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之戰中,趙國為何能够打敗秦國大獲全勝呢?

此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國軍隊接近20萬人的傷亡,延后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趙國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慘敗,而在邯鄲之戰中大獲全勝?趙國敢於撕毀合約,根本原因在於趙國君臣認為趙國仍然可以與秦一戰。趙國君臣對再度開戰並戰勝秦國,還是有信心的。趙國君臣認為秦國會在第二年發動進攻。

邯鄲之戰是西元前259年至西元前257年秦國與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此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國軍隊接近20萬人的傷亡,延后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趙國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慘敗,而在邯鄲之戰中大獲全勝?

西元前260年到西元前257年,秦、趙之間爆發了兩場以傾國之力火拼的大戰。第一場是長平之戰,秦軍擊敗了趙、韓聯軍,前後殲滅趙軍四十五萬;第二場是歷時十七個月的邯鄲之戰,趙、魏、楚數十萬大軍擊敗秦軍,還趁勢收復了大片失地。邯鄲之戰雖沒有長平之戰那樣廣為人知,但其對列國形勢的影響卻大於長平之戰。邯鄲之戰還衍生出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如竊符救趙、毛遂自薦、脫穎而出、虛左以待、不遺餘力,這些事件背後無不充滿著奇謀妙計和大國博弈。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秦、趙長平之戰以趙國的慘敗結束,秦軍主帥白起派人向秦昭襄王請求“益兵糧”,“欲遂滅趙”。但第二個月白起就被徵召還朝了。對於白起被召回的原因,《史記》的說法是趙國派策士離間秦國宰相範雎與白起的關係,範雎因嫉妒白起會立下更大的功勞而向秦昭襄王進讒言。

白起雖被召回,但秦國攻趙的既定方略沒有變,秦軍在王齕、司馬梗的率領下繼續對趙國發動進攻。在幾個月的時間裏佔領了上黨地區和太原郡,甚至還攻取了距離趙都邯鄲僅六七十裏的武安。趙軍雖然節節敗退,卻也在拼力抵抗。秦軍攻取武安後,已經成為强弩之末。從秦軍進駐長平開始,戰爭已經持續了九個月。

秦軍在長平殲滅了趙軍主力,但秦國兵卒也是“死者過半,國內空”;出現了“國虛民饑”的情况。秦國一時半會還滅不了趙國,而一旦楚、魏、齊等國介入秦、趙之戰,秦國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况。戰爭固然使趙國處於崩潰的邊緣,但也將秦國帶進了危險的境地。最終,秦昭襄王接見趙國特使趙郝,開始議和。

縱然是和談,秦昭襄王也要擺出盛氣淩人的架勢,他要求趙孝成王本人來秦都咸陽以顯示趙國和談誠意。這下可引起了趙國朝廷的激烈爭論。四十年前楚懷王入秦被扣之事一直在警醒各國——虎狼之秦不可信,但是為了江山社稷,趙孝成王還是不顧群臣反對,赴秦和談。《史記·虞卿列傳》載:“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媾。”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秦國罷兵。

趙孝成王回國後,以大臣虞卿為首的反秦派堅決反對割地給秦國。虞卿的理由很充分,秦國對趙國的進攻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秦國罷兵並非是見到趙國慘狀而動了惻隱之心,而是秦國已經筋疲力盡。現在,趙國要將秦軍無力佔領的六座城邑白送給秦國,並不明智。再說割地給秦並不能保證秦國明年就不攻打趙國。秦國對土地的欲望是無窮的,如果面對秦國的威脅,趙國每次都要割地求和,那早晚有一天趙國將無地可割。虞卿認為,與其將六座城邑割給秦國,不如將城邑送給齊、楚、魏等國,組織諸侯合縱攻秦,到時候還能佔領秦國的土地作為補償。

虞卿的主張再度引發了趙國群臣的激烈論戰。趙孝成王反復權衡,自覺不能一錯再錯,最終採納了虞卿的建議,撕毀合約,拒不割地,積極備戰。趙國君臣“早朝晏退,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親燕、魏,連好齊、楚,積慮並心,備秦為務”。這一年,趙國將靈丘送給了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作為封地,建立了趙、楚聯盟。

趙國敢於撕毀合約,根本原因在於趙國君臣認為趙國仍然可以與秦一戰。自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事實力蒸蒸日上,不輸秦國,策士稱“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趙國君臣對再度開戰並戰勝秦國,還是有信心的。當然,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就是趙人認為即使他們再度戰敗,也不會亡國。

面對趙國的背約負盟,秦國自然要出兵討伐,只是經歷長平之戰後,秦國也需要休養一段時間。趙國君臣認為秦國會在第二年發動進攻。不過,他們低估了秦國這架戰爭機器的運轉效率,議和八個月後,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秦軍直抵趙都邯鄲。秦軍主帥的最佳人選應該是白起,但白起稱自己正在生病,無法統軍,畢竟此時白起已經六七十歲了。

秦昭襄王年紀比白起還大,權衡之後,沒有勉强白起,而是任命了一比特叫做王陵的人為主將。此人在史料中僅此一見,也不知是沙場宿將還是秦廷新貴。但面對攻城戰,縱然是名將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進攻一方可能付出了巨大的人員物資損耗,但毫無所得。王陵就是這樣,率軍猛攻邯鄲數月,結果敗多勝少,損失慘重,不得不請求增兵。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國援兵到達前線,王陵向邯鄲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結果再度慘敗,損失了“五校”的兵力。“校”是次於將軍的高級武官,“一校”的兵力從一兩千到上萬不等,戰時人員編制比較充實,秦軍應該損失了數萬人。眼看王陵取勝無望,秦昭襄王卻並不打算罷兵,而是决定換將。

秦昭襄王想讓白起代王陵為將。此時白起早已病癒,但他卻不看好這場戰爭。白起認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秦昭襄王派宰相範雎去勸說白起,白起本來就怨恨範雎,更加百般推脫,最後乾脆說自己又病了。秦昭襄王憤憤地說:“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於是派大將王齕替代王陵伐趙,結果“圍邯鄲八九月,死傷者眾而弗下”。趙國還不斷出兵偷襲秦軍後方糧道,導致秦軍軍心不穩。

隨著秦軍的進攻屢屢受挫,諸侯對秦、趙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最初齊、魏兩國是與秦國合作攻趙的,《戰國策·秦策三》載:“秦破馬服君之師,圍邯鄲,齊、魏亦佐秦伐邯鄲,齊取淄鼠,魏取伊是。”然而,隨著頓兵堅城之下的秦軍屢戰屢敗,魏國的立場開始動搖。

當時的魏國國君是魏安僖王,他還有一個以謙恭仁愛而聞名天下的弟弟——信陵君魏無忌。兩人的姐姐是趙國宰相平原君趙勝的夫人,平原君是趙孝成王的叔叔。平原君及其夫人多次寫信向魏安僖王和信陵君陳述厲害關係,希望魏國能救援趙國。然而,這時的魏安僖王對秦國多少心存畏懼。

想當年,年輕氣盛的他繼位伊始就與秦國開戰,聯合趙、韓,烦乱十五萬大軍與秦戰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結果慘敗。他痛定思痛,開始調整對外策略,對秦國基本保持著臣服或和平的狀態。此次秦圍邯鄲,魏安僖王最初是想趁亂佔領一些土地,後來發現秦國是真的要滅趙,唇亡齒寒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在平原君夫婦和信陵君的勸說下,魏安僖王派大將晋鄙率軍十萬救趙。

秦國聽聞此事,立即遣使者告訴魏安僖王:“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安僖王猶豫了,環視諸侯,除齊國曾攻趙外,楚、燕、韓對這場戰爭都持觀望態度,如果魏國過早捲入這場被戰爭,似乎並非明智之舉。於是,他命令已經行至蕩陰的晋鄙停止前進,就地駐軍。

平原君和夫人只好再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本就是俠肝義膽,更何况是去救自己的親人。他發動了一批人反復向魏安僖王進言,但魏安僖王不僅不為所動,還派了一名將軍去趙國,勸說趙國尊秦王為帝以換取秦國退兵。信陵君見此情狀,便打算率門客赴趙死難。這時,信陵君曾虛左以待的隱士侯嬴進獻了一條奇計。他先讓信陵君去求魏安僖王的寵妃如姬去偷兵符。信陵君曾替如姬報了殺父之仇,如姬一直感念其恩,所以冒險偷出兵符,交給了信陵君。

而後,侯嬴推薦了大力士朱亥陪同信陵君前往晋鄙大營接管兵權。晋鄙核驗兵符後,仍然懷疑信陵君是否受真的受王命而來,不肯交出兵權,於是朱亥趁晋鄙不備,用藏在衣袖中的四十斤鐵椎當場擊殺了晋鄙,信陵君才得以接管兵權。隨後,信陵君選出八萬精兵,進抵邯鄲。

魏軍到達邯鄲不久,春申君率楚國援軍也趕到了。楚軍是平原君親自請來的,這其中還有個毛遂自薦的故事。《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平原君赴楚求救前,想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二十名隨從,結果只有十九個中意人選。這時有個叫毛遂的門客自告奮勇,願隨同前往。平原君對毛遂的能力表示懷疑,因為他作為門客的這幾年一直默默無聞。毛遂說,以前沒有表現的機會,現在正是他脫穎而出之時。平原君想了想,就帶上了毛遂。面見楚國君臣時,平原君向楚考烈王反復陳述利害關係,“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見此情景,毛遂持劍上前,以武力脅迫楚考烈王答應出兵救趙。隨後,平原君、毛遂與楚考烈王歃血為盟。事定,平原君稱讚毛遂:一人之辯,重於九鼎大呂;三寸之舌,强於百萬之師。

這個故事戲劇色彩濃厚,一些細節應該是文學創作。楚國出兵救趙其實是楚國的既定策略,去年楚國令尹春申君接受了趙國的封邑,就說明楚國有意聯趙抗秦。只是在出兵的時間上,楚國君臣的想法和魏安僖王一樣,都不想過早捲入。他們希望秦、趙兩國拼得兩敗俱傷,然後他們再出兵,這樣勝算更大,在未來的談判中籌碼也更多。這是戰國時期各國慣用的手段。

魏、楚援軍到達邯鄲的時間,史無明文,據現有史料推測,大概在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八九月間,也就是秦圍邯鄲一年之後。有兩則史料可做佐證,《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為蔡尉捐弗守,還斬之。”這裡有兩處文字錯誤。秦曆以十月為歲首,年底不應再有十月,學者指出,“十”當為“九”之誤。再有,“蔡”應是“葵”之誤,據《古本竹書紀年》,“葵”又作“鄈”,其地在今河南博愛西北。秦國守衛葵城的軍官在魏國的進攻下弃城而走,逃回秦國後被秦昭襄王下令處死。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張唐攻鄭,拔之”。這裡“鄭”應作“鄈”,也就是說魏國攻佔葵城的第二個月,秦將張唐就把葵城奪了回來。

既然九月份秦、魏之間已經互相攻伐,說明之前信陵君已與秦軍開戰,而且我們可以推測出魏安僖王應該是默認了信陵君的行為,並與秦全面開戰。當楚軍也抵達邯鄲附近後,趙、楚、魏聯軍對秦軍佔據了優勢。聯軍不僅人數眾多,而且人才薈萃。趙軍有廉頗、樂乘;楚軍有景陽;信陵君門客中也有不少深諳兵法者,這些門客後來還編了一本書叫《魏公子兵法》。聯軍將星雲集,秦軍屢屢失利。

史稱“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白起感慨:“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又急又氣的秦昭襄王再度派範雎去請白起,白起不想毀了自己一世英名,以病情加重為由加以搪塞。秦昭襄王震怒,下令將白起降職為普通士兵,遷居陰密。白起則裝病裝到底,稱病重無法行動,秦昭襄王許以暫留咸陽。

王齕率秦軍與聯軍激戰了三四個月,戰爭的範圍擴大到太行山以東、黃河下游河段以西的南陽、河內地區,雙方反復爭奪一些重要的軍事據點。《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秦軍增兵汾城。這個汾城在黃河北岸,與廣武隔河相望。汾城是當時黃河下游的戰畧要地,原屬韓國,秦昭襄王四十三年被秦國攻取,至此又被聯軍攻佔。聯軍佔領汾城是為了切斷秦軍補給。

當時,秦軍進攻邯鄲,軍需物資都是從渭水入黃河,經過黃河沿線的各個秦軍據點,最後走一段陸路送到前線。沿線的這些軍事據點維繫著秦軍的生命線,所以秦軍才會增兵汾城。秦國的援兵並沒有扭轉前線的局勢,十二月,聯軍對邯鄲城下的秦軍發起了總攻,秦軍大敗,主將王齕率殘部逃往汾城秦軍大營,副將鄭安平率兩萬人投降聯軍。邯鄲解圍。

聽聞敗訊,火冒三丈的秦昭襄王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遷怒於白起,命其立即離開咸陽。白起方“出咸陽西門十裏,至杜郵”,宰相範雎又向秦昭襄王進讒,說白起心懷不滿,口出怨言,於是秦昭襄王直接賜劍讓白起自裁。白起堪稱戰國數一數二的將才,只是過於殘暴,殺戮太重,然死非其罪,令人唏噓。《戰國策·秦策三》說:“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邯鄲之戰自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到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正符合《戰國策》所說的十七個月。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是秦昭襄王意氣用事的結果,秦國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邯鄲解圍後,戰爭並沒有停止。聯軍主力指向汾城的秦軍,秦昭襄王五十年二月,秦軍在汾城和廣武之間搭建了黃河浮橋,與聯軍展開激戰,大破聯軍,“斬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萬人”。張唐、王齕乘勝攻取了魏國寧邑、趙國新中,秦國還將新中改名叫“安陽”。然而,這幾次勝利尚不能扭轉秦軍在總體上的失敗。趙、魏、韓、楚掀起了“收復失地運動”。趙國收復了武安、太原等地;魏國攻佔了“陶、衛之地六百裏”;韓國收復了汝南大片地區。

趙、魏、韓、楚形成的合縱聯盟也日益鞏固,秦軍佔領新中後幾個月,趙軍又奪回新中,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國再度攻打新中,魏、韓、楚救趙,秦國撤兵。此後數年,秦國雖然也不斷出兵攻擊各國,甚至還滅了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但其相對衰落的勢頭卻不可避免。趙國逐漸恢復了元氣,並一直與秦抗爭,成為合縱聯盟的重要組織者和領導者;魏國軍事實力迅速提升,十數年間,東征西討,屢戰屢勝,“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楚國北滅魯國,西卻强秦,南征百越,“當是時,楚複强”。

邯鄲之戰的失敗,使得秦國對山東六國的咄咄攻勢變弱了,甚至有三四年的時間秦國未對六國發動戰爭,從後來的歷史來看,這場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滅六國的步伐。

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的兵力相差無幾,一個五十多萬,一個四十多萬。而在邯鄲之戰中,秦趙的兵力相差巨大。趙國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戰敗,而在邯鄲之戰中獲勝呢?

一、長平之戰中,趙國伐謀失敗,而在邯鄲之戰中,趙國伐謀成功。

所謂伐謀,就是堅持正確的作戰方針,而正確的作戰方針來自於正確的戰畧分析和判斷。在長平之戰中,趙王對秦趙的實力對比沒有清醒的認識,所以才會責怪廉頗只守不攻,而廉頗採取堅守的策略,也是在與秦軍的幾次局部戰鬥中失敗,才决定採取趙軍堅守不戰、以逸待勞、等待秦軍疲憊撤退時,再尋找戰機的作戰方針。從後來看,廉頗這個作戰方針是正確的,如果趙軍堅持幾年,秦軍必退。如果再聯合其他國家從其他方向進攻秦軍,秦國必然失敗。

在邯鄲保衛戰中,趙王頭腦徹底清醒了,下决心抗秦,自己以身作則,上下同仇敵愾,堅持依託邯鄲堅固的城池不出戰,同時聯絡其他諸侯國救援,才導致秦軍傷亡巨大,攻打邯鄲失敗。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只是趙王這一塹,付出成本太大,趙國辛苦幾百年的基業因一戰而垮塌,四十多萬精壯軍士卻被坑殺。

二、長平之戰中,趙國伐交失敗;而在邯鄲之戰中,趙國伐交成功。

在長平之戰中,趙王一直惦念著韓國的上黨郡,妄圖接受韓國上黨郡為趙國所有。在秦趙兩軍處於戰畧相持階段時,趙王沒有認清秦趙決戰的戰畧形勢,居然想向秦國妥協定和,並派出使臣。而秦國為了防止趙國合眾連橫,一方面熱情接待趙國使臣,顯示秦趙不會決戰的態勢,麻痹了趙王,也麻痹了齊、楚、燕、魏等國。一方面暗中割捨土地給魏國,不讓魏國出兵救趙國。一方面施離間計,離間廉頗,使趙王下决心臨陣換帥,用趙括替代廉頗。

在邯鄲之戰中,趙國將本來獻給秦國的六個城池,給了其他國家。使齊、燕、魏、楚等國都願意和趙國結盟,援助趙國,因為趙國如果滅亡,其他國家就會被秦國各個擊破,唇亡齒寒的道理各國都懂。如果趙王在長平之戰中,捨得拿六個城池給其他國家,恐怕齊、燕、魏、楚等國紛紛救趙,長平之戰焉會戰敗?可見,趙王在長平之戰中伐交太小氣,是因為自以為是,才導致伐交失敗;而在邯鄲之戰中伐交很大方,是因為趙王對戰勝秦軍毫無底氣,面臨絕境,才使伐交成功。

三、長平之戰中,趙國伐兵失敗;而在邯鄲之戰中,趙國伐兵成功。

在長平之戰中,趙王沒有堅持廉頗正確的作戰方案和任用廉頗為帥的堅定決心,而是聽了秦國的離間計,責怪廉頗堅守不出,臨陣換帥用趙括替換廉頗,這是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否則,即使在伐謀、伐交不成功的情况下,趙軍也不至於全軍覆沒。趙王之所以不信任廉頗,是因為趙王的作戰指導思想和廉頗的作戰方針不一致,是因為趙王缺乏堅定的作戰决心,是因為趙括盲從趙王訓示,同時用兵輕率,才導致慘敗。

在邯鄲之戰中,趙王不再抱有幻想,而是堅持“堅守邯鄲、持久防禦、避免決戰、以待外援”的作戰方針不動搖,這才使邯鄲保衛戰不但成功,而且大敗秦軍,收復了太原,魏國也收復了河東,韓國收復了上黨。可見在戰爭中,正確的作戰方針很重要,而堅持正確的作戰方針更重要,否則伐兵難以成功。

本文標題: 邯鄲之戰中,趙國為何能够打敗秦國大獲全勝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2832326659
相关資料
郭嘉究竟有哪些事蹟?為何他的評估如何之高?
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到底有多厲害?郭嘉不死真的在無三國?郭嘉字奉孝,潁川郡陽翟縣人,曾在曹操手下任司空軍祭酒,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之一。
標籤: 郭嘉 三國志 袁紹 曹操 劉備 三國人物
蘇武為什麼會被扣留,他回漢朝後生活怎樣?
蘇武是西漢大臣,西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蘇武,是代郡太守,西漢名將蘇建之子,因為是官二代,所以很小就有資格做官,因父蔭以為郎,郎是什麼,一種榮譽官銜,沒有實際職務,等於進了中央後
標籤: 漢朝 蘇武 歷史 漢武帝 張勝 李陵
宋襄公打仗講究“仁義”,最後卻因“仁義”而敗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西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楚兵强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所以宋襄公在戰爭中講求“仁義”是有一
標籤: 宋襄公 宋國 楚國 貴族精神 歷史 齊桓公
韓信稱齊王后,他為何不脫離劉邦自立呢?
韓信稱王后為何不脫離劉邦,自立門戶?稱王於齊之後,辯士蒯通前來遊說韓信,試圖讓他脫離劉邦,自立門戶,與楚、漢形成三足鼎立、宰割天下之勢。可是西元前205年八月,劉邦正式任命韓信為左丞相,偏師獨進,攻魏略趙的時候,劉邦並沒有及時兌現這八個字。
標籤: 韓信 劉邦 項羽 淮陰 歷史 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