除根,這就是準噶爾人遭到集體滅族的前因後果。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遊牧民族和中原,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自古以來,我國就常常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他們完全是馬背上的民族,憑藉其機動性總是打劫一番就揚長而去。

自先秦時期,我國就長期遭受遊牧民族的侵擾,他們居無定所,憑藉極高的機動性打家劫舍,之後揚長而去。令我們苦不堪言,昔年婦好(商朝商高宗王后)征伐巴方,齊桓公尊王攘夷,秦始皇北築長城,漢武帝更是舉全國之力三討匈奴,期間雖然取得勝利,可遊牧民族對我國的困擾依舊如除不盡的野草一般。

到了清朝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主要勢力為噶爾丹汗國,康熙雖然平定了噶爾丹叛亂,但是疆藏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南部的遊牧民族依舊猖獗,尤其是噶爾丹的後人噶爾丹零策將準噶爾發展到了全盛,並且將地盤擴張到了疆藏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南部地區。

可以說,遊牧民族的問題困擾了我們3000多年。不過這個令我們頭疼不已的遊牧民族,卻被調侃為“只會遊山玩水談情說愛”“一無是處”的乾隆皇帝完美解决了。

康熙和乾隆爺孫兩雖然是隔代的皇帝,但他們兩位在總結自己一生功績時,有一個共同點:平定準噶爾叛亂。

“康乾盛世”貫穿始終的戰爭便是與準噶爾之間的較量,從康熙初年開始一直打到乾隆二十五年結束,清朝窮盡了三代帝王的心血與草原上的準噶爾一决雌雄。康熙以犧牲了3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阿兵哥生命的代價,最終使得眾叛親離的噶爾丹兵敗身亡。

但噶爾丹的失敗並未封锁準噶爾部落的擴張,準噶爾汗國的繼承者並未斷絕,經過多位首領的發展,全盛時期的噶爾丹汗國完全控制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西藏地區,它的實際統治面積一度達到了500多萬平方公里,而當時大清的其他地盤也才700多萬平方公里。

可以說康熙皇帝在位期間,並沒有完全地搞定準噶爾部落的問題,只是在其擴張時便進行打壓,然後準噶爾汗國又重新崛起。

而雍正皇帝對於準噶爾的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可以說區區數十萬人的準噶爾,成為了人口超過2億的大清國的心腹之患。準噶爾問題真正意義上得到完全解决,是在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的手裡,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法否定。

而乾隆皇帝對付準噶爾的管道,尤其高明。

乾隆十年,準噶爾內部因噶爾丹零策去世大亂,各種派系為了爭奪繼承權相互廝殺,其中阿睦爾撒納因奪權失敗向東歸附了清朝。乾隆皇帝覺得自己的時機已經到來,相殺百年的準噶爾與大清國之間或許可以來一個了斷。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在經歷了阿睦爾撒納的背叛之後,命令大將出征準噶爾汗國,並且完全控制了整個天山地區。但餘下的準噶爾人繼續負隅頑抗,這使得乾隆皇帝意識到這支遊牧民族部落是無法馴服的,為此他命令手下的部隊將準噶爾人斬草除根,這就是準噶爾人遭到集體滅族的前因後果。

準噶爾人的戰鬥力絕對是相當強悍的,可以說這一幫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天生的戰士。清朝花費了三代人百餘年的時間,都無法將這些人完全剿滅,反而在每一次戰爭中都耗費大量的人物和物力,可見準噶爾人的戰鬥力之強悍。

要知道,準噶爾在全盛時期連同老幼婦孺加起來,也不超過一百萬人口。但就是這樣令康熙都束手無策的準噶爾,為何會敗在乾隆的手中呢?以戰鬥力而言,康熙皇帝率領的是入關不久的八旗兵,這些人在打仗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以謀略而言,“滅鼇拜、平三藩、定臺灣”的康熙,顯然比乾隆更勝一籌。

乾隆皇帝卻另闢蹊徑,採用了獨特的管道來對付準噶爾:“一座喇嘛廟,可抵十萬兵。”

原來,準噶爾人後期戰鬥力的下降與他們的信仰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漠西蒙古的重要一支,準噶爾人信仰的是藏傳佛教。正是在有了宗教信仰之後,準噶爾人開始大規模地修建富麗堂皇的寺廟,這些寺廟奢華而精美,裡面供奉著大量不事勞動生產的僧侶,這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準噶爾的財力。

同時,準噶爾人作為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他們原本的生活是“逐水草而居”的,但大量寺廟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準噶爾地區開始出現了以寺廟為中心的集市和城鎮。

乾隆二十二年的那場大勝利,實際上與乾隆作戰部隊的關聯甚少,實際上與當時流行在準噶爾人中的瘟疫和天花有很大的關係。乾隆的部隊在乾隆二十二年抵達天山地區時,準噶爾人已經陷入了一場相當恐怖的瘟疫之中。

自古以來,遊牧民族因為其部落過於分散的特點,基本上很難爆發大規模的瘟疫以及天花等傳染病。比如打到了歐洲的成吉思汗部落,即便是在歐洲黑死病肆虐的情况下,也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嚴重的影響,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遊牧生活的特點。

但準噶爾部落在乾隆年間由於藏傳的盛行,使得喇嘛廟成為了聚集人群的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遊牧民族人員分散的情况。大量的人員聚集使得瘟疫橫行,乾隆的部隊抵達天山之時,準噶爾人已經被瘟疫消滅得差不多了,乾隆可以說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之前遊牧民族分布式的生活方式導致瘟疫病毒無法大規模傳播,囙此可以說他們抵抗病毒的經驗少之又少,隨著群居生活的開始,病毒大規模傳播,他們根本無可奈何,這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囙此乾隆在總結自己平定準噶爾的事蹟時,才會說出:“一座喇嘛廟,能抵十萬兵”這樣的話,這是相當符合事實的。當然了,無論如何,乾隆完全消滅了準噶爾汗國,正式地將疆藏地區納入了大清的懷抱,極大地擴充了中國的版圖。

但直到今天,天山地區都不再信仰佛教,這是以準噶爾人在這一地區完全死絕的結果,新的勢力開始成為了這一地區的主流。

本文標題: 古代遊牧民族困擾中原3000年乾隆是怎麼解决這個問題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59691426921
相关資料
黃馬褂在清朝時期意味著什麼?哪些人能得到黃馬褂?
之所以黃馬褂能稱得上是清朝的至高榮耀,就需要從能穿著它的人開始說起,這黃馬褂雖然只是一件衣服,但在清朝中大有講究,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穿的。清朝一般的文武官員都可以穿著黃馬褂,但是顏色是絕對不能用明黃、杏黃這兩種顏色。清朝曾經明確規定,只有四種
標籤: 黃馬褂 清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什麼是紅纓槍?槍上加個紅纓有什麼作用?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古代“紅纓槍”,上面為何要綁紅纓,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紅纓槍就是在槍上加個紅纓,紅纓的作用據說是,纓穗吸血,可以封锁槍頭上的血順著槍桿流下來不利於持槍者發力,換言之就是擦血抹布,選紅色是因為血的顏色染成而且在攻擊時可以給
標籤: 紅纓槍
古代北京進靠遊牧地區北京為什麼能成為五朝都城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古代時期北部靠近蒙古,東部靠近女真等遊獵民族,而且周圍看似無險可守,為何總能成為古時候的朝代都城呢,比如遊獵民族出身的遼國、金國,還有後來大一統的元朝、明朝和清朝都是將北京作為首都。
標籤: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歷史
推恩令是什麼?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帶來了哪些好處?
說到推恩令,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所以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再加上漢武帝在時,中央强大的控制力,推恩令可以算是無解的了。
標籤: 推恩令 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