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到底真的發生過嗎?趙匡胤的目的是什麼?

杯酒釋兵權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强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管道,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杯酒釋兵權究竟是宋太祖的精心謀劃,還是一個流傳千年的謊言?宋太祖親自出征,才平息了這場叛亂。

杯酒釋兵權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强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管道,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杯酒釋兵權究竟是宋太祖的精心謀劃,還是一個流傳千年的謊言?

宋太祖趙匡胤剛做皇帝不久,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叛亂。宋太祖親自出征,才平息了這場叛亂。從那以後,宋太祖心裡就不太踏實。他總在思考,為什麼從唐朝末年到現在,一直沒完沒了地打仗。最後,宋太祖覺得,這全都是因為大臣手中的權力太大,皇帝不能統一管理。假如把所有的兵權都收回來,集中在皇帝手裡,戰亂一定不會那麼頻繁了。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裏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比特開國有功的老將軍過來喝酒。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宋太祖先拿起一杯酒,說:“如果沒有各位將軍的幫助,朕也不會有今天。可是,你們也知道,做皇帝表面風光,實際上壓力是很大的。有時候,朕還想,當皇帝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呢。這一年多來,我真是一個安穩覺都沒睡過啊。”

在座的大臣連忙問宋太祖為什麼睡不好。宋太祖說:“就是因為皇帝的位子啊。誰敢保證沒有人對這個尊貴的皇位眼紅呢?”宋太祖說得這麼明白,大家都聽出他話裏的意思了。大臣們慌了神,全都跪在地上說:“陛下怎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安定,並沒有動亂,誰還敢妄想反對您的權威呢?”

宋太祖緊鎖眉頭,搖搖頭說:“你們都是和朕一起患難的兄弟,朕當然信得過你們。不過,就怕你們手下的人叛變。到時你們怎麼辦呢?”大臣們聽宋太祖這麼說,都感到大禍要臨頭了,含著眼淚懇求宋太祖給他們指一條明路。

看大臣們這麼問,宋太祖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表示只要大臣們將兵權都交出來,他就可以保證大臣們安度晚年。第二天上朝時,各位大臣就分別遞上了奏章,請求辭掉現在的官職,安心度過晚年。宋太祖很爽快地準予了,收回了他們手裡的兵權。就這樣,宋太祖沒用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分散在各位大臣手裡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作為宋初政治、軍事中一件歷史性、標誌性的大事,時至今日,幾乎所有與宋朝相關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無不是一遍一遍對其進行各種正面或側面、直接或間接的演繹。然而,歷史留下的未必都是真相。

從宋以後,不止一次有人質疑過“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性。甚至有人提出,這根本就是史家杜撰出來的,純屬子虛烏有。那麼,“杯酒釋兵權”究竟是宋太祖精心策劃的收權大戲,還是純屬後世文人的揣摩推測?僅靠一頓酒,就能讓手握重兵的功臣宿將乖乖放權嗎?

憑什麼說是假的?

質疑“杯酒釋兵權”真實性的人主要持以下觀點,一是在官方文獻中,此事未見記載。現時,大多數人講述此事時,一般引用的都是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中的說法。但有專家認為,李燾寫作所依據的資料並非源自官方史籍,可信度不高。

李燾自己就曾在這個故事後面注釋過一段話:“此事最大,而《正史》《實錄》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書。”就是說這樣一件大事,在官修史料中竟然沒有記載,這是很可惜的,我現在追記一下,詳細說說。

那麼,李燾詳細說說所依據的是什麼?他隨後寫道:“王曾《筆錄》皆得其實,今從之。文辭則多取《記聞》,稍增益以丁謂《談錄》。”也就是說,李燾所依據的資料,主要是三部宋人的筆記:王曾的《筆錄》、司馬光的《涑水紀聞》和丁謂的《談錄》。

如此重要的一件大事。為什麼官修史籍毫無記載,反而是筆記小說中描寫得栩栩如生?我們不妨看看這些筆記是怎麼描寫此事的。

宋人對此事的最早記載,見於丁謂的《談錄》。丁謂在真宗時曾官居宰相,是能够接觸國家最覈心、機密的檔案資料的。《談錄》中載:一天,趙普對太祖講,不可讓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禁軍了。太祖忙問為何,難道他們會造反?趙普回答,他們雖不會造反,但其制馭屬下的水准不够,如果其屬下造反,我恐怕他們會身不由己。

太祖笑道,你多慮了,這些人皆是心腹,不會有負於我。趙普反問,難道陛下不是有負於周世宗嗎?這句話讓宋太祖恍然大悟,於是採納了趙普的建議,剝奪了禁軍大將的兵權。上述記載說明,這一故事的策劃人其實是趙普,而且並沒有出現喝酒吃飯的場景。

後來,王曾的《筆錄》中對此的記載開始豐富起來。太祖在聽從趙普的建議後,思索良久,不得已乃設宴款待諸將。宴席上,太祖先是和大家一起回憶了當年共同奮鬥的艱苦歲月和同袍之間親密無間的戰友之情,接著話鋒一轉說道,我和諸位義同兄弟,本不該如此猜忌。

但言官們說得太多,以至於我腦袋都大了,你們說我怎麼辦?大家不如各自選擇風水寶地,出鎮外藩,廣置產業,為富一方,豈不悠哉快活?太祖還表示,自己願和大家結為兒女親家,共保富貴。石守信、王審琦等叩頭謝恩,不久便交出兵權,到地方上享受美好生活去了。

這段描述,已經有了“杯酒釋兵權”的雛形。待到司馬光寫《涑水紀聞》時,又對宋太祖君臣之間的對話有了更為詳實的補充。李燾在敘述這段故事時,主要以《涑水紀聞》的文辭為主,同時兼顧《筆錄》《談錄》的說法。但不管怎樣,畢竟沒有官方史料作為支撐,確實很難服眾。

質疑者的第二個觀點,就是“杯酒釋兵權”沒有記載確切的發生時間。上述三部筆記,對於該事件的發生時間全都略去不提。如果這是一個真發生過的事情,而且連君臣對話都有描述,卻為什麼偏偏在發生時間上不做說明?

為此,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將此事的發生時間定為建隆二年(961年)七月,理由是這年七月後石守信、王審琦等都到地方上工作了,但這顯然無法作為“杯酒釋兵權”就是在七月發生的確鑿證據。

質疑者的第三個觀點,就是在建隆二年七月前後,宋太祖不可能召集諸將宴飲。因為在當年六月,太祖之母杜太后去世。按照禮法,七月正屬於國喪期,宮中上下是禁止飲酒的。宋太祖事母至孝,不會違背禮法而與諸將宴飲,所以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性值得懷疑。那麼,這件宋朝開國時的重大事件真是由後世文人杜撰的嗎?

為什麼不是真的?我們先解答一個問題,那就是李燾所取材的三部筆記的可信度到底如何,它們是否能够作為正史撰寫時的依據?據《宋史》記載,王曾“進止皆有常處,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幹以私。”就是說他為人處世很有原則,平時不苟言笑,別人都不敢跟他造次。此外,他對一切虛幻之事都深惡痛絕。

一次他在外地任知府時,轄區發生了一起所謂的“帽妖擾民”事件,就是說有個長得像帽子的妖怪在夜間驚擾百姓,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王曾聞訊後,命令夜裡打開官府大門以安民心,同時加派人手巡視街頭,遇有散佈謠言的馬上捉拿,最終證實所謂妖怪乃是好事者訛傳。

這樣一個人,會對自己記載的歷史事件造假嗎?此外,《涑水紀聞》的作者司馬光更是被史學界公認的嚴謹認真的一代大師,難道他會無憑無據地虛構出“杯酒釋兵權”這個故事來嗎?

應該說,“釋兵權”一事肯定是存在的。早在建隆二年閏三月,太祖便罷免了殿前都點檢慕容延釗和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的職務,讓他們出鎮地方。二人走前,太祖還親自設宴送行,並讓他們在地方上廣置產業,允諾與其世代共保富貴。

看來,讓手握重兵的大將們離開中央到外地快活享樂,似乎是太祖一貫的做法。囙此,他把石守信等老哥幾個派到地方當土豪,並不是沒有可依據的慣例,絕不是一時性起而至。所以,即便沒有“杯酒”,我們也不能否定“釋兵權”的存在。而司馬光等人的筆記,無非是在真實歷史事件的前提下,對具體內容進行了合理化的加工。

那麼,太祖究竟可不可能通過宴飲的管道來解除功臣宿將的兵權?非常有可能。

首先,杜太后雖然在六月逝世,但按照傳統的“以日易月”的制度,皇帝25天后即可解除喪期。“以日易月”是怎麼回事?一般來說,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實際上是25個月。因為24個月是兩年,25個月就是三年了。

但作為日理萬機的天子,不可能真的守孝25個月,否則國家就該亂套了。所以天子可以用一天來代表一個月,也就是以守孝25天來代替守孝25個月。杜太后去世於六月二日,那麼在六月底宋太祖即可解除喪期,七月份與諸將宴飲也就沒有問題。

再者,太祖一生嗜酒如命。他曾自己說道:“朕每因宴會,乘歡至醉,經宿,未嘗不自悔也。”除了宴會上要喝到大醉外,和太祖相關的許多大事中,都不乏其飲酒的記載,陳橋兵變中他便是通過大醉而裝作毫不知情。

囙此,喝酒對宋太祖來說已不僅是嗜好,而是一種慣用的手段和技巧。對於解除宿將兵權這件大事,為什麼不也用這種手段進行呢?綜上所述,在建隆二年七月的某天,宋太祖在酒酣耳熱之際、談笑風生之中,順利收回大將們的兵權是基本可信的。儘管文人們的筆墨在描述中難免會有誇張和渲染的成分,但這一事件的真實性不容置疑。

其實不是一件事。也許有人會說,就算“杯酒釋兵權”是真實的,可還有一個疑問:光憑喝個酒,這幫手握重兵的功臣宿將就會交權嗎?確實,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要知道,宋朝所取代的五代是一個暴力至上的時代,誰胳膊粗、拳頭大,誰就是老大。

正所謂“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爾。”而建隆年間距離五代結束時間不長,這種迷信武力的風氣並未完全消失。既如此,石守信等大將為什麼會在宴席之間乖乖就範呢?其實,為了這頓酒喝得不糟心,宋太祖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工作。看似一蹴而就的背後,實際上是多個事件相互作用的結果。

首先,北宋輔一建立,昭義節度使李筠、成德節度使李重進便扯起了反旗。得益於宋太祖及時行動、指揮有方,這兩次反叛沒有掀起大浪就被迅速平定了。兩場平叛戰爭的勝利,給了當時各路藩鎮一個有力的震懾,讓他們明白時代不同了,這位新老大可不是好惹的。

隨後,宋太祖趁熱打鐵,不聲不響地解除了禁軍中地位最高、資歷最老的兩位統帥慕容延釗和韓令坤的兵權,讓其出鎮地方。這樣一來,即便有人再想跳出來,也不可能了。一把手都被罷免了,誰還會跟著二、三把手繼續折騰?

况且這個罷免不是再也不用,而是以优渥的待遇來換取其從中央到地方任職。既然有比以前更好的條件,那幹嘛不去?於是乎,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聽話”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這群禁軍將領,早就習慣了與宋太祖的君臣之別。他們雖然都是和太祖一起摸爬滾打的戰友加兄弟,但在大宋建國前後的一系列南征北討中,他們感受到了太祖的英武霸氣,瞭解到這不是個一般的上級,因而更加心甘情願地服從其令為其效命。

再加上宋太祖本身在禁軍最高統帥——殿前都點檢的位置上做過不少年頭,通過恩威並施的手段馭下得力,使部屬們無不是服服帖帖的。囙此,等到老趙黃袍加身成為天子,那些功臣宿將即使是生死兄弟,也不得不在這樣一比特實力派老大面前恪守臣節。

所以,“杯酒釋兵權”的成功,是宋太祖不停提升自己、鞏固權勢的結果,這種長年累月的不懈努力,使他得以在和禁軍將領的博弈中最終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說,雖然“杯酒釋兵權”不乏演義和誇張的成分在內,也不乏後世文人對宋太祖的刻意美化,但其並非是子虛烏有的杜撰。通過這件事,宋朝較好解决了統兵將領居功自傲尾大不掉的問題,避免了重蹈五代諸朝短命敗亡的覆轍。而且,它還開創了一種理性解决開國皇帝與功臣之間關係的範例,這對於宋朝文化、經濟的全面繁榮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本文標題: 杯酒釋兵權到底真的發生過嗎?趙匡胤的目的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8321026074
相关資料
秦宜祿老婆被搶之後秦宜祿後來又是什麼下場
之後呂布還對劉備不放心,又一次將他擊潰。因為關羽的妻子還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所以他希望等破城以後,曹操能把秦宜祿的妻子杜氏讓給自己。秦宜祿的老婆被强占,但是形勢逼人,不得不歸降曹操。但是無論如何,曹操這個舉動肯定讓秦宜祿感到很羞辱。秦宜祿還有
標籤: 秦宜祿 曹操 三國 劉備 關羽
多爾袞清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卻死的莫名其妙呢?
儘管多爾袞的母親遭此厄運,但當多爾袞的兄長皇太極與其他貝勒共同掌權時,多爾袞忠誠地追隨他。皇太極賜予多爾袞墨爾根代青貝勒的稱號,並將正白旗交給他統轄。
標籤: 明朝 滿族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滿族文化 漢族文化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外交家,他有哪些事蹟呢?
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如果說霍去病是上天賜給西漢帝國專門痛扁匈奴的一柄利劍,那麼班超就是東漢帝國在西域一面堅不可摧的神盾。欲破匈奴,須先斬斷其“右臂”,控制住西域各個綠洲王國,形成東西夾
標籤: 西域 班超 漢朝 中國古代史 龜茲 匈奴族
洛陽和長安相比唐朝為什麼把都城遷到長安
長安秦末漢初,長安其地時為秦都咸陽的一個鄉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長安君的封地,囙此被稱為“長安”。一是長安城牆下豪雨都能坍塌,二是長安城的大的畸形了。唐朝基本就是敵方勢力只要能打到長安城下就很快淪陷。
標籤: 洛陽 唐朝 長安城 國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