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為什麼盯上了巴蜀兩地?蜀地對秦國有多重要?

此時秦昭襄王開始打起了蜀地的注意,不過蜀地多為山區,易守難攻,秦惠文王為什麼就盯上這根硬骨頭了呢?秦惠文王為何伐蜀但是秦惠文王卻在這件事上犯了難,一方面他是真的想借著這個機會伐蜀,但伐蜀困難重重,首先秦國到蜀地距離比較遠,“道險狹難至”。在這件事情上,司馬錯看的就比較遠,他認為先平蜀地對秦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蜀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戰國中期,巴國打算攻滅充國,充國自知不敵决定和蜀國聯手,但一年後充國還是被滅。此後蜀地就由巴、蜀兩國相爭,在夾縫中生存的苴國打算尋求秦國的幫助。此時秦昭襄王開始打起了蜀地的注意,不過蜀地多為山區,易守難攻,秦惠文王為什麼就盯上這根硬骨頭了呢?其實秦國當時想要擴張,拿蜀地下手是最好的選擇,下麵就來簡單分析下其中原因,一起瞭解看看吧。

西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之間爆發衝突,但誰也幹不過誰,只好都跑來找秦國評評理。秦惠文王對於送上門來的戰爭理由,自然不可能不心動。他想將蜀地納入自己的地盤,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秦惠文王為何伐蜀

但是秦惠文王卻在這件事上犯了難,一方面他是真的想借著這個機會伐蜀,但伐蜀困難重重,首先秦國到蜀地距離比較遠,“道險狹難至”。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原因,當時已經是戰國時期,購並戰爭成為主旋律,各個諸侯國之間只要找到機會就互相攻打,而韓國又來攻打秦國。

這讓秦惠文王很為難,如果先去攻打韓國,到時候再去解决蜀地恐怕會陷入被動局面,但是如果先攻打蜀地,那麼韓國很可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搞偷襲,這不是秦惠文王想看到的結果,所以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的秦惠文王就召開了一個會議,希望底下那一班臣子能給點好的建議。結果司馬錯和張儀又爭論起來了,張儀的意思是先解决韓國,而司馬錯的意思和張儀正好相反,他是想攻打蜀地。

我們知道,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動動嘴皮子就能引起列國間的戰爭,他認為秦國應該先攻打韓國,攻打韓國確實重要。原先晉國就是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三家分晉之後,韓國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如果能够攻下三川,就基本到了洛陽的郊外,那麼周王室很可能就害怕的獻出九鼎,這正是秦國夢寐以求的,這不正是秦國的王業嗎?

而反觀蜀地,“西僻之國而戎翟之倫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

即便是攻下來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飛地,於秦國沒有什麼益處。張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就已經有了得天下的野心,現在韓國要攻打秦國,這不正是秦國穩定魏國和楚國,解决韓國進而逼近周王室的最佳機會嗎?

但是張儀只想到了攻打韓國的好處,卻沒有想過韓國能不能攻下來,要知道,韓國雖然在戰國七雄中的實力屬於比較弱的,但是這不等於韓國就是好惹的,要不也不會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且唇亡齒寒,秦國一旦攻打韓國,攻下了三川逼近周王室,其他的諸侯國不會坐視不理,他們不會允許秦國就這樣東進。

在這件事情上,司馬錯看的就比較遠,他認為先平蜀地對秦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首先平蜀地是非常容易的,他們本身就是戎狄的地盤,又正好有動亂,秦國出動强兵平蜀地就如同豺狼驅逐狼群,那簡直太容易了。

蜀地對秦國的重要性

得到蜀地就能擴大秦國的地盤,得到蜀地的財富就可以富民繕兵,不傷己就能讓他們屈服,這對秦國來說不正是好事嗎?而且攻打蜀地不僅不會被諸侯們討伐,甚至還能為秦國贏得平定動亂的好名聲,這是一箭好幾雕的事情,對秦國來說,利遠遠大於弊。

但是如果貿然攻打韓國,即便是攻下了三川,逼得周天子考慮獻出九鼎,這對秦國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在這樣的情况下,很可能激起韓國和周王室的激烈反抗,甚至諸侯國們之間會結盟,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到那時候,秦國就會被置於很危險的境地。

秦惠文王聽司馬錯這麼一說就豁然開朗了,决定就按照司馬錯的建議先去平蜀地。讓司馬錯、張儀等人領兵攻打蜀地。

這一年的十月,蜀地就成為了秦國的地盤,這件事在列國之間並沒有引起任何的浪花,畢竟蜀地本來就是戎狄的地盤,而秦國又離得遠,所以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蜀地對秦國的用處,等到他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

後來蜀地就成為秦國的大糧倉,為秦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而且,經由蜀地,秦國開闢了攻打楚國的第二次道路。三十多年後的西元前280年,“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馬錯領兵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逼著楚國讓出了漢北和上庸之地。

平蜀地的這一步走的是真好,而有意思的是,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其子秦武王繼位,驅逐了張儀,但秦武王的野心不小他,他下令“伐宜陽,定三川”,順利進入洛陽。到了洛陽的秦武王,非要去看九鼎,見到了九鼎,非要和身邊的大力士舉行舉鼎比賽,結果絕臏而死,秦武王到底是太著急了一些。

本文標題: 秦惠文王為什麼盯上了巴蜀兩地?蜀地對秦國有多重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53936091511
相关資料
崇禎身為明朝的亡國皇帝,為何乾隆非常同情他呢?
崇禎是明朝的亡國皇帝,他非常可惜拿到了一手爛牌,即使做出什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局勢,囙此乾隆非常同情他,從乾隆對他的評估就能看出。乾隆認為,“觀德”並不是單純的歌功頌德,而是觀察並且引以為戒。所以乾隆說,如今把各個朝代的帝王聚於一室,不僅僅是為
標籤: 明朝 乾隆 崇禎 歷代帝王廟 中國古代史 明朝歷史
雍正唯一的親生女兒,最後什麼結局?
然而,只過了五年,懷恪的父親胤禛便黃袍加身,成為大清國的雍正皇帝,雍正帝繼位後,立刻下旨追封這位成年的女兒為和碩公主。懷恪公主的弟弟弘時在雍正初年捲入政治鬥爭,竟倒向了八爺黨,受到父親雍正帝的忌恨,最終雍正帝將這個兒子削除宗籍,幽禁致死。
標籤: 雍正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父親 愛新覺羅·弘時
周武王分封時並沒有秦這個諸侯國秦國是怎麼出現的
為了控制廣闊的疆域,周武王姬發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在西周初期,先後分封的有魯、齊、燕、衛、宋、晋、虢等71個諸侯國。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武王姬發分封時,並沒有秦國這一諸侯國。由此,對於秦國的
標籤: 秦國 春秋戰國 歷史 楚國 東漢 漢朝
周勃和周亞夫兩人為何都在政治上非常失敗呢?
周勃、周亞夫父子二人都曾經拜將,也都曾經拜相,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職業化的軍人,只適合當將領,不適合作丞相,作將領他們戰則能勝,作丞相他們無所適從。此時,周勃把狙擊手的作風用到了政治上。周亞夫比他父親周勃軍事上更精通,政治上更無知。周亞夫氣憤
標籤: 周亞夫 周勃 漢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