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各朝帝王封禪時為何會選擇去泰山?有何講究

在這些祭祀典禮中,最為隆重盛大的莫過於封禪儀式。可封禪本質上是王朝更替,帝王受命易姓後,功成封禪。李隆基包括宋真宗趙恒,還是延續秦漢留下的封禪儀式,選擇泰山作為舉辦儀式地點。囙此,封禪儀式之所以會在泰山舉行,無非是儒生將泰山視為宗教聖地,封禪又源於儒家文化,泰山居於五嶽之首。

封禪儀式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古國,更乃禮儀之邦。古往今來,各種祭祀儀式層出不窮。

上古時期,周天子信奉巫術。遇上大事,便用巫術占卜吉凶。到了秦漢時節,黃老之道、儒家等學論又摻雜諸多神學定義。各種文化碰撞,誕生出了許多具有中華特色的祭祀典禮。

在這些祭祀典禮中,最為隆重盛大的莫過於封禪儀式。

何為封禪?古人雲:“築土為壇,報天之功。”封禪,就是人間帝王一統天下之後,對天地父母的報答。

司馬遷曾在《史記·封禪書》中,借由管仲之口稱:“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拋開迷信學說,古代帝王為何要封禪?為何只有在泰山,才能舉辦封禪典禮?

封禪,就是那些躊躇滿志,坐擁江山的君王,天下一統後登封泰山,彰顯“君權神授,奉天承運”。

向天上彙報,凡間在他管轄之下的文治武功盛况。無論哪朝哪代,擁有一定功績,為大家熟知的帝王才有資格封禪。泰山封禪,也代表著無上榮耀。

據儒家說法,自古以來只有“受命”帝王或蓋世英主,才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

《漢書·郊祀志》記載,春秋時期,齊國霸主齊桓公想前往泰山封禪,他與丞相管仲商議,卻遭到管仲的極力反對。

齊桓公很詫異,反駁道:“九合諸侯,一統天下,難道連我都沒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嗎”?

管仲無奈,只能編出一個理由:“大王,你的號令、功勞足够大,卻缺乏祥瑞。沒有祥瑞,則無法證明您是具有統治合法性的君權神授。”

《史記·封禪書》:“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裡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

今鳳皇、麒麟不來,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

也就是說,管仲將“鳳凰”、“麒麟”等靈異之物的降臨,稱作是君王受命的“符瑞”。最終,這個理由被齊桓公接受了,在最後一刻打消了封禪的念頭。

大家想想,連春秋霸主齊桓公都沒有資格封禪泰山,可見,想舉行風風光光的封禪儀式,並不是每一位帝王都能做到。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兩位帝王。恰好,這二人都曾前往泰山封禪。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舉行封禪儀式。

史書記載,秦始皇先找到齊魯儒生,讓他們依照史料典籍,製定一套具體可行的封禪典禮流程。儒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並沒有為秦始皇促成這件事。

到最後,秦始皇先登泰山之頂封,再下山到梁父山地禪,算是用秦國的一套祭祀禮儀完成了封禪儀式。宰相李斯,把秦始皇前往泰山封禪的經過,加以“刻石以頌”。

漢武帝劉徹即位初期,西漢周邊局勢尚不穩定。等到衛青、霍去病五戰匈奴,封狼居胥後,劉徹也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

元鼎四年(西元前113年),有人在汾陰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西南榮河鎮廟前村)得到寶鼎。經過鑒定,認定此乃“周鼎”。天祚有德,寶鼎自出,漢武帝劉徹憑藉這股祥瑞,登頂泰山封禪。

不同於秦始皇嬴政的强行登頂泰山,漢武帝劉徹是古往今來,將封禪儀式舉行的最為完美,又合乎天意的帝王。

西漢滅亡,東漢隨之建立,漢光武帝劉秀想效仿前輩再度封禪。可封禪本質上是王朝更替,帝王受命易姓後,功成封禪。劉秀本乃西漢劉氏宗親,他所建立的朝代延續了西漢正統。

囙此,劉秀登頂泰山封禪,屬於不合乎禮法,遭到當時許多人的責備。而整個東漢與兩晉南北朝,只有光武帝劉秀一人封禪。直至600餘年之後的唐朝,才有繼任者再度封禪。

在大家心中,唐太宗李世民是當之無愧的英才明主。他在位23年,開創史無前例的“貞觀盛世”,奠定盛唐之基礎。

不論從哪方面來看,唐太宗李世民是繼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之後,最有資格前去泰山封禪的帝王。但李世民在位時,他並沒有成功封禪。

據《唐史》記載,李世民考慮到國家民生凋敝。他不願,更不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前去封禪。史學家研究,李世民其實很想前往泰山封禪,但心中卻有個顧慮。

西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他親手殺害哥哥李建成,而後奪得皇位。因為這場政變,讓李世民背負殺兄弑弟的罪名。思忖再三,李世民沒有封禪。

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繼承父親遺志,於麟德二年(西元665年)10月從東都洛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隊伍相距數百裏,人鳴馬嘶,盛勢浩大”。

天册萬歲二年(西元696年),武則天建立了周朝,取代大唐,她親自前往嵩山,封禪少室山。武周之後,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

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李隆基封禪泰山,向上天禀告自己撥亂反正,延續李唐正宗血脈的壯舉。

唐朝滅亡,五代十國隨之興起,群雄並立。西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滅南漢,平後蜀,取得了卓越功績。

由於趙匡胤離奇駕崩,宋太祖未能成功封禪。太平興國九年(西元984年),宋太宗趙光義則是想代替哥哥前往泰山封禪。卻因為各種意外,導致未能成行。

等到宋真宗趙恒即位,在位前期勤於政事,促成“咸平之治”。後來御駕親征,挫敗遼軍於澶淵,達成“澶淵之盟”,實現宋遼百年和平。

但在位後期,沉溺於封禪之事,想利用封禪泰山,向世人宣告北宋花團錦簇,內外安定的繁榮假像。廣建宮觀,勞民傷財,導致社會矛盾加深。

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正月,宋真宗宣稱自己接到神人托夢,有三卷天書,從天而降。打開一看,天書上寫的是:“封受命。興於宋,付於慎,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以此鼓吹天降祥瑞,於1008年10月,封禪泰山。

史料記載,宋真宗所採用的封禪儀式,基本上繼承了唐玄宗確定下來的一整套細節,只是在一些流程上進行了些微調整。然而,經過這次封禪儀式,反而加速了北宋敗落的行程。

自大中祥符元年至天禧三年(西元1019年),宋真宗宛若癲狂,一股腦封完整個五嶽。

此舉,讓北宋軍民陷入“假大空”的幻想裏,反倒是北邊遼國一天天强盛。最終,一場“靖康之變”讓北宋徹底覆滅。

《宋史·真宗紀》評說天書封祀是“一國君臣如病狂”。

到了明清時期,諸如明太祖朱元璋、永樂帝朱棣,包括清順治、康熙、雍正等帝王,都沒有選擇封禪泰山。其主要原因,莫過於宋真宗趙恒前車之鑒,導致這些帝王不想湊熱鬧。

從以上幾個例子不難看出,封禪泰山並非是件易事。諸如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英才明主,都不敢輕易封禪。

足以證明這項典禮儀式,背後隱藏著複雜而深刻的政治邏輯,其還有諸多迷信色彩。最後再來聊聊,為何封禪儀式要在泰山舉行?

《後漢書·烏桓傳》有所記載:“其俗謂人死,則神遊赤山,如中國人死者魂歸岱山。”

從中可見,泰山在國人心中特殊地位。另外,泰山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之地,亦為齊魯之地祥瑞。自然,泰山是所有儒家學者心中的文化與政治中心。

封禪儀式來源於儒家學統,即便秦始皇與漢武帝同屬關中帝王,但他們卻不得不屈從於儒家文化,前往宗教中心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武則天,這位女皇打破常規,選擇在嵩山封禪,是因為她覺得嵩山乃天下之中心,而自己的武姓,源於周朝姬姓,追溯到周天子身上。所以,武則天效仿周武王在嵩山祭天,她也選擇去嵩山封禪。

畢竟,歷史上只有一個武則天。李隆基包括宋真宗趙恒,還是延續秦漢留下的封禪儀式,選擇泰山作為舉辦儀式地點。

囙此,封禪儀式之所以會在泰山舉行,無非是儒生將泰山視為宗教聖地,封禪又源於儒家文化,泰山居於五嶽之首。但隨著東漢滅亡,南北文化逐漸包容統一,於是魏晋時期便有人提出“五嶽皆可封”的觀點。

總的來說,封禪儀式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皇權在長達千年的不斷演變中,始終地位穩固。

對於封建統治者而言,他們迫切地希望通過封禪儀式,達到君權神授的動機,向世人宣告自己多麼英武。

“在德而不在封禪”。依現代人的觀念來看,只有依託完善的法律法規,與一定的智慧,才能治理好整個國家,而並非什麼天意。一個朝代的興亡更迭,與虛無縹緲的天意不存在聯系。

儒家文化其中有可取之處,封禪泰山儀式則屬糟粕。所謂的“正統君王論”,只是那些古代統治者自欺欺人的幌子罷了。

本文標題: 在古代各朝帝王封禪時為何會選擇去泰山?有何講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7406195014
相关資料
哥舒翰是唐朝的名將,為何會被安祿山大敗呢?
哥舒翰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功過難分,爭議極大的唐朝“名將”。有人認為哥舒翰是一個徒有其名的無能將軍,也有人責備他沒有為大唐堅守到最後一刻,而更多的人會批判向安祿山下跪投降,苟且偷生。哥舒翰用損失數萬人的代價,終於拿下石堡城。由此,哥舒翰一時之間
標籤: 哥舒翰 唐朝 歷史 王忠嗣 吐蕃 大唐
明朝軍隊在薩爾滸戰役占盡優勢,為何卻最終大敗呢?
占盡優勢的明朝軍隊,為何會大敗於薩爾滸之戰?側翼得不到保證,後金軍隊只能在略有斬獲後,退兵甘休。就此來看,明朝軍隊的作戰素養和整體佈局,遠勝於後金政權的八旗軍隊。使努爾哈赤不審敵情,分兵拒敵,則勝負之數,仍未可知。
標籤: 明朝 努爾哈赤 薩爾滸之戰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明朝歷史
楚漢爭霸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項羽到底敗在什麼地方
“楚漢爭霸”的故事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更容易接近項羽了,可以找機會把自己的謀略和計策,獻給項羽,不愁得不到重用。並且項羽還坑殺過十多萬秦軍,這就導致項羽失去了民心。為什麼劉邦得到了天下,而項羽怎麼就失去了天下?依筆者看不完全是項羽
標籤: 項羽 劉邦 韓信 歷史 西漢 楚漢戰爭
諸葛亮廢了李嚴後,為何卻重用李嚴的兒子呢?
李嚴,後改名為李平。囙此,諸葛亮否定了李嚴的請求。基於此,在運送糧草這一事件上,諸葛亮聯合蜀漢大臣來彈劾李嚴,將其廢為平民,目的就是徹底解决掉這一隱患。諸葛亮將李嚴廢為平民後,為什麼繼續重用李嚴的兒子呢?在很多人看來,既然諸葛亮將李嚴廢為平
標籤: 李嚴 諸葛亮 李豐 劉備 三國人物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