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什麼意思秦朝為什麼是楚國人所滅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秦朝和楚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意思是就算楚國只剩下三個氏族,能够消滅秦國的也必然是楚國。那麼,為何滅亡秦朝的一定是楚國人?第三點,楚國的貴族權益受到損害,他們的土地被郡縣所管轄,囙此,只要找到機會,便會向秦國人報復。所有事情的發生,也堅定了楚國人要滅秦的决心。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秦朝和楚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句秦朝滅亡之前的名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國只剩下三個氏族,能够消滅秦國的也必然是楚國。關於秦朝的滅亡,肯定離不開秦國自身原因。後來。出身楚國的項羽親手推翻了秦朝,也讓這句話變成了現實。那麼,為何滅亡秦朝的一定是楚國人?三戶又是指哪三戶?

秦國雖然在戰國爭雄時獲得暫時的勝利,統一了六國。但漢朝400年的時間都由楚國人統治。楚國在七雄戰爭中是潜力最大的國家,不僅人口分佈廣,而且他們心中有著頑強的抵抗精神。秦在佔領楚地以後,對當地人進行殘酷的鎮壓,但楚人一直在做抵抗,從未停止過。可見秦國想要管理好楚人非常困難。所以,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楚國人,亡秦必楚的預言有一定的事實依據。

而所謂的三戶,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指的是地名,在丹口水庫一帶,有楚國的三戶城和先祖宗祠,這裡也是楚國祖先開始打天下的地方。第二種說法,楚國的三氏家族,指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昭(昭陽)、屈(屈原)、景(景差)三氏。

周武王時期,他們在楚部落裏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楚國800年的時間裏,三個家族的族人已經基本上壟斷朝政。可以這樣說,楚國中最優秀的人才,大多數都來自這三氏家族,有推翻秦朝的統治機會。第三種說法,虛指,三氏家族比喻三戶人家,力量雖小,但决心卻很大。楚國人為何會如此痛恨秦國?非要滅秦?

有三個原因,第一點,楚懷王客死秦國,楚人對此事感到十分難過,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痛苦,於是率先舉起了反秦的義旗。第二點,秦國統一後,苛捐雜稅嚴重,特別是對楚國當地人壓榨更嚴重,對於楚國人來說,生活壓力比其他地方大,土地收成不好,賦稅又高,自然會發生陳勝吳廣的起義。

第三點,楚國的貴族權益受到損害,他們的土地被郡縣所管轄,囙此,只要找到機會,便會向秦國人報復。所有事情的發生,也堅定了楚國人要滅秦的决心。物極必反,秦國人過於嚴苛,這是他們應得的一個結局。

本文標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什麼意思秦朝為什麼是楚國人所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53349900794
相关資料
趙匡胤滅南唐前,他做了哪些準備?
所以,對於南唐,趙匡胤一直在做準備。趙匡胤的目標很清楚:滅南唐。所以趙匡胤不得不考慮南唐中這個大敵。雖然趙匡胤之後挑撥離間,使李煜毒死林仁肇,與契丹通婚解决了後方衝突,但這都是後話了。而樊若水為了投靠趙匡胤早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標籤: 趙匡胤 宋朝
在古代打仗行軍時,軍隊是如何結局衛生問題的?
下麵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古代打仗行軍的文章。白起進攻趙國,也是有30幾萬阿兵哥,進而在長平之戰消滅了趙國40多萬阿兵哥。三國時期,奸雄曹操帶領(稱為)80多萬阿兵哥,去進攻孫劉聯軍等。有這麼多的阿兵哥,這麼大的作戰,這幾十萬大軍到底是怎麼
標籤: 歷史 軍事歷史
古代書生身邊都有一個書童他們只是伺候陪讀那麼簡單嗎
書童就是陪讀的童子,舊時伺候主人極其子弟讀書的未成年僕人。這個書童僅僅是陪讀嗎?有的書童能文能武,身體健壯,有的讀書人,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我國古代盛行男風,一些富家少爺在選取書童的時候也會優先挑選長相清秀的男子。古代男子結婚年齡比較早,
標籤: 書生
乾隆都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是如何處理與權臣的關係呢?
乾隆皇帝有著很高的功績,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貢獻,也能看得出他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皇帝,在處理與權臣的關係上,他更是有著高明的手段。西元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即位,這年他24歲,正年富力强。
標籤: 乾隆 中國古代史 清朝 張廷玉 歷史 清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