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劉據被殺是因為巫蠱之禍嗎真實的劉據又是什麼樣的

在巫蠱之禍一年後,漢武帝就立刻給太子平反而誅殺了陷害太子的江充三族,把陷害太子的宦官蘇文燒死。真的僅僅是因為巫蠱的猜忌嗎?又或者,太子劉據真的是柔弱溫和的那種人嗎?所以說太子是很有能力和野心的人。巫蠱之亂全面爆發後,太子怒殺江充,把一眾胡巫活活燒死示眾,親自率軍和死丞相劉屈氂大戰。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巫蠱之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書上對於巫蠱之禍是標準的悲劇寫法,一比特年輕時雄姿勃發的皇帝在步入晚年後變得多疑遲鈍,在奸臣的蠱惑之下殺死了忠心耿耿的臣子,逼死了恭順的兒子和善良的妻子。黑白分明,很有故事性。

也正因為如此黑白分明,我們不禁要問,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大家知道歷史上有很多晚節不保的皇帝,比如梁武帝比如唐玄宗,但這類皇帝有一個特點就是前期英明神武,但在一個時間節點之後就一下變得异常墮落,而且剩下的人生再也找不回以前的睿智。

但似乎漢武帝並不是這樣。在巫蠱之禍一年後,漢武帝就立刻給太子平反而誅殺了陷害太子的江充三族,把陷害太子的宦官蘇文燒死。後來更是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罪己詔陳說自己的錯誤,並且還在晚年一改之前的嚴酷立法和征伐四方的國策,讓人民休養生息。

那我想要問一下為什麼漢武帝偏偏在西元92-91年這兩年間會犯這麼大的糊塗呢?真的僅僅是因為巫蠱的猜忌嗎?又或者,太子劉據真的是柔弱溫和的那種人嗎?

事實是,在漢書,褚補史記裏,劉據和資治通鑒裏那個柔弱溫和的謙謙君子孝子是有出入的,這似乎跟我們的對他的認知是有很大差距的。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巫蠱之禍前後的太子。

1。太子當時的勢力已經很大,因為武帝一直很喜歡這個嫡長子,從小是當儲君培養的,當時太子已經成功聚起了一個龐大的集團。

龐大到什麼程度呢?二十年後這些人依然能够發揮作用(邴吉,張賀,張安世,以及千絲萬縷關係的霍光)。所以說太子是很有能力和野心的人。

2。太子喜歡結交三教九流,在他兵敗之後太子跑到湖縣,那裡有個賣草鞋的居然也是他的故交!

還有,太子喜歡“異端邪說”,往博望苑裏招异端人士,老爹要他學春秋,他偏學穀梁,總之就是和老爹對著幹。

3。巫蠱之亂全面爆發後,太子怒殺江充,把一眾胡巫活活燒死示眾,親自率軍和死丞相劉屈氂大戰。

軟弱?不存在的,他父親可是是劉徹,他舅舅是衛青,他大表哥是霍去病,他怎會是軟弱之人!

然而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裏,卻給太子加上了很多無法考證的事情,比如見父皇生病抹眼淚這種,總之呢就是把太子寫的更加溫和,更加無辜,更加悲情。

要知道漢朝宋朝相差一千年,價值觀也相差很遠,所以在這方面,應該是同為兩漢的史記漢書的記載更可靠。

所以說真實的太子,是非常精明有魄力甚至說有點桀驁不馴的人,是受父親寵愛全力栽培的天之驕子,也許溫和,但絕對不會軟弱。

而那時候的所謂“衛氏集團”,衛青霍去病兩人早已去世多年,霍光那時候只是漢武帝的小隨從,公孫敖公孫賀比較平庸,衛伉曹宗公孫敬聲也都不過是貴公子。

所以說這個龐大的“衛氏集團”,只是依附於衛太子,而不是可以像呂氏那種足以亂劉家天下的存在。

而衛太子才是“衛氏集團”的大頭目,這個很關鍵!如果衛氏外戚根本無法威脅劉氏江山,那劉徹根本沒有理由和動機因為擔心外戚專政來剪除之。

所以在我看來,巫蠱案本質是一次政治清洗,巫蠱之說只是藉口而已,漢武帝本意只是想敲打一下太子,剪除部分太子的羽翼。

因為此時,由於權力的分配問題,和執政路線的不同,明顯已經出現帝系和太子系兩派。漢武帝當時的目的,也許只是讓自己順利的走完輝煌的人生,把位子安安穩穩的交給太子,防止出現太子提早篡位的事情。

畢竟說就算太子無此心,手下的人可難保沒有這個想法。至於衛氏外戚,是因為屬於衛太子主要勢力,不小心撞在槍口上了。

一個雄才大略但刻薄殘暴,年老自負剛愎渴望永久權力的父親,一個自幼得寵精幹有魄力的儲君,由於種種對立事件,雙方卻沒有很好的通路去溝通和理解對方,終於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後完全失控並釀成了巨大的悲劇,等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的時候,劉徹這才幡然醒悟,《輪臺罪己詔》頒發,卻也為時晚矣。

本文標題: 太子劉據被殺是因為巫蠱之禍嗎真實的劉據又是什麼樣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22805927600
相关資料
乾隆皇帝賞賜大臣猪肘子大臣出宮後為何敢丟掉
但是,為什麼乾隆皇帝賞賜給大臣猪肘子,大臣們一出門就把這些給丟了,這麼大膽的行為,難道就不怕被皇帝責怪麼?這樣說到清朝的皇帝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喜好,就是吃猪肉。但是,有一個人可謂是這些大臣們的救星,他就是紀曉嵐。我們知道紀曉嵐非常受皇帝的重視
標籤: 乾隆 清朝 歷史
古代皇帝賞賜的紋銀是什麼一千兩紋銀到底有多重
“一千”大家都沒有抗告,關鍵是這個“兩”究竟有多重。而且,古代一斤為十六兩,並不是現在的一斤十兩。一千兩紋銀當然也可以折合,比如黃金。另外,清朝時期的銀號已經非常發達,很多人在用到大額貨幣的時候,都是用的銀票,一千兩紋銀也有可能指的是銀票。
標籤: 明朝 中國古代史
在沒有普通話的古代皇帝是怎麼和大臣交流的
俗話說,學會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正是因為有了普通話,所以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才能够毫無障礙的交流。現在會說普通話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很多小孩子都已經不會說方言了。普通話是到了現代才被規定為通用語言的,在古代,皇帝跟大臣肯定不是來自於同一個地
標籤: 普通話 清朝 歷史 官話
古代妃子下葬的時候她們為何被堵上肛門
對古代妃子下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喪葬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古人受宗教的影響,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囙此非常重視喪葬,不敢打一點馬虎眼。古代的皇家喪葬中,妃子們在下葬時,都要先淨身然後再堵
標籤: 文化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