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分封了藩王,藩鎮割據為何沒成為明朝滅亡的原因?

分封藩王,就要做好一手準備:藩鎮割據。朱元璋一共生了26個男孩,其中少有的夭折,留下一個做太子,其餘的全部分封。但是很奇怪,明朝滅亡並不是藩王造成的,或者這樣說:在明朝滅亡的眾多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中,竟然並沒有一條是藩鎮割據——梳理明朝滅亡的大小原因:1,於外部,簡單明瞭的“敵强我弱”。

下麵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分封藩王,就要做好一手準備:藩鎮割據。這話怎麼說?

周朝分封諸侯,美其名曰“眾星捧月”,最後諸侯權力過大,周天子漸漸失控。

晋朝也搞分封,這回只作用於司馬氏自己,但是誰知道來了個賈南風夫婦,在國內搞政變把外面王紛紛吸引入城。

到了唐朝,不叫藩王了,而是叫節度使,雖然權屬上歸中央管理,但是其權力之大已經無異於王,結局就是中期出了安史之亂,僥倖被平定,晚年李克用、朱溫直接帶著大唐奔向五代十國。

明朝朱元璋登基,他總結了歷史的教訓,主張“同姓管理异性”,於是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各地。朱元璋一共生了26個男孩,其中少有的夭折,留下一個做太子,其餘的全部分封。程度有多麼誇張呢?十皇子朱檀,剛生下來兩個月就被封魯王了!到他十五歲大,終於不用在繈褓中保護,於是走馬上任前往藩地。

但是很奇怪,明朝滅亡並不是藩王造成的,或者這樣說:在明朝滅亡的眾多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中,竟然並沒有一條是藩鎮割據——

梳理明朝滅亡的大小原因:

1,於外部,簡單明瞭的“敵強我弱”。朱棣時期,非常强大,為了防止北方元朝殘餘勢力伺機南下還遷都天子戍邊,這是怎麼樣的霸氣可想而知。中期,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但是說到底彼時明朝實力遠遠超過瓦剌。晚期,後金崛起,輸掉幾次關鍵戰役後就真的一蹶不振了。

2,於內部,東林黨(一個以士大夫為覈心的官僚集團)和宦官之間的鬥爭,間接消耗掉中樞力;朝廷國庫空虛,流民新增,起義不斷;經濟轉型沒有做好,土地購並氾濫;晚期被迫雙線作戰,損兵折將不說,還在幾個關鍵人物的任用上意氣用事。

看到沒有,所謂的“諸侯割據,天下分裂,中央孱弱”,在明朝並沒有發生。

其實啊,那是因為它早就發生過了。

朱允炆登基,面對的壓力是巨大的:一則,國家剛剛建立,元朝急需被肅清,用兵在所難免,同時國內經濟也需要穩定發展,百姓休養生息。另一方面,藩王過多則威脅皇權,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們可以看到他做出的一系列嘗試:

給藩王變更封地;一部分人還被叫回首都;朱元璋庶出十八皇子朱楩被貶為庶人。

以上種種,反映在藩王眼中就是“皇帝試圖削藩了”。

引起的行為是:忍耐還是反抗?不反抗萬一大禍臨頭了呢?

西元1399年至1402年,歷時三載的靖難之役爆發了,這場皇室內部血親針對皇位的鬥爭背後,是關鍵人物如何“站對”的學問:

一批人,他們例如朱植,明明手握強悍的北方部隊,領地又毗鄰燕地,卻拒絕了朱棣的聯合邀請,走水路投奔建文帝。

還有一批人,他們本來是皇帝派,卻在見到大勢已去後向朱棣開放城門,俯首稱臣。

歷史中,所有的藩鎮割據引發的天下大亂也就那麼幾個步驟:皇帝削藩,諸侯造反,各自站隊選擇好敵人和夥伴。

而以上,靖難之役都具備了。只是範圍更小、時間更短、干戈不劇烈而已。

所有的衝突,它之所以克制、之所以隱忍,都是在等待著一個機會放肆、爆發。而爆發過了,無論火花多小,下個機會都沒有那麼容易到來。

朱棣登基以後,深深感慨於自己是藩王,卻坐上了皇位,於是對其他藩王多有忌憚。那些兄弟呢,他們也不是傻子,深諳為臣之道,於是紛紛上交了手中的兵權。明朝初期,有九大邊塞王,他們佔據著北方一線,防守元軍南下,曾經威風凜凜(如果靖難之役沒有爆發,他們或許是明朝統治的不穩定因素),但是明成祖時期,大部分徒有虛名了。

列舉幾個:慶王朱栴權力被剝削,他常常請求入京回家,卻不得準予;甯王主權,改封地,不久有人告發他謀反,從此主權韜光養晦;遼簡王朱植,永樂十年被削除護衛,身邊只生下三百人,晚景相對淒涼。

除此以外,朱棣還別具心思的利用宦官到地方監視各個王爺,日後明朝的太監為何權力這麼大?這應該是源頭。

所以,明朝為何在眾多滅亡原因中沒有“藩鎮割據”一項?不是它沒有藩王,而是藩王早就鬧過,且被遏制住了而已。

本文標題: 朱元璋分封了藩王,藩鎮割據為何沒成為明朝滅亡的原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9776912730
相关資料
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到底有沒有做過什麼好事呢?
一部《水滸》傳載千秋,一群好漢聚於梁山,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水滸演義,讓後人品評不休。《水滸傳》究竟寫的是什麼?然後一本水滸翻到底,也沒有看出他們有濟貧的打算,沒有看到他們把錢分給窮人一分,也沒見他們準備用這些錢扯大旗起義要建立均貧富等貴賤
標籤: 水滸傳 英雄好漢 歷史 智取生辰綱 宋朝
“傳國玉璽”為何又被叫為“鑲金玉璽”?原因是什麼
有意思的是,“傳國玉璽”後來又被叫做“鑲金玉璽”。漢五年,劉邦建立西漢,“傳國玉璽”便成為了西漢的皇帝玉璽。“傳國玉璽”當時在王政君的手中,王莽篡漢時便派自己的堂弟王舜索要“傳國玉璽”。因為有一個角是用黃金鑲補的,所以“傳國玉璽”在新朝之後
標籤: 傳國玉璽 中國古代史 玉璽 漢朝 中國歷史 歷史
曹魏歷史上只出了一個小皇帝,沒向東漢維持反而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在東漢歷史上,小皇帝可以說是頻繁出現了。首先,東漢出了很多比特小皇帝,但是,其還能堅持接近200年。二對於曹魏來說,雖然魏文帝曹丕的皇帝之比特,是由漢獻帝劉協禪讓的。另一方面,對於東漢來說,雖然出現了比較多的小皇帝,但是,宦官、外戚、世家大
標籤: 小皇帝 歷史 東漢皇帝 曹魏 東漢 漢朝
乾隆還是和碩寶親王時,他娶過幾個妻子?分別是怎樣的命運?
和碩寶親王,是愛新覺羅弘曆22歲到25歲之間的官方稱呼,在家庭中,親近的人喜歡叫他弘曆或者元壽。事實證明,獲得最高爵位並不是弘曆受寵的盡頭,一個“和碩親王”,不過是在為他日後登基鋪路。乾隆做親王期間,娶了10個人,她們是嫡福晋富察氏、側福晉
標籤: 乾隆 乾隆嬪妃 和碩公主 清朝 歷史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