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是奸臣嗎?為何他能長期得到重用?

李林甫是唐朝時期宰相,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李林甫歷來受到責難,被視為“口蜜腹劍”的小人和促成李唐由盛而衰的罪魁禍首之一。李林甫也算是李唐宗室之後,他的先祖是長平王李叔良。李林甫是個老謀深算的天才,任何難題在他看來,都有解決辦法。李林甫為何能長期得到重用?

李林甫是唐朝時期宰相,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李林甫歷來受到責難,被視為“口蜜腹劍”的小人和促成李唐由盛而衰的罪魁禍首之一。“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李林甫為何能長期得到重用?

李林甫在大唐盛世任相十九年,幾乎是獨自全權處理國事,大唐由盛轉衰的鍋,他肯定要背。但是不是都由他來背鍋?這個大可商榷。司馬光對李林甫的評估是很差的:“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疾能,排抑勝己,以保其比特;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在司馬光的筆下,李林甫是個狡猾陰險的兩面派,成語“口蜜腹劍”的主人公,正是他“在相位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真的是這樣嗎?

史學界一直有一種看法,也就是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敢造反。雖然安祿山一直在覬覦大唐的錦繡河山,對唐朝滿朝文武都不放在眼裡,但唯獨對李林甫畢恭畢敬,非常忌憚。他一直等到李林甫死後才敢“漁陽肇鼓動地來”,揭開“安史之亂”的序幕。

李林甫也算是李唐宗室之後,他的先祖是長平王李叔良。如果按照輩分來推的話,唐玄宗還得喊他一聲叔叔。由於他家的王爺不是世襲的,到了李林甫的父親李思海這輩,早已不再是王爺了,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參軍。所以說李林甫的成長道路上,家庭並沒有給他太大的幫助,更多的是靠他自己。

李林甫教育程度不是很高,雖然讀過書,但是不求甚解,讀過就忘,很多字都沒記住。但是他精通音律,也會填詞,這倒是一件很蹊蹺的事。按說文化水准低的人,作詩填詞是外行,可是李林甫就是這樣一個衝突結合體。李林甫有個笑話,有一次,他看到“杕杜”兩個字,這個“杕”字他不認識,就問吏部侍郎韋陟這是個什麼字。韋陟故意出他的洋相,假裝沒聽到,也不理他。之後韋陟把這事對別人一說,李林甫也就得到了“杖杜宰相”這個外號。

李林甫是個老謀深算的天才,任何難題在他看來,都有解決辦法。開元十四年時,李林甫已經是朝廷的吏部侍郎了,專門負責對官員的考核工作。這一年唐玄宗的哥哥李憲找他走後門,給了他十個人的名單,要求提拔這十個人。但是這十人都是沒有什麼貢獻的,如果全部提拔,輿論也通不過。李林甫想出一個辦法,他和甯王商量之後,從十人中挑選了一個關係比較遠的,故意當眾宣佈這個人為官不正,給予黜免;其他九人則升官一級。這樣做既討好了李憲,又顯示自己剛正公平,大家看到官聲最差的某人被黜免,都稱讚李林甫處理得當,為官清正。

李世民曾孫李適之和李林甫同朝為相,兩人政見不合,總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去,但是表面上李林甫對李適之非常尊重,兩人關係也還過得去。有一次李林甫對李適之道:“華山有金礦,開採可以富國,皇帝還不知道。您是左相,不如向皇上進言開採,可富國強兵,是大大的好事。”李適之果然上當,將華山金礦奏知玄宗。唐玄宗詢問李林甫,李答道:“臣早就知道!但是,華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氣所在,不宜開鑿,臣便沒有提及。”唐玄宗便認為李適之慮事不周,對他道:“以後奏事時,要先與李林甫商議。”從此,李適之失寵,不久後被罷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李林甫類似的事情幹了不少,史書上都是他用陰謀詭計害人的記載,而且無一例外都認為這是個小人。可是這樣一個小人,為什麼為相十九載不倒?裡面肯定有其他原因。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開創了政治清明、國家繁榮的“開元盛世”,是一個有為的明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日漸昏庸,追求享受,懶理國政,逐漸蛻變成一個昏君。特別是在西元740年納了楊貴妃之後,更是將政事委託給李林甫,自己縱情聲色,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大權在握的李林甫,對那些不聽話的政敵開始大肆打擊。他重用酷吏吉溫、羅希奭掌管刑獄,幫助李林甫打擊异己,那些反對李林甫的人只要落在他們手中,沒有人能活著回家,時人稱之為“羅鉗吉網”。

唐玄宗曾准許天下士子中通六藝者,可到長安參加官員選拔。李林甫擔心士子們會在面聖時說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話,便要求由郡縣對士子選行甄選,優秀者才能送到京師複試。然後他暗中指使州郡,故意將一些才能平庸者送到京師,結果考核時沒有一個人合格。李林甫向玄宗說,人才都被他挑選做官了,真正做到了野無遺才,唐玄宗大喜,從此對李林甫更加言聽計從。

就個人來說,李林甫是一個專權的小人,只要涉及權力之爭,他都會用盡腹黑之術,將對手打死打殘,毫不留情。但是他本人卻沒有什麼把柄可以讓政敵們抓住。他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也從不將自己心裡想什麼告訴別人。更特別的是,他遵紀守法,做事也非常謹慎。《舊唐書》說他“調理眾務,增修綱紀,中外遷出,皆有恒度”,承認他是一個鐵腕宰相。

唐玄宗信任安祿山,在兵權之外,還給了安祿山管理民政和財政的權力。但是安祿山非常懼怕李林甫,因為李林甫仿佛可以看穿安祿山的心思。每次兩個人聊天,安祿山心裡想什麼,李林甫都能準確地說出來,弄得安祿山“雖盛冬常汗濕衣”。安祿山在朝廷有很多眼線,每次只要聽到眼線彙報說李林甫表揚他,就開心得要命;要是聽到李林甫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就嚇得大叫“阿與,我死矣!”所以安祿山在李林甫的積威之下,一直不敢發難。只有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執政,安祿山這才敢於起兵造反。

李林甫一生所做所為之中,最為封建士大夫不能接受,也是最受詬病的,就是他曾設計陷害了當時的太子李瑛等人,在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之後,又想廢掉李亨。雖然最終沒有得逞,但太子党的李適之、韋堅、王忠嗣都受到了牽連。這在封建禮教中屬於大逆不道的作法,任何一個正統的士人都不可能贊同臣子害太子的行為,歷史上對李林甫的評估不高,與這一點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說誰是唐玄宗時最大的奸臣,那應該是楊國忠而不是李林甫。李林甫雖然權力欲大,但他還做事,屬於有才無德之人;而楊國忠不但無德,而且無才。李林甫臨死時將全家托附給楊國忠,楊國忠答應得好好的,李林甫一斷氣,他就靠黑狀,使得還沒躺進棺材的李林甫被唐玄宗除去官籍,家產也被抄沒,家人流放,以庶人之禮下葬。楊國忠的品行也可見一斑了。

李林甫為何能長期得到重用?

第一,非常善於揣摩人的心思,並且對症下藥,極力討好上級極盡阿諛奉承之事。所以李林甫很懂玄宗,玄宗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不用他說李林甫都知道,而且會順著他的意思去做,從來不會逆他的意。尤其在那些“酸腐固執”的文人對比下,李林甫簡直是上天派給他的“天使”。比如在廢黜三子的問題上,在封賞牛仙客的問題上,相對起張九齡的極力反對,把皇帝氣的跟蛤蟆一樣。李林甫可謂善解人意了,廢太子被他看做“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對牛仙客的問題是“苟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反正一句話,皇帝想幹的事,沒有不可以的。

第二,李林甫會變通,哪怕是明明說不過去的事,李林甫也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讓這件事變得理所當然,讓皇帝有很好的理由去滿足自己的私欲。比如玄宗想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被裴曜卿等以妨害農務為由勸諫,希望皇帝延緩行程。皇帝不開心。李林甫趁沒人的時候跟皇帝說,兩都本來就是您的東西宮,您在自己的兩棟別墅間往返,那是隨時誰地都可以,哪需要將就什麼時候。如果怕損壞農田,那大不了免掉這一路所到之處的稅賦好了,臣向您請旨宣示百司,即日西行。皇帝很高興,從之。

第三,李林甫雖無大才,但擅長吏治,行政管理能力很强。早年任國子司業時,把國子監治理的井井有條。做宰相後“每事過慎,條理眾務,增修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恒度”。所以非常符合這個階段唐玄宗需要的“得力幫手”的要求——不需要雄才大略做規劃藍圖,不要嘰嘰歪歪的用各種雜事煩他,只需要處理好日常政務就行了。李林甫非常“識趣”的包攬下所有政務,給玄宗更多的方便去享樂,不再被“俗務”纏身。

這些特點,讓李林甫非常契合唐玄宗當前階段的需要,坐穩了宰相的位置。但是能在相位上一呆就是十九年,一直做到去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績”支持。

這個階段的時代背景,在客觀上大大的幫了李林甫的忙。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就算是切斷了所有動力,仍能憑藉慣性,繼續向前行駛。李林甫捕手宰相時的大唐,就是這樣的一輛列車,雖然專用李林甫相當於切斷了動力,但憑藉著二十多年來的鋪墊和積累下的慣性,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這個時段,整個國家綜合實力沖上了巔峰,這個巔峰,不僅僅是大唐王朝的頂峰,也是整個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頂峰。如此輝煌的“政績”,在玄宗眼裡這自然是自己這個皇帝領導的好,李林甫這個宰相當的好的結果。

二是口蜜腹劍,嫉賢妒能,排除异己。讓朝廷無人可用,玄宗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人。

李林甫用人,多為才能在他之下,阿諛奉承之徒。凡是才能比他强的,有可能得到皇帝重用的,他都想辦法給弄掉。尤其是那些文才出眾的,因為他沒什麼文化,鬧出過弄“獐”之喜的笑話,所以特別討厭這些能襯托出他短板的文人。皇帝喜歡的人,開始會積極結交,一旦權勢漸大有可能會威脅到他,便會想辦法除掉。哪怕是老奸巨猾的人,也難逃他的算計。被李林甫的終極技能——口蜜腹劍KO的大臣不計其數。

案例一;宰相李適之和李林甫不和。李林甫跟李適之說,華山有金礦,開採了可以使國家富裕,皇上還不知道。於是李適之就興沖沖的把這件奏報了玄宗,玄宗就去問李林甫,李林甫說這事我早就知道了,只不過華山是皇上您的本命山,王氣所在,不宜開採,所以我才沒跟您提這事兒。皇帝聽了很生氣,覺得李適之做事考慮一點也不周全,缺乏大局觀,就跟他說你以後奏事先跟李林甫商量,不要自作主張。並從此日漸疏遠李適之。

案例二:玄宗問起嚴挺之在哪裡?這個人還可以用。嚴亭之和張九齡關係非常好,也是張九齡罷相的導火索,這時正被貶到外地做官。李林甫怕皇帝把他找回來重用,於是跟嚴挺之的弟弟說,你哥哥不是想回來嗎,皇帝挺看重你哥哥的,你讓你哥哥上書,說得了風疾需要治療,這樣皇上就會允許他回京治病。嚴挺之不知是計,就按他說的上了道奏摺。李林甫就拿著這封奏摺跟玄宗說,可惜啊,這個嚴挺之年紀大了,還患了風疾。看來是用不了了,不如給他個閒職,讓他安心養病吧。玄宗歎息了好久,最後把他打發到東都洛陽做太子詹事去了。諸如此類被李林甫陰到的大臣數不勝數。據說李林甫家裡有個類似半月形的大廳,每次他想整人了就會躲在這個大廳裏想辦法。等他想好出來的時候,被他盯上的人就會家破人亡。

三是杜絕言路,閉塞皇帝視聽,防止皇帝覺醒。

李林甫做了這麼多虧心事,自然不希望讓皇帝瞭解的更多,所以他是想盡一切辦法,把皇帝和外界隔絕開來,不讓皇帝再有機會接觸到外界的輿論和真實的情况。當皇帝說要搞個人才選拔大會,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參加。李林甫怕來參加選拔的人說他壞話,把他做的那些壞事告訴皇帝,於是對皇帝說為了防止奇葩衝撞陛下,最好先做一些初步的篩選,考考詩詞歌賦什麼的,留下些風雅人士再來面聖。皇帝說好。

結果這一篩選,渣都給篩沒了。然後李林甫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這次篩選一個都沒選上,證明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被您收入囊中,連野外都沒有遺漏的賢才。這種鬼話,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不可能,但是此時的唐玄宗竟然相信了,還非常高興。

李林甫又借著貶謫了一比特言官的機會,對一眾大臣說,當今天子聖明,做臣子的順著皇上的意思做就行了,哪那麼多意見提呢?你們沒看過皇家儀仗隊的馬嗎?好好的站在那裡做背景,不要叫,就可以享受到三品的飼料。但只要一叫就會被拉出去,做一個普通的馬,到時候就算想不叫都回不來咯。結果大臣們聽了,再也不敢上書諫言了。皇帝接收外界資訊的通路,基本被堵死。

李林甫在輝煌的“政績”支持下,靠著揣摩皇帝心思,迎合皇帝需求,同時排擠一切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封堵言路迷惑皇帝,在宰相的位置上安安穩穩做了十九年,直到去世。但是,唐玄宗是個聰明人,也是個政治鬥爭的好手,難道他對李林甫的行為一點都沒有覺察嗎?從李林甫死後不到一個月就被徹底清算,及玄宗最後對他的評估看,未必如此。

只是巔峰盛世沖昏了玄宗的頭腦,對許多問題視而不見。可能他認為這些都是小問題,瑕不掩瑜,卻不想一個鼎盛的王朝會在一夕之間倒下。與其說李林甫蒙蔽了玄宗的視聽,還不如說盛世迷惑了玄宗的頭腦,與其說盛世迷惑了玄宗的頭腦,還不如說是玄宗自己封閉了自己的世界,為人君者,不察不明,以天下權柄,假手他人,以垂拱為名,實則怠政。當你以為掌控了整個形勢,實則被形勢所誤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得不防也。

李林甫完全是靠個人打拼上位的宰相,他的許多野史秘聞都是政敵們記載下來的,有多少可信度,值得商榷。不說別的,就說他文化不高又精通韻律,會寫詩填詞這一條,就與常識不符。其中難免有些是對他的不實的記載。他確實是嫉賢妒能,也迫害過政敵,這在封建社會太常見了。歷史上那麼多宰相,有幾人沒有打擊過政敵?世人把安史之亂的賬算在他的頭上,而不算在楊國忠的身上,對他也是不公平的。

本文標題: 李林甫是奸臣嗎?為何他能長期得到重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902575426216
相关資料
朱元璋被稱為洪武大帝朱元璋到底有多生猛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明朝朱元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朱元璋帶領明王朝一路走向盛世,經過與蒙元N久的鬥毆,朱元璋終於完成了屌絲到大民集團ceo的驚天逆襲。據有史可考,朱元璋一生當政31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污吏15萬人。朱元璋
標籤: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明朝歷史 元朝
戰國七雄的實力排行是怎樣的?秦國是最强的嗎?
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在漫長的較量中,各自的實力也在不斷的變化。在戰國中期,齊國實力排名第一,而秦國、楚國則緊隨其後。由此,在戰國中後期,趙國和秦國成為當時最强大的兩個諸侯國。在周舉鼎就是展現自己,展現秦國的實力和秦國一統天下的决心。
標籤: 戰國七雄 戰國 趙國 齊國 魏國 秦國歷代國君
常勝將軍石達開,為何會被迫走出天京呢?
太平天國中最完美的男人,非石達開莫屬。然而石達開為何非要出走天京?這中間東王、北王先後殞命,翼王石達開在這之後不久,也選擇出走天京。因為,石達開的離開,進一步地加劇了太平天國人心的瓦解。那麼,歷史上的石達開,為何出走天京,難道到了非走不可的
標籤: 石達開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洪秀全 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運動
關平是關羽的親生兒子嗎?和演義中有何不同?
在歷史上,關平是關羽的親生兒子。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關平確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收的義子。可以說,關平和關羽不但是父子,還是關羽的副將助手。最終,關平和關羽一起被東吳殺害。而關興則是關羽的次子,他的出場是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但是關平的武
標籤: 關羽 諸葛亮 武藝 關平 三國